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设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新业态监管 与互金有界限

央行设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新业态监管 与互金有界限
2017年05月15日 13:29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IF观察15日消息,近日,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央行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正确使用。

实际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曾指出,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希望和各种业界共同合作,把金融科技的发展搞上去。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网络科技的发展,还有就是数字货币的发展,其中也包括区块链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会在未来产生一些当前人们不容易完全想象或者预测到的影响。”

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丰富监管

据了解,金融科技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央行表示,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等领域的影响。

央行强调,将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此前,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出席CFA协会主办的“FINTECH与金融服务的未来”主题峰会时表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密码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金融业务精细化运作,集约化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同时,李伟认为,监管科技也是金融科技的重要分支。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很好地感知金融风险态势,提升监管数据的收集、整合、共享的实时性,有效地发现违规的操作,高风险的交易等潜在问题,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在2017·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金融改革发展的稳与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谈及金融科技监管时强调,金融科技监管既要体现传统金融监管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又要体现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和包容性。避免过严的监管把创新扼杀在摇篮之中,即掌握好力度。

李东荣表示,要实施创新式监管,注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进金融科技监管的流程、水平和能力,积极探索监管科技、监管沙箱等监管新手段、新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动力巨大,监管肯定跟不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直言,特别对传统技术手段的挑战。“这个要相互匹配,科技金融是技术驱动,相对应的监管也需要技术驱动的尝试。”

划清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界限

业界认为,金融科技一方面需要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互补,合力推动效率提升。

“实施协同式监管,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协调,完善中央和地方监管分工,促进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有机结合,”李东荣称,要实现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并行互补,最终形成对金融科技领域全覆盖、有效防止监管套利的长效监管体制。

早在2016年7月,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明确指出,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Fintech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并抛开表面属性,从业务模式出发进行穿透式监管。

Fintech,即finance+technology的缩写,英文原意是“金融科技”。Fintech和互联网金融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解释,随着金融科技在业务层面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也必然会倒逼监管层面的快速跟进,否则便容易出现监管与业务的脱节,降低监管有效性。

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至少应该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对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内的金融科技新业态进行监管,既要能防控风险,又不能扼制创新,要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二是研究如何促进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进行模式转型,利用金融科技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同时防控风险。若金融科技不能促进庞大的传统金融体系更好地转型,则其应用场景和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三是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进行监管手段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金融科技在提供跨行业、跨市场、跨机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金融科技在为金融产品贴上创新标签的同时也会使金融风险变得更为复杂和隐蔽。

李东荣同样强调,要高度关注金融科技的风险。“在数据大集中之后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甚至使银行风险与证券风险、保险风险紧密连在一起,因此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