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17致股东的一封信,透露了什么投资法则?

巴菲特2017致股东的一封信,透露了什么投资法则?
2017年02月27日 18: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陈铭京,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在金融界,巴菲特这个名号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在巴菲特27岁时,成立了非约束巴菲特投资俱乐部,开始人生的投资之旅。之后巴菲特的投资顺风顺水,以年平均30%左右的业绩增长率不断滚动收益。最为神奇的是,在1968年,美国股市一路飙升的时候,巴菲特鹰眼神奇的逆向操作,清空了所有股票,从而避免了1969年的股灾,此后巴菲特的“股神之路”渐渐清晰在人们的视野之下。

话说“股神”巴菲特每年都会来一封致股东的信,在信上透露着巴菲特这一年的经营业绩、投资的公司以及投资策略等。在2017年2月25日,巴特菲就公布了2017年致股东的信。那么我们想知道的是巴菲特在信上写了什么内容呢?透露了多少投资者关注的“投资法则”呢?

对于巴菲特在信上说了什么内容,笔者总结起来有三个重点,即过去的业绩、投资策略法则和美国经济悲观预测。比如开头讲了业绩的报告,巴菲特的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16年第四季度利润增长了15%,紧接着讲投资的行业,如保险、零售以及制造业等,但这些过去业绩也能很好的反应巴菲特的投资思路。不过对于投资者,更想知道的是贝菲特的“投资法则”!

■ 巴菲特的投资最重要的板块是保险

巴菲特对于过去的业绩非常自豪,他在信中说,伯克希尔不同的业务板块,最重要的板块是保险。1967年他收购了National Indemnity和它的姊妹公司National Fire & Marine,现在从净资产上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财产及意外保险公司。巴菲特说保险业务具有独特商业模式是保险公司收保费在先,理赔在后,而保费和理赔的时间差可能长至几十年,甚至不会发生交集,因此潜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笔者总结起来巴菲特看上财产与意外保险公司的投资思路无非在于“暴利的必然性”或者说是“理赔的偶然性”。保费是理赔前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类理赔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低。比如意外保险,没有哪个人想要自己出事,因此都会谨言慎行,导致意外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从而使保费完全据为公司所有。巴菲特也表达了保费作为即期现金流的重要性,可以充分利用。

在能源投资上,巴菲特说我们的BNSF铁路跟伯克希尔能源(BHE),去年他们两家占了伯克希尔33%的税后营业利润。一般投资者都认为这类投资周期非常长,资产体量也大,用户群体也大,可以获得稳健现金流,但是要受到监管,因此定价问题上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不过巴菲特仍然非常看重这类投资,并单独列出来,足以见得巴菲特十分看重稳健的现金流收益。

而其他的投资,比如零售以及制造业的投资,就像巴菲特所说的产品领域从棒棒糖到喷气式飞机都有,总共包含了44家直接向我们总部汇报的企业以及他们的子公司。巴菲特透露,这些业务表现都还不错,产生的回报率基本上在12%-20%不等,如果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的话,产生了24%的税后回报。在全球经济都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公司能有10%的收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其中有项投资投资值得一说,截止2016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持有的可口可乐,持股比例为9.3%,初始投资12.99亿美元,市值165.84亿美元,涨幅1177%。笔者曾记得在1980年的时候,巴菲特曾以1.2亿美元,以10.96美元/每股,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的时候赚了5倍多。而谈及为何投资可口可乐时,巴菲特说,像可口可乐、吉列这些公司具有宽阔的“护城河”,未来价值潜力巨大。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法则”:寻找宽阔的“护城河”

就像巴菲特所说,他之所以投资可口可乐是因为它具有宽阔的“护城河”,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巴菲特口中的“护城河”是什么鬼?其实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相当于两军对战时,护城河越宽,那么对于守城一方就越有利,说白了就是竞争优势。巴菲特在近期的投资策略中也表现了这种投资法则。比如去年投资的苹果,因为苹果要打造新一代的以OLED为屏幕的硬件产品,市场几乎没有竞争产品,苹果扩宽了自己的“护城河”。

不过作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理解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呢?有些竞争优势并非具有独特性,往往存在昙花一现的“技术效应”,比如某种存在时间差的技术,时间差并不大,这种技术一旦出现,紧接着市场将同化技术,过不了多久这种“护城河”将失去效用。因此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在时间上也要占有优势。

成本优势以及规模优势是比较稳健而传统的优势,成本的减少,并且有效的管理,一般的竞争对手很难模仿。而规模优势,因为需要巨大的资本量去扩张,如果稳定下来,并带来成本的降低,一般竞争对手也很难模仿。因此这两项优势是一家公司最具有优势的“护城河”。关于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往往带有复制模仿的风险,因此在时间上很难把握住“守护的稳定性”。

除了竞争优势的投资法则,巴菲特十分看重“价值投资”,在巴菲特看来如果内在价值超过了市场价值,那么这类公司是具有投资价值的。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对于继续持有的股东而言,只有当股票购买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回购才有意义。在他的商业价值理论中,利用现金流扩张,而又想着如何还债的公司是不值得投资的,因此他也特别看中现金流的作用。

■ 10年一危机遇见特朗普,巴菲特对未来抱持悲观预期

笔者不得不说的是,巴菲特对未来的投资很悲观。最明显的例证是,他在信中劝告投资人买指数基金,而不是投资主动式管理基金,指数基金是被动管理型基金。其实如果只是看这句话,并不能推导巴菲特的未来投资的悲观预期,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经济向好,指数肯定会往上飙升,投资者可以获得乐观收益。二是经济前景不明朗,少操作个别股票,未来经济悲观,获得悲观的平均收益取代亏损。

如果从一个专业的投资者角度来说,如果未来预期乐观,那么投资将会是多样化的,而不是被动的,也不会仅仅为了那平均收益,这大概率是巴菲特看淡未来经济前景的陈述。而且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也说到,大概每十年,乌云总会遮住天空,经济前景不明朗。掐指一算,现在距上一次经济危机刚好10年时间,可见今年经济或将发生巴菲特口中的“乌云遮住天空”的现象。

当然巴菲特也暗示了对特朗普新政府的担忧,他并没有明说。比如在移民问题上,他的说移民使美国伟大,这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是唱反调的。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非常执着,“移民禁令”刚被联邦法院所冻结,又出“新的移民禁令”。巴菲特讲移民问题,移民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这都是事实,不过特朗普执意如此,可能会使美国经济产生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  编辑|李思,财华社财经编辑。

听说订阅「港股解码」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们都能赚大钱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