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规则展露新颜 随意圈钱没那么简单

再融资规则展露新颜 随意圈钱没那么简单
2017年02月20日 19: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王强,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众所周知,IPO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你知道么?在实际融资规模上,再融资较之IPO,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回首2016年,A股IPO虽然持续升温,但依然未打破“再融资规模远大于IPO”的多年惯例。据统计2016年A股IPO募资总额为1496.08亿元,仅为再融资15899.16亿元规模的9.41%。虽然规模惊人,但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频繁融资、过度融资,以及频繁变更募资用途等问题,以致于融资结构长期失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月17日,证监会宣布重新修订了再融资规则,从优化定价机制、限制单次融资规模、提出融资间隔期要求、规范募资使用等方面综合施策,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

■ 圈钱不能任意妄为

几百年来,资本市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融资。如果融资本身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不能把资金引导到真正需要的行业、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那么资本市场发展丝毫没有意义。事实上,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在2007年到2016年这十年中,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额约为8.5万亿人民币。但8.5万亿中仅有70%属于再融资,而非IPO的首次公开发行融资。大部分的融资是现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各种办法进行再融资。再融资却是层出不穷、乱象丛生、屡禁不止。

本次新规明确提出融资目的旨在脱虚入实,通俗地讲,就是要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坚持堵疏结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堵住监管套利漏洞,防止概念炒作。

 ■ 新规旨在抑制投机炒作

从此次调整的具体内容来看,对非公开发行的冲击最为直接,其中两点重要措施,促使再融资格局将发生改变。

首先,改变定价机制。有目共睹,定增市场最大的套利空间就是发行价与二级市场股价的价差,而今,按照本次新规规定,定向增发的价格不能低于基准日市价的90%,之前基准日可以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现在只能是本次定向增发发行期的首日。据数据统计,2010年至今2935次定增事件中,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向基准日的共有2735次,占比高达93.2%;这些样本上市日股价相对于定价基准日股价的算数平均涨跌幅高达34.9%。新规意在抑制此类套利性融资行为。

其次,降低融资频率。从实际再融资周期来看,通常的时间是在12~14个月之间,由于18个月的规则划定的是上一次发行结束到新发行董事会启动,考虑到申报到监管部门审核通过,这意味着两次再融资成功之间的间隔可能最快也要24个月,从而大大缩短了融资频率,有效控制过度融资。

■ 新规之后利好频现

首先,新规从“锁价”向“市价”的调整实际上削减了“锁价”折扣部分的收益,降低了定向增发参与方的预期收益率。因为新规之前公司做定向增发,通常是在股价低迷的时候,召开董事会确定方案,这样便可使得定增价格按照此时的低价来定。而在董事会结束之后,公告定增利好,股价就开涨,等到定增真的实行的时候,股价已经比当时召开董事会的时候高了不少。这样参与定增的大股东、机构就能够比以市价低很多的成本买入股票,但是新规之后,这样行不通了。定增价格只能按发行期首日的9折来计算了,最便宜也是市价的9折,防止大股东和机构借定增机会套利。

其次,此次再融资制度调整后,现金流良好、有扎实内生性增长的优质上市公司的稀缺性与投资价值在中期角度进一步凸显,也将同步拥有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显著抑制了那些脱离主业、靠牺牲资产负债表来支撑短期损益表的低质量上市公司的炒作,此类公司将无法再靠概念、靠故事、靠价差吸引资本。故此,今后上市公司没有那么容易可以圈到钱了!

■  编辑|李思,财华社财经编辑。

听说订阅「港股解码」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们都能赚大钱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