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节档来袭,烂片、假票房中国的观众还买账吗?

2017春节档来袭,烂片、假票房中国的观众还买账吗?
2017年01月27日 15: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邢莉,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2017电影春节档期临近。据业内模拟预测,今年总体票房不会超过去年的68亿,但减幅较弱。《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乘风破浪》、《功夫瑜伽》、《熊出没》五部影片或将合计贡献票房约为62亿左右。

从今年春节档影片发布的预告信息来看,今年观众可选择的影片类型要比往年更丰富。

从周星驰、徐克联手打造的《西游伏妖篇》,到成龙的异域风格动作喜剧片《功夫瑜伽》,从王宝强首次当导演的新作《大闹天竺》,舒淇、王千源主演的荒诞喜剧《健忘村》,再到韩寒执导的文艺范儿十足的《乘风破浪》等等,这个春节档,从风格类型上看仍以喜剧为主。

虽然预期较好,但由于去年电影市场的欠佳表现,仍然让不少业内人为此捏一把冷汗。

2016电影市场:热闹开场 落寞收官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如“过山车”。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国产电影票房为266.63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8.33%。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8.25亿元,同比增长38.09%。

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科教电影67部、纪录电影32部、特种电影24部,总计944部;故事影片数量和影片总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54%和6.31%。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4部,其中国产电影43部。

电影市场高开低走,春节档的狂欢之后,暑期档、国庆档先后失守,年初“冲击600亿票房”的口号成了镜花水月。2016年的中国电影全年以457.12亿票房收官,险险保住了增长。

烂片太多,观众已经不买账了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银幕9552块,银幕总数已达到41179块,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比2015年新增9552块,增速达到惊人的30.2%。

然而银幕长势虽然如此迅猛,但是观影人群却没有因此增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烂片”当道。根据来自《腾讯娱乐白皮书》的统计发现,有85%以上的观影频率下降的观众将原因归结于“没有好片子”,而排名第二的因素是“看视频网站”,但选择的比例仅为23.8%,第三位的因素“优惠票少”,选择比例为21.5%,都远低于内容质量因素。

2016年,在各大档期上,国产影片质量不佳,尤其是龙头影片口碑不佳,放大了负面评价,影响路人影迷走入影院。观众对影片预期转坏影响了消费热情。

监管重拳打击假票房

A股影视板块可说是贯穿2015年牛市的主线行情,但是2016年却风格突变,各种预期纷纷落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影视股成为2016年A股下跌的重灾区。影视类上市公司中,包括万达院线、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在内的细分行业龙头股价皆纷纷下滑。截至2016年年底,华谊兄弟下跌46.86%。光线传媒下跌35.7%。万达院线跌去了50%。

据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46起涉及影视动漫行业的并购事件,相比2015年的54起大幅增长170%,涉及资金总额高达735.14亿元,相比2015年的268.20亿元大幅增长174.25%。

近年来,文化产业势头强劲,电影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影视传媒也成并购热点领域,但投资风险日益增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文娱投融资领域的去泡沫化,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或日益谨慎。“投资影视行业需要特别熟悉该行业的运作,最火爆的2015年,不少私募在影视行业的投资过程中都吃过亏,2016年随着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监管从严,不少资金都不愿意去投资影视。另外,行业泡沫过大,监管层也在加以控制。”一位私募投研人士分析道。

去年年初,监管部门对于虚报票房的大力整治也挤掉了票房中的部分泡沫。2016年3月,《叶问3》曝出虚假票房事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开始重拳整顿市场乱象。同年11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明令禁止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虚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更是给电影发行戴上了“紧箍咒”。

2016年,在行业“挤泡沫”的影响下,票房增长大幅放缓。可以说2016年我国电影市场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这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信号、观众观影诉求提升的反应,算是一个好的迹象。因此,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存在压力,但大可不必过于悲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