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金融创新 细化大数据风险管理工作

科技助推金融创新 细化大数据风险管理工作
2017年12月05日 20:09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金融处理的就是无形的东西,即各种数据。而技术是最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的。”近日,在宜信科技金融思想会上,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称。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中国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事实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已超越美国,已然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宜信一直都在扮演着创新者的角色,宜信的金融科技理念根本上也是为了强化金融流通性,提升金融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最拥抱科技的行业

 

据了解,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不是在过去的一两年才开始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十年甚至更远。

 

陈欢表示,金融一直是一个最拥抱科技的行业,从以前用计算机储存数据,到现在关注信息数据结构化,智能化阶段已经到来。

 

从金融角度,有了大量数据之后,会给未来的数据深度挖掘和智能化应用带来可能性。从另外一个维度讲,随着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多,大量的数据能够得到有效的捕捉、存储,和分析。

 

“在过去几年时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大量的爆发,也带了很多新的成长空间。”陈欢称,从宜信自身角度讲,就是利用科技去改进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更贴近到每个客户、每个消费者、每个小微企业主,使金融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归根到底,最终目的是希望给平台用户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希望用科技能够带了最终的比较好的成果。

 

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据了解,风险是指对微量的损失的不确定性。

 

“我们很多时候在讲风险是,第一反应就是损失,损失多少钱?哪个平台风险管理没有做好,造成多少风险损失”。宜信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数据总监柴耀晖表示,作为平台更应该关注的是不确定性。

 

据柴耀晖介绍,在做风险管理时,管理的关键是损失。主要有三点,一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二是风险敞口;三是当损失变成确定性的时候。这三个核心是计算风险损失的必要因素。

 

通常来说讲,在做风险管理是,主要关注的是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其中,对于操作风险,比较关注的点就是欺诈风险。而在实际上,在做风险管理时,很多方面的操作风险,虽然暴露点的可能性很小,但或许造成的损失会很大。

 

另外比较关注的信用风险,柴耀晖表示,当一个客户申请贷款的时候,通常会了解其信用历史,评估信用风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状况都是变化的,收入、负债情况、消费水平均在变化,对企业来讲也一样的,在授信之后,信用风险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也会造成信用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有金融需求。当一个客户暴露在网络时,他会产生很多数据,与此同时会产生很多维度帮助平台分析客户的信用情况。

 

加上征信市场相对落后的背景之下,促成了大数据在风控领域的飞速发展。

 

柴耀晖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宜信产品的技术亮点,最下面一层是数据产品,中间是分析和决策平台,上面是整个授信决策场景。

 

其中,数据产品,宜信积累了超过11年,超过2000万客户的信贷历史数据,线上授权抓取的产品包括运营商、网银,平均授权解析成功率是超过99%,金融服务覆盖的城市超过255个,包括超过20多个农村市场。

 

“现在超过700家机构共享金融风险数据,我们有超过800家欺诈特征在上面运行,有超过3000家风险决策规则,完成24×7的实时授信。”柴耀晖称。

 

而在分析和决策引擎的能力上,首先是分布式计算,也可以完成实时流的计算,计算能力非常强,通过金融知识图谱可以找到风险点,也包括全数据的机器学习引擎。

 

最上面决策场景,应用大数据的模型也好、策略也好,从抽取了满足24个月客户,看M3-的百分比,下降了13%。满足账龄大于6个月的客户,下降了22%。而这是大数据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