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创新,看宜信如何实现金融资源重新分配?

科技赋能创新,看宜信如何实现金融资源重新分配?
2017年09月28日 15:33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9月27日,以“金融科技创新,以善小而为之”为主题的金融科技创新之道分享会在宜信总部会议室举行。

满足多样化需求,是宜信不断创新的动力

“宜信金融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是为了强化金融流通性,提升金融效率,以更好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中国高成长性人群始终是宜信专注服务的核心对象之一。”宜信首席战略官陈欢表示,无论个人理财还是信贷领域,高成长性人群的金融服务存在小额、分散、多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意味着过高的服务成本和难度。

“作为一家注重创新的金融科技企业,宜信相信只有对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创新的价值。”陈欢认为,宜信所具备的管理创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严谨合规、找准时机和跨界融合。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宜信的创新始终秉承严谨、理性、有底线的态度;尽管创新能够带来更多可能性,宜信却不会急于行动,唯有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场景准确判断推出创新模式与业务的时机,才能真正占得先机;金融科技创新势必有赖于金融与科技人才的融合与协作,宜信内部贯彻的“彼此赋能”、“Team of two”等精神,真正让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浑然一体,达到1+1>2的效果。

优势整合,宜信走出模式创新之路

经过11年的发展,宜信以小额信贷为开端,业务范围延展到综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构架,形成普惠金融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样本。如何保持业务能力和客群口碑双增长,同时积极布局新科技和新业务,创新和发展的落地环节非常关键。

作为公司技术驱动的大数据创新中心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监助理、宜信普惠商通贷总经理孙萌强调,“宜信提倡‘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三合一创新模式,让宜信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不断捕捉到新的商业机会。回顾以往,很多现在看来顺理成章的理念,在宜信提出之时,行业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

金融科技经历了震荡、合规、回归理性之后,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孙萌认为,基于多年的金融积淀和行业研究能力,宜信判断,伴随着高成长性人群金融需求多样化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善小而为之”的理念将迎来落地的最佳时机,尽管单体量小且需求多样,但若能提供适当的创新服务,也能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以对高成长性人群长期服务实践为基础,通过重新整合自身金融优势与技术能力,宜信可以针对用户需求来设计业务模式。孙萌用“放大器模式”、“数据共赢模式”和“数据驱动经营”解释了宜信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

创新场景应用,“以善小而为之”

依靠独特的创新模式,宜信不断推出针对细分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如何服务逐渐成长起来的城市新锐中产和星罗棋布在中国商业地图里的小微企业,现场嘉宾以指旺财富与宜信普惠商通贷为例,介绍了宜信在个人理财和小微信贷场景的创新应用。

指旺财富是宜信在个人财富管理细分场景的创新应用,为新锐中产提供人生财富规划的定位,充分体现“以善小而为之”理念的作用。自2015年3月成立至今,指旺财富累积为超过800万用户提供服务,交易金额超过250亿元。指旺财富产品运营负责人韩飞介绍,“指旺通过3年积累,捕捉到一类极有成长性的人群—新锐中产。25-35岁的年龄、拥有高学历的他们有着很鲜明的特点,‘两快两少三追求’。市场上也急需能够满足他们特别需求的专业服务。”

另外,宜信普惠商通贷是专为中小电商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实时授信金融服务平台。孙萌介绍,“商通贷的成立,也源于‘以善小而为之’的创新理念。中国小微经济体数量众多,他们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力量。商通贷的使命,就是为各个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资金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