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整改6个月 网贷平台能否跨过资金存管生死关

限时整改6个月 网贷平台能否跨过资金存管生死关
2017年03月02日 17:09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在去年8月份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网贷暂行办法》)出台近6个月之后,2月23日,银监会正式发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指引》全文共计五章二十九条,对网贷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提出具体要求,分别对网贷平台开展存管业务应履行的程序和责任,以及商业银行应满足的条件、职责和系统要求等进行细致规定。

《指引》明确了存管银行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以及对存管资金账户提出明确要求,且一家平台只能委托一家存管机构,并将存管人限定为商业银行,意味着否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联合存管模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对资金存管账户进行了明确要求:存管银行为平台设立资金存管专用账户和自有资金账户,为出借人、借款人和担保人等在网络资金存管专用账户下分别开立子账户,确保客户网络借贷资金和网贷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自有资金分账管理,安全保管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指引》的出台使网贷行业的资金存管终于有了定论,行业整改已进入深水区。在监管政策压力下,平台再无捷径可走。如果回溯至去年8月颁布的《网贷暂行办法》,可以预见,在仅剩的6个月整改期之内,完成资金存管将成为很多网贷平台的第一要务,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限时赛跑。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资金存管确实能够降低平台的道德风险,保护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但由于银行资金存管门槛较高,对接过程相对缓慢。来自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据网贷之家及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23日,共有20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8.75%。共有118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约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94%。

资金存管为何进展如此缓慢?业内人士介绍称,银行资金存管推进艰难,是因为其涉及高昂的对接成本,换言之,实现银行资金存管只有实力型平台才能完成。这其中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银行资质审核、技术门槛和平台风控能力等方面:首先,银行端出于自我声誉和风险管理,对对接平台的技术实力和业务合规性提出很高的要求,银行资金存管本身就是对平台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合规性的全面审视。再者,银行资金存管的运营需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这对平台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实,在《指引》正式出台之前,业内对银行资金存管的探索实践就已经开始。以国内率先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的平台——人人贷为例,今年2月28日,人人贷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的资金存管系统已经上线一周年。

在人人贷与中国民生银行合作的资金存管模式下,首先,银行开设专户用于存放人人贷用户交易资金,从而实现用户资金与平台运营资金的隔离。用户的资金自交易之初就在银行体系内运转。这种隔离避免了平台自建资金池的可能性,消除了平台擅自挪用资金的隐患,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其次,银行为每一位人人贷用户设立独立的银行存管子账户,并对用户的交易与资金流水进行簿记,以此实现对用户账户的独立管理。这改变了由第三方支付以大账户的方式为平台存管资金和平台自行簿记的做法,使平台用户的资金交易全程都真实在银行端完成。

最后,在所有涉及资金流转的操作时,用户都需要跳转至银行的资金存管界面进行密码验证,以确认和保护用户交易的主动意愿,防止平台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对用户资金进行违规操作。

对于《指引》的落地,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表示,银行资金存管对于大多数平台来说门槛较高,使得一些条件不达标的平台推进银行资金存管的过程相对缓慢。随着《指引》落地以及网贷《暂行办法》整改期的结束,优质平台得以留下,问题平台将逐渐退出舞台,网贷行业有望获得重新修复,在加速行业出清的同时,促进行业回归中介本质.。

所谓苦尽方能甘来,资金存管的过程虽然复杂且耗时耗力,但却能在为平台增加合规砝码的同时赢得市场信任。整体来看,网贷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逐渐显现,投资人更倾向于投资已对接银行存管的合规平台,而对网贷平台来说,银行资金存管已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硬性指标。有业内人士预计,此次政策出台后行业淘汰率或达90%。所以,只有真正迈过这道门槛的平台,才有资格获得进入下半场的入场券。如今,这场生死大考正在上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