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余额宝,我有零钱通,微信正逐步蚕食支付宝!

你有余额宝,我有零钱通,微信正逐步蚕食支付宝!
2017年09月05日 19:50 港股解码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是部分网友对腾讯的戏评,这不,最近腾讯又开始了大动作。据新京报消息,9月4日,微信支付开启了新功能“零钱通”测试,目前,白名单测试正在进行,腾讯已向一部分客户推荐了零钱通,与支付宝如出一辙,可以随时支付并享受收益,可以说是支付宝的翻版。

为什么要做“零钱通”?

从腾讯控股(00700-HK)2016年的年度报表来看,腾讯的核心业务已涉及网络游戏、广告、数字内容、支付相关服务、云服务。除此之外,公司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也有产业战略布局,在深耕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布局科技产业,可谓紧抓时代脉搏,就等风口或真实市场落地,完成“大鹏展翅,扶摇直上”的壮举。新兴科技的潜力与前景发展是巨大,布局新兴科技无可厚非,但是腾讯为什么回过头来打造零钱通?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货币基金的迅猛发展

下图为笔者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的2017年1-7月货币基金的相关数据,基金净值增速已连续6个月录得正值,4月份、7月份增速超过10%,于7月份达到最大基金净值5.86万亿,创历史新高,与2014年年底的1.96万亿相比,两年半的时间,基金规模增长198.98%。另一方面,货币基金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2017年1月底货币基金数量为293只,到7月底,已达330只,6个月增加37只,平均一个月就组成约6只货币基金,从数据上,就能感受到货币基金的火热发展。

表:数据整理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余额宝在货币基金的火爆行情下,亦迅猛发展,下图为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余额宝规模的变化,2016年各季度规模与2015年相比均有所扩大,进入2017年后,更呈现爆发式增长。据2017年余额宝半年度报表数据看,报告期末,基金份额已高达14318.05亿,这庞大的基金份额,是众多的支付宝用户所顶起。

图:余额宝规模(wind资讯)

2.虚弱黏度,抢夺用户

余额宝作为支付宝的核心架构,它吸引着这么一群人:手头有点闲钱,没时间、没精力,甚至没有理财观念,将钱放银行又觉得不方便,那么余额宝随存随取,既有收益,还能消费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福音,况且余额宝的收益不低,从余额宝与货币市场基金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比较图能看出,余额宝力压货币市场型基金,对一年定期存款有巨大优势。余额宝的方便快捷、实用有效,为支付宝赢得大片粉丝。零钱通的上线,为的就是抢夺支付宝用户,进一步弱化用户对余额宝的黏度。

注:资料整理于wind资讯

3.移动支付市场抢夺和多次用户开发

用余额宝的用户,自然也会用支付宝作为第三方移动支付,这可是一个大市场,而移动支付将慢慢成为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主流,据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预计至2020年,移动支付额将高达144万亿,大约是第三方银行卡、互联网支付总和的2倍。若零钱通能把支付宝的用户吸引过来,自然意味着腾讯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会有所增加。

表:资料整理于中国报告大厅

所有产品均以用户为王,先以产品为用户解决痛点,累计用户后探索盈利模式,实现用户的多层次、多角度开发,以最少的资源实现用户挖掘效益的最大化,大大降低边际成本。第三方支付用户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用户背后连接的是商家,打造商家入驻平台,收取一定费用,满足商家移动支付的需要,自己也能赚到钱,何不乐哉?中国大大小小商家成千上万,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可期。

支付宝有芝麻信用,微信就做了腾讯信用,支付宝有余额宝,微信做了零钱通,不难看出,阿里巴巴与腾讯虽是两大佬,但腾讯已通过微信逐步蚕食支付宝的核心体系,降低支付宝的核心竞争力,温水煮青蛙,一步步弱化抢占。余额宝若被成功抢去用户,那么支付宝便难以一家独大,以用户为基础的多层次开发就显得毫无意义,多链条产业也将损失惨重。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大数据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户,没有用户何谈大数据的获取,而微信就是用户获取的佼佼者,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如此多的活跃用户,黏度是其他产品所比拟不了的,这就是腾讯为什么“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真实原因,用户为王,数据至上。

当然了,所有打断一家独大的竞争都是向着好处发展的,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就等着享受余额宝与零钱通大战背后的优惠活动吧! 

■ 作者|杨世宏

■ 编辑|张骏芬、夏雨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