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受资本热捧,详解初生行业在盲目的成长

共享单车受资本热捧,详解初生行业在盲目的成长
2016年12月29日 17: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深度财经号,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洞悉市场动态。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陈铭京,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继网红“网约车”之后,最近又出了一个热门名词“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之所以蹿红,主要在于资本的追捧,而且目前经营共享单车的公司屈指可数,已经在运营状态的如OFO、摩拜单车、小蓝单车、优拜单车以及小鸣单车等。行业的兴起及企业的稀缺性自然会得到资本和大众的关注,就好像当年网红经济兴起时,papi酱模式的稀缺性一样。

ofo可以算得上互联网共享单车的鼻祖了,其创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家共享单车公司,是国内首创无桩共享单车出行模式,主要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2015年1月摩拜单车成立,算是紧跟其后,而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则是今年2016年7月份刚成立的,没有运营的记录。最近小米投资的小白单车,计划首批10万辆单车也将在近期陆续投放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因此这个行业算是一个新的初生期行业,企业构成少,行业缺少利润数据,盈利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不过随着共享单车数量的增加,出现了运营和管理的一些问题,比如车辆不归还,改造变卖以及车辆随地放或是没有专用车道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均是处在初生期的共享单车行业所需经历的特征。当然有问题,政府肯定出来管,比如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7日发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服务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促进互联网自行车健康发展,规范自行车的停放。同时,上海市有关部门即将出台《上海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指导意见》来规范公共自行车的管理。

共享单车没有盈利模式,但资本追捧热度爆棚

共享单车是一个互联网+单车的行业,因为这类行业尚处于初生期,没有企业有盈利的数据。目前基本上在运营的企业都是靠烧钱运作着。我们以此类行业最初开始的两家企业: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为例。

ofo共享单车以高校布局为主,推出个人单车共享计划,或是打造共享单车平台

ofo自2014年在北大创立以来,主导的市场思维就是服务于高校,因此在布局上以各城市的高校为主,接资料介绍,ofo上线以来共有7万辆共享单车,据其官网介绍,截止2016年10月,为全国22座城市,200多所高校,累计超过4000万次共享单车出行服务。不过虽然校园是ofo的主战场,但城市也是其布局的方向之一。

 

虽然ofo没有盈利,但是资本对其的钟爱不减,2016年10月10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的C1轮战略投资及新宣布的C2轮融资。之后又开始雄心勃勃的开城拓土了。2016年11月17日,ofo共享单车高调宣布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并启动“城市大共享”计划。于是开始付之行动,2016年12月8日,ofo宣布正式登陆广州,将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年内连接6万辆自行车。同月9日,共享单车平台ofo宣布进入深圳,并将与深圳地铁达成战略合作。在深投入700Bike定制的小黄车,日订单达150万辆。

在资本的支撑下,ofo共享单车可谓一路无畏向前。而目前其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小时租的形式,据其APP端显示,要租用共享单车,需要先交纳99元保证金,扫码取车后,开始计费,每小时1元。据市场相关人士的数据介绍,ofo拿出北京的数据作为参考,城市单车使用率为每车每天6到9次,学校单车使用率为每车每天9.6到10次,ofo每辆车的盈利周期可以缩短到两个月内,并有预测明年公司将全面盈利。

从市场人士透露的数据看,ofo不如将市场精细化到高校上效益更大,实际上将共享单车放到城市运营,加大了运营成本,因为随时都可以发生道德风险和毁损风险,同时同行也可能面临恶性竞争事件。因此成本要比在高校布局要大得多。不过ofo提出的一种生态观是非常不错的,确实有共享的味道,比如提倡用户共享自己的单车,这个计划如果付之行动,可能直接让ofo变成一个共享平台,个人单车出租市场或许会建立。实际上要想成为一个互联网+单车的共享平台在这初生期的行业里很难做到。

 

摩拜单车全面布局城市,王晓峰坦诚没有盈利模式,需要给钱才能活下去

与ofo共享单车布局策略相反的是,摩拜单车布局于城市中,在城市布局的广度上,ofo共享单车是比不了摩拜单车的。摩拜单车注重单车的质量,全铝车身,防爆轮胎,轴传动等高科技手段集于一体,使其坚固耐用,以购置成本增加来降低维护成本。和ofo一样,无桩停放车,因为定制的摩拜单车都装有芯片和GPS模块,因此其在停车上要求并不是很严,甚至骑到哪里就可以停在哪。实际上,这样的举措最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在摩拜单车的APP上,使用的是高德的地图,有两种车型可以选择。页面较为简单,这也说明摩拜单车业务模式的单一,除了单车租赁,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业务。不过膜拜在深圳及上海城市的布局非常迅速,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5年10月,摩拜单车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在2016年9月,摩拜单车已经完成超过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

显然,摩拜单车的市场布局,针对的客户群体要比ofo共享单车要广,不过要承担的风险也要比ofo的要大。要租用摩拜单车首先还是要交保证金的,因为摩拜单车的质量要比其他同类要贵,因此保证金相对上缴的要多,据APP显示要交299的押金。而其收费模式是每半个小时0.5元,其实是和ofo收费差不多。

相对比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各有优劣,有共性也有特性。ofo共享单车布局高校为主,承担的营运风险较小,运营成本也比较低,但面临市场不足的状况。而摩拜单车以城市为主,就要承担更大的营运风险,需要更多的资金去维护运行,但是市场就很大,如果整个城市布局,那么整个城市都是市场。他们的共性就是都处于初生期的行业,没有商业模式可以模仿,盈利前景不明朗,目前均没有实现盈利。

摩拜单车的王晓峰在也曾公开承认,“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赚钱”、“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 实际上,资本公司看好这个行业,特别是城市的布局战略,二三线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但是风险因素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制,不然很难突破发展的障碍。要说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为什么会受到资本的青睐,我想说的是这行业不是没谁了吗,不选这两个公司还选谁呢?

共享单车到底能走多远,也许只能等时间去检验了

可以说共享单车是一种共享经济的形式,也是一种互联网+单车的形式,这种算是自行车衍生出来的新起行业。新生行业发展,刚开始总是痛苦的,因为没有盈利模式,也没有任何的经营数据的模仿,只有盲目的硬闯和探索。实际上,一种行业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建立在经营的历史之上,而稳定的盈利模式则是商业模式的核心。而共享单车的经营历史是欠缺的,也没有参考的样本。

在这时候,这类的行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据了解,共享单车公司在某一个城市布局一般都和政府有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政府扶持这个行业的做法。比如ofo共享单车2016年12月8日,ofo宣布正式登陆广州,将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年内连接6万辆自行车;2016年12月16日,深圳市交警局与摩拜单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强摩拜共享单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联合声明》。

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并不是体现在一个战略合作协议上,而是具体执行上。比如前期停放单车折旧的财政补贴,智能单车出行的补助,盈利周期的税收优惠等,在资金上帮助企业度过行业的初生期,待市场稳健起步进入成长期之后,此类行业发展就非常迅速了。在资金帮助的同时,还应更关注法律问题,包括同业竞争问题,共享单车必然会排挤一些行业的利润,而且同行业间,因为企业较少,难免会出现恶性竞争,因此出台相关竞争法规尤为重要。

总之,虽然共享单车目前的发展前途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但是只要北上广深大型城市出台相关法规,并且共享单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量的同类企业就会出现,并且共享单车将市场蔓延至二三线城市。有人会问,那投放的共享单车在一个城市会不会达到饱和后就不在发展了,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就像出租车一样,发展到网约车,因此真到共享单车行业盈利稳定时,经营形式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

不过就目前来说,前景还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毕竟目前没有任何的数据说明此行业前途广阔,而且政府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排除此行业被扼杀在摇篮中。

■  编辑|徐冰莹,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推荐阅读

惊爆:“死亡税率”确实言过其实,真正让企业难过的是这个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启动 政府、企业、投资者未来可采取的动作

“中国外储操盘手”成央行最年轻副行长 外儲能守住3万美元关口吗?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获取授权请留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