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互联网金融对科技的运用,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

黄益平:互联网金融对科技的运用,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
2016年10月27日 17:15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很高。但高风险并不意味着业务不能开展,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创新的手段化解风险。”10月26日,“2016金融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的评委会主席、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在评选启动仪式上说。

上述评选活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旗下品牌——金融城和新金融生态联盟共同发起设立,由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黄益平、北大互联网金融中心副主任黄卓以及40多家机构代表、20家媒体出席本次活动,机构代表包括:民生、平安、中信、光大等商业银行,以及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金融、百度金融、苏宁金融、小米金融、宜信等互金机构。

黄益平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远远出乎意料,“在支付、网络贷款、投资、征信等业务领域,都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成功的企业和案例。从全球来看,中国也走到了前列。”

黄益平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迅猛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传统金融部门没有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金融行业存在“二八现象”:20%的客户提供了80%的业务。传统金融机构去服务另外80%的客户的意愿是非常低的;第二,技术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三,监管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在国外,互联网公司、快递公司等拿金融牌照是不太可能的。

“互联网金融能否持续发展,关键看能不能将金融与科技有效结合,比如,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能否有效克服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定价问题。目前来看,对科技的运用仍然参差不齐,有好有差,甚至有些是挂羊头卖狗肉,因此我觉得金融城的这次评选活动非常重要。”黄益平表示。

金融城创始人、CEO吴雨珊表示,本次评选秉承“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向参选企业收费,也不接受赞助评奖,所有费用由主办方金融城及新金融生态联盟提供。评选公开向社会征集案例,评选出约10个运用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优秀案例予以表彰。每年开展一期,获奖案例将呈交有关监管部门,并成为北京大学和金融城的教学案例。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目标是解决金融服务痛点,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快速有效地识别风险,因此评选标准分为五类: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区块链应用、风险管理创新。

本次评选的评审委员会由11位新金融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他们是: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万建华、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风、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谢绚丽教授、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教授、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教授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