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轮番出手 上市公司被禁耍财技?

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轮番出手 上市公司被禁耍财技?
2017年07月28日 19:2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正所谓「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对于大部分上市公司来说,财技是它们不可或缺的技能,更何况这一技可为它们创造出「千金」呢。另一方面,港股的两大守门人,一直是港交所(00388-HK)在前方管制,香港证监会在后方监察,只要你不太过份,有理有由,基本上都不会抓你错误。可惜,上月底一场细价股集体闪崩事件,就令香港股市「威名远播」,更令上市公司、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三方斗法端上台面了。

联交所罕有「负评」

日前就有一只细价股中国农产品交易(00149-HK)撞到枪口上,高调展示财技之际,结果就罕有地被联交所「负评」了。

据公告指出,中国农产品打算耍出4招财技:

1.  合股:5合1

2. 更改每手买卖单位:5000股一手

3.  大折让供股:1供7

4. 特别授权发行及配售可换股票据

中国农产品每股供股价0.45港元,较调整后的前收市价折让逾62%,发行23.22亿股至28.89亿股供股股份,相当于扩大后股本87.5%,集资额介乎10.45亿元至13亿元,当中大部分用来还债,及一般营运资金。

不是说有合理解释的话,两位守门人通常会放行吗?为何这次中国农产品就不行了?联交所给出的理由:「上市科担心不进行认购的少数股东之权益被大幅摊薄」,潜台词就是担心大股东「一权独大」,令小股东没有招架之力。

爱耍财技的公司 小股东咋办了?

小编试着用洪荒之力来为各看倌们解读一下。

以中国农产品为例,假设你持有一手5000股股份,公司宣布进行股份5合1,紧随进行1供7;即是在合股后,你持有股数将由5000股调整至1000股,若跟供的话,无可奈何一手股份你就必须多付3150港元;若按停牌前收市价100手股份计,当时入场成本仅12.05万港元,目前要付的成本却急增2.6倍至31.62万港元。那如果不当冤大头,放弃不供股又如何呢?意味着你就得接受股权被大幅摊薄的事实。

一旦陷入这种两难状况怎么办?小股东往往在合股及供股消息公布后,就立马抛售持股,就算你跟供,庄家再多供几次,小股东自然会弹尽粮绝。如是者,最后获利的赢家是谁?答案呼之欲出。

再回到中国农产品,这次财技事件涉及4间上市公司及1间证券商。

而供股及发行换股票据后,中国农产品最新的股权变化。

你看,最后公众股东股权只介乎6.64%至7.92%,而一致行动人士及包销商就持有了逾9成股权。

幕后大股东

再看另一幅关连人士的股权架构图,更直接揭露出幕后大股东是谁。

「邓先生」邓清河,香港人人皆知的「街市大王」,在1996年透过介入菜市场业务而「发迹」,目前坐拥好几只「宏安系」股份,除上图披露的,还有一只由宏安集团(01222-HK)分拆出来的宏安地产(01243-HK),截止7月27日,5间公司总市值就高达261.42亿港元。

邓清河百亿企业王国组建史

经梳理整个供股+换股票据脉络后,不难发现几件事:

1. 中国农产品以股换债,与易易壹金融仍有股权关系;

2. 位堂直接成中国农产品单一大股东,兼享包销商佣金968万港元;

3. 巩固宏安及易易壹于公司的股权地位

事实上,上市公司缺钱集资也不算新奇事,而中国农产品天也不是首次使出财技,一直都相安无事,难道中国农产品这次躺枪了?

监管趋严 不准上市公司供股集资了?

或许一切征兆从香港证监会雷厉风行的行动就能说明,今年至今香港证监已叫停了3宗新股上市申请,以及暂停7宗股份交易。而行政总裁欧达礼早前更放狠话,指证监会不会再像过往般「隐身幕后」,未来不会透过港交所(00388-HK)通报,直接主动出击;另一位守门人港交所听到后,心理当然不滋味,行政总裁李小加不甘示弱,用「交通警察」及「刑警」论响应,直指港交所作为「交通警」,负责审批公司的上市资格;「刑警」则是负责抓坏人,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可干预「交通警」个案处理,但「刑法」不能完全代替「民法」。

守门人之间正为监管上市公司而暗潮汹涌,偏偏中国农产品如此有勇气,在这个时候高调宣布要大折让供股筹钱,虽然在103页的公告中就开宗明义警告,「上市批准可能被拒绝及供股可能失败」,但明显管理层还想努力一把,指不认同联交所及执行人员的担忧,并正寻求解决方法。

战到最后?三方之间究竟谁胜谁负呢?

■  作者|黄和美

■  编辑|蔡金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