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假货泛滥再上美国黑名单 阿里回应「非常失望」

淘宝假货泛滥再上美国黑名单 阿里回应「非常失望」
2016年12月22日 20: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深度财经号,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洞悉市场动态。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罗妍,香港财华社财经记者。

圣诞节就将来到,然而美国又给马云的圣诞节「添堵」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2016年「恶名市场」(2016 Notorious Markets List)名单,淘宝网阔别4年后再度上榜。USTR自2006年开始发布「恶名市场」名单,重点揭示,被举报存在参与或助涨大量盗用知识产权和使用伪冒商标行为的实体市场和在线市场。2008年淘宝首次上榜后,在榜单中挣扎了4年,去年12月终于因保护知识产权作出的「显著努力」得以除名。不料,仅时隔一年,又重回榜单。

这次重新上榜还要「归功」于两个月前的一封联名信。

今年10月26日,18个来自欧美等地的贸易组织发表联名信,要求USTR将阿里巴巴重新放回「恶名市场」名单,参与联名的团体包括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美国时装设计协会,以及旅游用品协会,他们批评阿里巴巴的网站上存在「大量的假货」,其中以旗下的淘宝网站情况最为严重。

USTR在报告中,首先肯定了阿里巴巴为打击假货作出的努力,例如阿里巴巴成立内部办公室监管知识产权、任命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处理盗用名牌的行为、采用科技防止伪冒商家「东山再起」,阿里巴巴还设立了「三振出局」(Three Strike Plicy)规则和「权利人共建平台」(IP Joint-Force System)。不过,USTR指出,阿里巴巴的「诚信维权机制」由于严格衡量标准,导致不能覆盖到中小企业,引起阿里巴巴对机制内和机制外的商家举报案件的处理效率和效果的差异。最后,USTR表示,尽管未来还有更多积极措施有待推出,但目前淘宝网的假货及侵权产品已到了「高得令人无法接受的水平」,不仅是假货、侵权产品威胁到美国的创意工业,伤害了美国合法产品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声誉,还有如汽车配件等产品可能构成对公众健康的威胁。

因此,USTR最终决定将淘宝网重新纳入今年的「恶名市场」名单。

对于USTR的决定,阿里巴巴方面响应:「非常失望。」

阿里巴巴总裁白求恩(MichaelEvans)在声明中表示,USTR的决定「忽略了阿里巴巴为打击假货所做的切实工作」,阿里巴巴今年主动下架的商品数量已经较2015年增加超过一倍,因此,USTR认为,比起2015年以及4年前其将阿里巴巴从恶名市场中移除时,阿里巴巴2016在打假方面不够有效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此外,白求恩质疑USTR的决定「是否实事求是,抑或是被当前的政治氛围所影响」,认为「这个决定释放了一个错误的讯息,也并不符合阿里巴巴与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和政府共同打假的合作取向」。

众所周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多次指责中国操纵货币,威胁解除贸易协议,对中国商品加收关税等。周三,特朗普任命反华学者彼得•纳瓦罗(PeterJ. Navarro)领导一个新的白宫机构,主管美国贸易和工业政策,进一步增添中美关系变量。白求恩所指的「当前的政治氛围」,可能正影射特朗普新政府带来的变化。

不论真正原因是什么,这次再度上黑名单,让马云这一年来高举打假旗帜的努力再次显得苍白无力。

今年「3·15」期间,马云放话:「打假投入无上限,进人无上限」,不惜一切代价打假。其后4月,阿里巴巴高调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成为该国际组织的首个电商成员,但遭到多个欧美名牌强烈反对,在Gucci、Michael Kors和蒂凡尼相继退出联盟的压力下,联盟取消了阿里巴巴的会员资格。阿里巴巴10月向USTR递交的文件显示,截止今年8月前的一年时间内,阿里巴巴已在淘宝网上撤下3.8亿项产品,关闭18万间店铺。

可是,马云对假货的一些「诡论」也惹争议。例如,他在今年6月的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假货的出现可能应让市场反思是否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中国庞大的代工厂能生产比品牌公司更优质、更实惠的产品,继而出现了「马云认为假货比真货好」的言论,但遭到马云批评「断章取义」。去年,Gucci、圣罗兰等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状告阿里巴巴巴巴提供平台卖A货,马云曾回应「我宁可输掉这场官司,宁可赔钱」,「但我们会赢得尊严和尊重」。

除了再度深陷假货风波,这次入围「恶名市场」名单还增加了阿里巴巴海外拓展的困难。阿里巴巴计划,未来集团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海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树立在海外的信誉和品牌。若洗不去「恶名市场」的「污点」,马云又如何去国外谈生意?

在上个月的「双十一购物节」中,阿里巴巴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80%以上交易来自移动端,成功完成转型。截止2016年3月底止,阿里巴巴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和聚划算拥有4.23亿活跃买家,交易额达到4850亿美元。

阿里巴巴已成为一艘「千亿身家」的巨轮,然而能够驶向多广阔的大海,到达多美丽的远方,还要取决于能否冲过这块名为「假货」的礁石。

■  编辑|李思,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推荐阅读

钱说废就废的疯狂:委内瑞拉两周内100美元贬值到50美元

海航接连在香港天价投地、自己破自己出价记录有何目的?

由国海证券的代持门到造假门引发的思考

董大姐全部身家押银隆 王健林力挺加注5个亿的「小投资」

美联储终于加息0.25% 但明年加三次美国经济受的了吗?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获取授权请留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