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悲剧了,经济断崖式崩溃!

新加坡悲剧了,经济断崖式崩溃!
2016年10月20日 15:24 观点
大跌眼镜!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崩盘了。在经历连续两个季度的低迷后,新加坡第三季度经济又进一步跳水,堪称飞流直下三千尺,数据空前地难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新加坡货币新元,也在快速贬值之中,目前已跌回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今后一段时间,新加坡的经济,还将在低谷中煎熬。即使是新加坡政府也告诉国民,亲,期望值别太高,明年经济估计还是一样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增长之渺茫,独怆然而涕下!
那个曾经无比繁荣的国家、亚洲最强悍的那一只小龙,现在基本已经推进了重症监护室了!

货币政策按兵不动

14日稍早,新加坡央行宣布不会放松货币政策,将保持零升值的中性货币政策立场,这符合了彭博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新加坡央行曾分别于2015年两次放松货币政策,2016年4月也曾放松货币政策,但自此之后,没有再改变过货币政策立场。

新加坡星展银行分析师Philip Wee称,新加坡央行不采取的原因在于四月份已经改变了相应货币政策,如今主要问题不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而在于全球经济风险。

全球贸易萎缩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新加坡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造成较大打击,新加坡这个由出口拉动经济的国家今年来经济一直低迷不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新加坡当年为什么能崛起?地利!今天为什么这样煎熬?也是地利!

打开地图就能看到,新加坡的优势是老天赐予的。新加坡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端,而马六甲海峡恰恰扼住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这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和贸易海上通路之一,世界上1/4的贸易和能源份额从这里经过。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首先就是作为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一样发展起来的。不过,这里跑的,不是汽车,而是万吨巨轮。
如果在新加坡,晚上从高楼上远眺,黑暗中可以发现远处大量灯光闪烁、仿佛满天星斗。
很多人,估计以为那是民居的灯光吧?
非也非也,那是马六甲海峡的海面,灯光来自过往的万吨货轮,皆在新加坡打尖消费或周转。
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新加坡就是凭借自己这个绝佳的位置,不仅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成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
统计部门的人也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银行业走下坡路
似乎是一个象征,去年3月,新加坡强人李光耀逝世,一个时代过去了!新加坡也开始进入了凄风苦雨的时代!
1
首先,全球经济不景气,原油等大宗货物价格雪崩,贸易降入冰点。新加坡是全球最具贸易依赖性的经济体之一,外部需求一疲软,本身经济就遭遇了重创。贸易不景气,波罗的海指数节节下跌,海洋上的船越来越少,作为航路上服务区的新加坡,生意也渐趋寥落。新加坡那些支柱性产业,比如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等,都是外向型的企业,也根本被冲击的稀里哗啦。
2

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往往有ATM机。新加坡也一样,银行业挺发达。可是,一个400多万人口的城市,搞出那么大的金融系统,且长期以来并不透明,一旦资金周转玩不转了,就很可能成了另外一个冰岛。

很不幸,新加坡正在出现这个趋势!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今年年中发布报告,将新加坡银行系统的前景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惠誉也指出,星展、大华和华侨3家新加坡银行,违约率较去年底显着上升,国际朋友们,小心!
3

更长远的看,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竞争,也让新加坡相形见拙。历史上新加坡的兴盛,很大意义上,就是抢了上海的饭碗。现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洋山深水港的设施,中国巨大的腹地优势,正在把新加坡“超级物流中心”的地位,一点点夺回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随着“超级物流中心”的变迁,新加坡金融、贸易、仓储、商业、服务业等产业,也在向中国转移!
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劣势。比如,新加坡的工资水平,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就让很多企业望而生畏。官方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就有将近4万多家企业关门大吉,而2015年全年还不到5万家!
世上已无李光耀,新加坡的光芒,也渐渐黯淡了!
对华政策开始缓和
在经济衰退之际,新加坡显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多次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将矛头指向中国,更加害怕中国的崛起。尤其是环太平洋以及东盟地区,新加坡排挤中国的意图更加明显。
或许是经济崩盘的当头一棍,最近李显龙对华的态度有了较大变化。
前几天,李显龙跑到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新澳双方签署重要防务协定。这次李显龙嘴软了,他公开表态,新澳防务协定不是针对中国的特殊联盟,不会与本区域的任何国家对立。
李显龙说了,中国分别是新加坡和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大家应该用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南中国海等特定难题,有所克制,不要让难题愈加难以解决。

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会伴随而来太多的非议、嫉妒、指责和批评,中国必须要习惯这些,因为你强大,别人才会批评,只有你弱小,别人才会同情和赞扬。

包不同微信seeurey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