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香港年轻人买楼只靠自己,现在也只能拼爹了!

曾经的香港年轻人买楼只靠自己,现在也只能拼爹了!
2017年01月06日 20: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张伟伦,香港财华社资深财经记者。

时间:4月18日(周二)

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

即将登场,敬请关注!

人生中最重要的几笔投资,除了读书时接受的教育,剩下的恐怕就是置业和婚姻了吧。而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财经号,我们解读不了教育和婚姻,但置业却是我们的必修课。

香港的房价之高全球瞩目,首付动辄上百万,且更要背负可长达30年的房贷,每个月给了月供就只能吃的起茶餐厅几十块的工作餐,从此化身房奴,兢兢业业给老板打工,因此香港加班之风也是惊艳全球。

置业这个词早已不只是代表着拥有一个栖身之所,当它和投资相遇时,简直天雷勾通地火,烧得渴求买房之人粉身碎骨。

曾经,香港「狮子山下精神」的核心就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获取财富和美满生活。过去年轻人置业,都是靠自己工作后省吃俭用攒够首付买房,即使父母有钱,很多人也没有靠父母给首付的意识。但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变态房价的威势下,如今香港的年轻人早已丢盔卸甲,「拼爹买房」渐渐成为香港的一种新潮流,而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置业以及结婚的愿望,也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积蓄或是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给孩子付首付。而置业之痛也激发了香港年轻人对未来对社会的怨愤情绪。

房屋已经成为香港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没有之一。

当然了,不只是中港两地,在全球各国,当地居民的置业问题,为政府最头痛及必要设法解决的问题。可是在资金不断在全球流窜的时代,要压抑楼价以免居民产生恐慌性买楼的现象,甚至要避免居民对楼市过分乐观而大肆入市,导致楼市出现倒崩并对金融系冲击的难度正日益增加。加税,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若要增加供应,则要考虑新的住宅区是否拥有相应设施配合,否则居民亦不愿意迁入有关新区。

作为美国理财专家的DavidBach日前接受该国电视台访问时指出,若千禧一代选择不置业,将「犯下最大错误」,直言置业是「通往财富的扶手电梯」,又指出选择不置业的年轻人,在美国拥有财富机会将会是甚微。他进一步指出,拥有物业者的平均财富较租楼者多出38倍。

香港的情况亦相近。作为中产阶层心目中的蓝筹屋苑,在31年内累计升值近15倍。在去年末太古城北海阁低得C室录得一宗成交,成交额为1248万元,原业主于1985年以78.5万元购入该单位,在31年后累计升幅已达到近15倍。业主在出售单位后,扣除当年入市成本,以及向经纪支付的佣金,仍然成功晋身成为千万富翁。

可是目前仍是无壳蜗牛的笔者,就算如何努力储蓄,在31年后不要说是拥有千万元家财,相信要达到百万元亦难达到。31年后笔者已到了退休之龄,相信个人财富每年只有递增而无寸进,坐吃总会有山空一日。这样的情况,相信在内地亦相距不大,内地居民单靠个人努力而积累相当财富完不是无可能,但是达成目标机会有多低微,相信读者们是相当清楚。

如今的香港,「狮子山下」精神渐渐远去,非我们所愿,但是却只能被迫放手。因为如今的香港,怕是真的要倾尽家族成员之力,才有机会置业。

最近新鸿基地产(00016-HK)及中国海外(00688-HK)分别推出位于元朗及启德区的新盘,前者首批单位平均呎价接近1.5万元,后者首批单位呎价更按近1.7万元。若一个400平方呎的单位,选择在元朗区置业,需要斥资600万元,选择在启德区,则需要680万元。当然这是未计及折扣的售价,计及折扣后售价自然会下调,但是仍相当不易承担。(请注意,在香港,空间单位以平方呎计算,10平方呎约=0.93平方米.所以400平方呎的房子等于内地37平米的房子)

发展商明白到在楼价上升之时,市民要动軏支付600万元以上置业是相当困难,所以发展商极为「贴心」地兴建一批迷你户型单位,让买家能以较低廉的价格入市。

迷你户型面积有多大?只有200呎以下(不足19平米),最近有发展商推出的迷你户面积更只有128呎,这与一个单位内,再分租予其他租客的房间面积有何异?眼见发展商近期推出的单位面积日益缩少,作为城中首富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指出集团旗下亦有兴建少许面积较少的单位,但明言其本人对单位面积日益缩减而感到不舒服,单竟每个人也有基本要求。李首富亦期望年青人买入相关小型单位后,日后有机会换楼,换成面积较大单位。

可是要换楼,要视乎单位是否有增值空间,而迷你户日后的增值空间如何,既视乎未来经济形势,亦要留意息口走势,若未来加息速度过快,迷你户业主未必可以享受到太多财富增值,要换楼时便要额外加入相当多资金,换楼,又再成另一场镜花水月。

 

周星驰于电影《少林足球》内有一句为人熟悉的经典对白,就是「做人如果没有梦想 和咸鱼有什么分别」。置业梦也是梦想,当然与其他拯救世界等梦想相比,确实是并不高尚,但有梦想总比绦无梦想为佳。可是如何达到此梦想,或有机会达到圆梦?相信你﹑我﹑他均会明白。

■  编辑|李思,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推荐阅读

台湾康师傅解散了,康师傅的扩张之路还能走多远?

明星股东谁最有「旺股运」:李冰冰、赵薇还是Angelababy?

滴滴投资巴西叫车平台1亿美元的意图何在?

乐视首款电动车亮相却遭遇尴尬,2018年究竟是生是死?

不工作却能白拿钱的地方还真有 这几个国家的高福利你羡慕吗?

网红总统特朗普即将在春节前上任 一场市场巨震又要来袭?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获取授权请留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