39%的人都离婚了,咱们还结婚吗?

39%的人都离婚了,咱们还结婚吗?
2017年11月18日 09:07 观点

作者: 鬼冢猫

来源:(ID:guizhongmao)

你离婚了么?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有558万对新人结婚,185.6万对旧人离婚,离婚率前四的城市是北上广深——北京是婚姻最大的“天敌”,在这里,有39%的夫妻在民政局门口挥手作别。

数字令人咋舌。

考虑到你朋友圈里四成已婚人士都将改回单身状态,已经结婚,或终究结婚的你,必须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谁在“谋杀”婚姻?第二,离婚率上升,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吗?

2003年开始,中国离婚数量连续14年增长。

不仅中国,近几十年,全世界离婚率和单身族都在上升——婚姻制度正面临危机。

人类敌视婚姻的理由很多,最本质的一条,是在“实际利益”上,它变得多余。

如果你觉得和一个人结婚是因为爱情,那么恭喜你,因为人类史上那些已化作遗骸的夫妻,他们大多数是没有“爱情”的(十字军东征时期贵族夫人们的婚外情,才让“love”这个词流行起来),有的只是“生育共同体”和“经济合作社”。

进入现代社会,前者的瓦解很好理解,一个人的收入足以支撑孩子的生存(抛去各种补习班不谈)。

而对于那些收入微薄的家庭,“生育共同体”的原始基因,也在潜意识里规划了他们的“离婚周期”,为什么是“七年之痒”而非更短或更长时间?因为婚后七年左右,育儿负担高峰就已过去,无爱的婚姻,也就可以松绑了。

▲ 梦露主演的电影《七年之痒》,让七年之痒成为了外遇的代名词

对婚姻制度真正的摧毁,是“经济合作社”的瓦解。譬如在中国这片移动互联网繁盛之地,传统婚姻中的部分功能已被社会分工——或者说各种APP取代。

农耕社会,男人只会耕地,女人只会织布,若不结婚,男人没衣穿,女人没饭吃。现在,食色性也,一键直达;社会福利机制和保险产品的完善,也抵御了单身风险。

而“经济合作社”瓦解的直接写照,是女性在职场中的日趋重要,不再依附于男人,她们也可以光芒万丈。

那为什么要婚姻?婚姻经济学就认为,一个理性人的结婚目的,是想从婚姻中利益最大化,如果婚姻收益超过了单身收益,人们就选择结婚,否则宁愿单身。

离婚率上升的另一大原因,是观念转变。

在民政局进出的人,从表情上很难分辨谁去结婚,谁去离婚。离婚的人,脸上没有欢喜,也没有悲伤。

离婚率上升确实说明人更“自由”了。

你我祖辈那一代,很容易出现超稳定婚姻。当夫妻收入只允许节衣缩食才勉强过活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妥协力量,在后辈眼中,这种力量修筑了爱情的坟墓。

与祖辈们的隐忍相比,现代人将离婚视作一种纠错机制。他们兜了短暂一圈后发现,两个人一起努力,不如单身过得好。

离婚率上升还可归罪于大城市。

城市是最好的“避孕药”,也是最好的“第三者”。从数据便知,北上广深,堪称谋杀中国婚姻的四大“第三者”。

主观上,无论从公司还是社群,独居者很容易在这里找到群体归属感;通讯方式的变革,也让线上和线下社交唾手可得。

客观上,这里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地方,经营婚姻的时间被无限压缩。

木心在《从前慢》里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但在北上广深,日色每天变得很快,越来越多的公司宣扬996,一转眼就披星戴月;出租车变成快车,邮件也必须回得快,刘强东说超过24小时不回邮件的高管立刻开除;最重要的是,城市如此耀眼,一生够爱许多人,中国50.16%的离婚,是由于第三者插足。

说到插足,不妨顺便一提,中国出轨的女性中,67%是全职妈妈;男性出轨率最高的来自工作强度最大的两个行业,IT和金融(出轨率分别为10.6%和 8.2%)。一个在家无所事事,一个忙到常年在外,两种极端纠缠在一起,自然会酿出无数两情相悦的故事。

至此,我们基本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是谁在谋杀婚姻?——是社会分工,观念转变,与大城市化的一次合谋。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真正难的是第二个:离婚率上升,是所谓社会“进步”的体现吗?

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觉得,你也一定听过太多对婚姻的抱怨,毕竟如今“自由主义者”的政治正确,就是用最坏的恶意揣测婚姻对人生的破坏——“凭本事单身的人,为啥一定要结婚”;“现在的女孩不努力,可是要结婚的哦”。

所以今天,咱们说点不一样的吧。

它不一定对,但聆听一个保守主义者对“政治正确”的反击,不也是自由主义者的必修课么。

离婚率高的城市,对婚姻“不美满度”的容忍度通常要低许多。这种低容忍度,许多时候有些荒诞。

你发现了吗,被年轻人视作“妥协”的老一辈夫妻,他们对自己另一半的看法是:TA当然没那么好,更没那么坏,你觉得TA好时,TA就偶尔“坏”一下,觉得TA“坏”时,又浮现一点点“好”来——但这点“好”带来的温暖与回忆裹挟在一起,能瞬间让那点“坏”荡然无存,在好与坏之间,几十年匆匆而过。

▲ 电视剧里这样的“金婚”会越来越少

老一辈夫妻如果离婚,是因为实在忍不了;现在年轻人离婚,是因为一点也不想忍——在不少人眼中,几十年匆匆而过,人生不能有半点委屈,另一半不能有半点“坏”。

这也诞生了各种奇葩的离婚理由:做饭难吃,离婚!下班太晚,离婚!不爱洗澡,离婚!闺蜜说丑,离婚!睡觉放屁,离婚!猫比我重要,离婚!居然是甜党,离婚!

他们把结婚当恋爱,反正离婚成本低。

木心在《从前慢》里还说,“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过去的一切就像锁,坏了,总想看看能不能修好,今天的一切就像婚姻,刚出现锈迹,就想赶紧换掉。

因为许多人觉得,下一个会更好。

确实,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侄子给他写信,说为女朋友要放弃事业,因为她是他一生中唯一最爱。弗里德曼回信说: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但如果你真觉得她是你唯一最爱的话,我以一个统计学家的身份告诉你,世上两个唯一最爱的人相遇机会是零,茫茫人海,你们在有限生命里不可能遇见对方,所有人都只是在自己身边随便找一个相对合适的人结婚,只是有的人运气好,有的运气不好。

命运的偶然性远超你想象。现在打开微信通讯录,大概率上就会有一位异性好友比你现在的伴侣更“适合你”,你会挨个去试试吗?

也许是我老了,我不觉得这是遗憾,相反,人生很多悲剧,就是不断选择造成的。

许多“自由主义者”将婚姻视作枷锁。恕我直言,他们不过是不愿为家庭和契约负责罢了,他们误解了自由主义的真谛。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用负责”的自由主义。在人类任何一种共同体里——大到国家,小到婚姻,自由的另一面永远是责任,只要你不是孤悬荒岛,和其他人结成共同体,就一定伴随妥协,就一定制定契约。

婚姻的本质就是一纸合约,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大家都是自由恋爱,只要你主动选择这种制度安排,就意味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干嘛不继续自由恋爱。

事实上,自由主义底蕴深厚的国家,比如美国,离婚率比中国还高,但婚内忠诚度不低,尤其是右派,对婚外情的容忍度很低。

所以,离婚自由或许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让感情破裂的夫妻各寻出路,但离婚率高真的不是。这就好比,堕胎自由代表了社会开放,但堕胎率高却是彻彻底底的社会悲剧。

让那些将婚姻视作枷锁的人意外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离婚率高当作好事。

这是因为,家庭是任何社会的稳定之锚。正如学者李子旸所言:“人类社会许多至关重要的文化要素,只有通过家庭才得以传承。家庭解体,是社会解体的第一步……凡是家庭制度解体的国家,都迅速衰败。而那些发展得不错的国家,特征之一就是家庭制度还比较健全,成年人还保有足够的责任感,没把‘过把瘾就死’当成人生信条。”

另外,婚姻制度的瓦解,意味着少子化现象更为严峻,没有任何一个理性国家,会将人口减少当作好事。

也因如此,很多国家都有意无意给离婚增加难度,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或“等候期”制度:加拿大法律规定,婚姻破裂且分居达一年者才准许办理离婚手续,除非已有既成的通奸或虐待证据;韩国2005年就推出“熟虑期”和义务调解制度,规定申请离婚的夫妇如有子女,须经过3个月的“熟虑期”,如无子女“熟虑期”为1个月;美国对等候期的规定有所不同,纽约州等候期为40天,印第安纳州60天,加州6个月。

很难相信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离婚手续最简便的地方之一,如无需法庭调解,离婚证立等可取,所以才有“头天结婚,隔天离婚”的荒诞案例。

中国最近也在效仿国外。数月前,四川一个法院向多人发出《离婚冷静期通知书》,让起诉离婚的夫妻3个月后再来。

以下文字出自法院之手——

“人们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奉劝你们静下心来,细细考虑对方的付出与艰辛,互相理解与支持,用积极的态度沟通与交流,用智慧和真爱去化解矛盾,用理解和温情去解决问题,用耐心和真情去温暖子女,珍惜身边人。”

好傻啊写得。

但3个月后,确实有人撤回离婚申请。

这遭到了“自由主义者”的讥讽,认为“冷静期”是对个人自由的践踏。

这对他们真的好吗?我不知道,除了他们自己,恐怕也没人知道,但我相信,在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没有任何力量能“强扭”一段感情破裂的婚姻,婚姻存续的最终决定权永远在夫妻自己手上,不过就像“今日话题”一篇文章所言:“你总不能说,经过冷静期,原本准备离婚的人放弃离婚是件坏事吧?”

除非你对婚姻制度毫无信心。

确实,很多人就是不认可婚姻这桩契约。我就看到有人预言:未来20年,三分之一的中国人结婚,三分之一同居,三分之一独身。

这再正常不过。

做哪种人生选择,与基因,经历,价值观和运气直接相关。自由主义者应该确信:对有些人来说,独居一人的生活精彩非凡;对有些人来说,长期同居的愉悦感,难以对外人言喻;对更多人来说,结婚生子,遵从家庭观念,是他们最由衷的选择。

真正重要的是,无论你做出哪种选择,都别觉得对方“可怜”。选择独身需要勇气,但当婚姻剥离了大部分传统功能而变得更加纯粹,选择与一人长相厮守,至死方休,更需要勇气。

凝望人类历史上那些相拥一生的故事,如果你说,他们只是堕入了婚姻的牢笼,那就真的太轻视人类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