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清算平台上线,用户支付成本和费率会不会上升?

网联清算平台上线,用户支付成本和费率会不会上升?
2017年03月31日 20:32 支付头条

 

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起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下称“网联”)今日上线试运行。首笔签约交易和跨行清算交易分别由京东旗下网银在线和腾讯财付通完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消息透露:试运行期间,将验证网联平台的系统功能、业务规则和风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试运行结束后,将按计划、分批次安排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陆续接入系统。

据记者采访了解,包括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京东网银在线、百度百付宝等成为网联平台第一批接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国银行成为首批接入的银行。

据财付通方面透露,网联平台的首笔跨行清算交易通过微信红包由腾讯财付通平台发起,收付款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

京东金融旗下网银在线参与了试运行首笔签约交易验证。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表示,目前京东金融支付已经设置了对接网联平台的专项统一接口。而据记者了解,目前支付宝也已经完成相关的开发和联合调试工作。

业内认为,网联上线标志着我国对支付产业的监管思路、原则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网联平台,是解决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第三方支付机构跳过央行清算系统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而搭建的共有转接清算平台。根据此前相关方案显示,央行将网联平台定位于“主要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并强调“不得处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的跨行支付业务”,各参与机构(支付机构和银行)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及人民银行有效监管原则,合理设计运营机构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一位参与网联前期方案设计的专家告诉记者,建设网联平台,根本是要将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提供主体身份与转接清算职能分离,确保各类型市场参与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得支付机构在业务处理、业务价格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能够充分发挥面向终端用户的业务创新优势,形成价格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让非银行支付行业回归本业之道。

在去年11月曝光的建设方案中,网联方面否决了此前由两家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主导建设的思路,而采取了新的方案——充分体现“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由平台的各参与方自主共建,不由任何机构主导,确保了从最初就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

在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看来,支付是金融领域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记录了资金流向、用户金融行为。网联平台的上线将平衡整个支付生态系统当中各方的利益及维护金融安全,帮助支付机构规避支付风险漏洞,同时,也将促进市场上的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本业。

前述专家告诉记者,建设网联平台是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重大战略措施,在国外也并未先例可循。其意义在解决行业透明度和控制系统性风险之外,也探索出为中国金融业储备分布式技术和人才的创新道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网联平台上线试运营象征意义较大,前期接入的机构以及迁移的交易量不会很多。而对于业务的缓冲期,目前记者联系的多家机构并没有给出明确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平稳地实现从银行直连模式向网联模式的过渡还需要较长观察时间。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网联平台的股东上限是50家,募股机构在40家左右;股权结构方面,除了央行和协会,其余股东的股份份额最高不会超过10%。但网联平台股权结构具体如何设计,股权机构分配、收费方式,还都是需要沟通协调的难点。

而另一方面,今年6月,央行正式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松绑清算市场。一位支付行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以清算业务需要持牌的规定来看,目前网联的试运行也属于“无照驾驶”。在清算牌照放开后,谁会成为市场参与主体也将深层影响网联发展。

网联的上线促进“支付宝们”竞合发展

和其它行业监管一样,国际金融监管也重视对于市场秩序的监管。保持和促进互联网支付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是互联网支付监管的重要目标。清算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用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算平台统一的标准和业务流程有助于行业长远发展

互联网支付机构各自清算,损害了与银行合作的市场秩序。大量互联网支付机构自创一套体系直连银行,一家互联网支付机构连接几家、几十家甚至过百家银行,不仅接口重复,而且开设多个备付金账户,关联关系复杂且透明度低。新的互联网支付机构不断涌入,也都走上了分头找银行直连之路,既重复建设又问题多多。部分互联网支付机构还以备付金当诱饵,要挟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既压低通道费率,又支付备付金利息,支付通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存在一定问题。网联作为独立的清算组织,将彻底改变现有支付机构与银行的连接方式,由直联改为间联,把支付机构都拉到同一起跑线,统一标准和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沟通成本。范一飞副行长明确指出,网联平台的成立,就是为了防止各家支付机构都自建平台系统、各自为战,不能共享、不能互联互通。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同的技术标准,也会造成风险漏洞。与此同时,新兴的中小银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也能依靠网联为大量的普惠金融客户提供公平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因此,统一的清算标准和业务流程理顺了互联网支付机构与银行的关系,有助于行业长远发展。

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图:

网联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图:

有专家学者只看到了某些个别互联网支付机构的成功,就提出支付机构-银行直连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且风险可控,其实还是对互联网支付机构缺乏充分的调研。如果他们有时间深入中小机构了解他们在接入银行时所面临的困难和价格歧视,以及中小银行在接入大型支付机构时所面临的压榨,相信他们会对这种直连模式有不同的看法。

网联会提升用户支付交易成本吗?用户以后网购要多花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角度非常多。技术、业务、市场,方方面面,都可能因为网联平台的到来而发生变化。但落实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上,就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会多掏腰包还是少掏腰包?如果是线下买东西,回答这个问题倒是简单,因为百姓掏出的是实实在在的银子。但线上支付还真有些不同,因为在此情况下,通常是由商家承担客户用卡支付的手续费。一旦这个手续费不是那么容易看得见摸得着,这背后的文章也就多了。

首先,我们得看支付的直接成本有没有上升。对此,笔者的答案是,随着网联平台的到来,支付业务的总体直接成本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通俗地说,现在市场上总共有259家支付机构,如果按每家机构对接100家银行,对接规模是259乘以100等于25900对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一共需要能服务这25900对关系的人、财、物。但是,通过网联平台中心化连接,对接规模变成259加上100等于359对关系,也就是整个社会只需要维持相当于原来不到2%的关系。加上统一行业技术标准,从而有效降低系统对接标准适配成本,你说直接成本是会上升还是下降?

有人拿网联平台新增的系统说事,认为增加的成本会转移给普通百姓。但他们没提到的是,原来第三方支付自己维持的那些系统对接关系可以减少大半,也就是他们付给网联平台的转接清算成本可以部分地由其内部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因此,网联平台来了,行业整体的成本是下降的,而百姓原本负担的部分也会相应减轻。

其次,我们得看支付的潜在成本有没有上升。更专业的说法,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和合规成本有没有上升。网联平台来了,会大幅度降低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用金以及漠视洗钱和电信诈骗的风险。这种麻烦,属于没到自己身边不容易看见和体会的,通常得靠金融监管机构逼着第三方支付机构遵守要求。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违规清算,出了问题都未必及时报告监管机构,就更别提事前预防这些风险了。网联平台的到来,可以规范清算,使之符合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这样百姓的权益也就能够得到保护。

此外,我们更不能忽视支付对于整个社会运营成本的影响。通俗地说,商户付出的支付手续费高低,直接反映出商户的经营负担,而积少成多,最终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目前市场上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其账户规模优势、技术积累优势以及先行生态优势,在银行端不断压低通道价格,形成对其它支付机构的成本优势;在商户端始终维持高费率,甚至对其它支付机构进行排他性的不正当竞争。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的支付机构甚至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使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有序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被抬高,对中小商户非常不利。

作为独立的清算组织,网联平台来了,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费用,将把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拉到同一起跑线上,有助于实现市场有序竞争。这种有序竞争,受益的将不仅是个别商户或消费者,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运营成本的降低和整体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了,钱好赚了,受益的还是我们百姓。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网联平台带给百姓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之所以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说白了,还是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也许分辨不清那么多观点的真假对错,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如果网联平台来了能让支付更舒心,我们就支持它!

文:支付百科综合中国经营报李晖、乔治华盛顿大学在读博士 巢湛

了解更多金融行业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支付百科

ID:PayPedia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