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头有钱,要不要买个车位?

现在手头有钱,要不要买个车位?
2017年02月10日 14:49 小白读财经

文/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前些天,小白和同事聚会,一位开车的同事在周边转悠了半个小时才找到车位。然后,我们仨就听着他“抱怨”,在唾沫横飞的空气中吃完晚饭。

不用多言,大家都知道车越来越多了,而车位的增长却过于缓慢。

结果,车位不够,车主咆哮。

1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止2016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94亿辆,单是去年一年就新增2752万辆,增长14.18%。作为对比,日本人口1.3亿,汽车保有量达7500万,我国未来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

与此同时,考取驾照的人数也快速增长,去年新增3314万人,持证人数超过3.1亿。许多在校大学生都在考取驾照,驾校生意热火朝天。

那2016年新增了多少车位,具体数据如何?

不好意思,小白没法查询到全国的车位数据。实际上,由于分布过于零散,且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真实数据难以统计。不过,车位紧缺是肯定的。

2

可能有人会说,我在老家天天开车上班,在公司旁边随便寻个地就可以停车,回家在小区边上找个空地停车,好像也没什么车位紧张的问题啊!

要解释这个问题,小白要将时钟往前拨。

20年前,国内许多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许多住宅区都没有建设专门的停车位,因为几乎没几个住户有车。如果你们家有车,小区空地和闲置的小巷多的是,你随便停!

10年前,许多大城市的居民开始买车了,地产公司也配套了停车位。不过,车位的建设成本太高,而且许多住户认为这是公共服务,还为一个月几百块的租金或者十几万的车位费赌气,地产公司并不热衷新建车位。

结果,那个年代的小区比较好的情况是100户也就50个车位左右,多数没有做到“一户一位”。有些赌气的车主干脆就在小区周边找个“空”也能把车停了。

5年前,地产公司已经熟稔“一户一位”的理念。大城市常住居民中,100户已经超过60户居民买车。

现在,“车多车位少”的矛盾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当然,广大农村地区,小镇和县城还难以体会这点。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3

可能许多读者认为既然市场需求上升,那地产公司可以多建车位,然后将成本摊到房价中不就得了么?

嗯,基本的道理没有错。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复杂点。

主要原因在于地下车位成本非常高。

多数地产公司愿意建的是地面停车位,成本低,划几条线就可以。可是为了地面的绿化,道路交通和其他物业设施,这种停车位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所以,地产公司必须建设地下停车位。

下面,小白给各位算算地下车位的建设成本。

一般车位大小:长×宽=6米×2.5米=15平方米。

不过,这只是“停车车位”的大小,我们还要考虑到地下车库的行车道、出入口坡道、设备空间(人防设施、消防设施、电梯)、支撑柱、墙角等等,我们无法“停车”的边角料面积。像一般住宅都需平摊电梯、楼梯和走道等面积一样,平摊后,每个“停车车位”占用地下车库的面积一般在30平方米左右。

同时,地下车库的建设成本比地面住宅贵很多,地下需要挖土方,做支护,弄防水和排水。钢筋混凝土的用量远高于地面建筑。一般的中层住宅楼,地面住宅部分钢筋含量可能为50kg/平方,地下车库部分则可能超过120kg/平方。

一个二线城市的地下车库建安成本约为2800元/平方。

一般车位建安成本:2800元/平方×30平方=8.4万元。

这还没完,人防办还要求住宅小区建设“地下防空洞”。你在地下车库经常看到的哪些“非常厚重”的大门就属于“地下防空洞”的部分结构。战争发生后,小区的住户就可以躲进这些“地下防空洞”。由于地下车库的部分结构作为“地下防空洞”,小白估计增加成本300元/平方。而且人防办管理的“地下防空洞'部分不能销售,导致成本再增加300元/平方。

防空成本:600元/平方×30平方=1.8万

最后市政府还要求地产公司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地下车库成本又增加200元/平方。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成:200元/平方×30平方=0.6万

一般车位最终建安成本:8.4万+1.8万+0.6万=10.8万

4

考虑到地产公司的管理成本和必要的盈利需求,那些花十几万买下一个地下车位的住户并不亏。

那为什么现在许多人对于车位还有那么多怨言呢?

你可能“楚楚可怜”地说,以前不是有人3-5万就买个地下车位了么,现在怎么这么贵,好坑啊!

不要觉得“坑”,以前低价卖地下车位的地产商才是真正“被坑”,他们才应该“哭”。

因为政府逼着地产公司每拍得一块地就要按照“车位配比”建车位。那时车少,周边还有大片免费停车位,你们不爱买,地产公司只能“吐血大甩卖”。

当然咯,现在一线城市的开车族巴不得花十几万买个车位。不过,现在这种事情比较难了。一线城市城区房价5万元/平方米,你认为那个15平方的车位得多少钱呢?

二三线城市的开车族现在纠结于买不买车位,同时对XX和YY表示不满。

四五线城市的开车族继续享受着大量“免费”车位,然后对一线城市几十万一个车位的新闻感到惊奇,替他们一线城市的车友“难过”。

5

现在,小白给各位总结一下车位价格上涨规律。

1、当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低于一个城市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时,车位的需求不大,价格萎靡。

2、当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出一个城市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时,车位需求开始暴涨,同时车位价格开始上涨。

3、当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出一个城市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时,同时车位价格超出地下车位建安成本时(价格大约在15万左右),车位价格开始暴涨。

香港正是将车位的价格逻辑演绎得最为极致的城市,200-300万一个车位对于这个城市并不稀奇。对于香港而言,车位已经不是普通大众可以负担的“日常消费”品。只有富豪、金领、高级白领、还有古惑仔的各级头目才会在这座城市买车、买车位。

6

那“车位”困境怎么解?

小白建议四线城市以上的买车族,买车前就考虑好车位问题,最好车位和车子一起买。可能有人说,我车子才15万,车位就20万,有点“坑”啊!

小白只能说,现在你买得到,买得起就不错了。几年后,你的车子可能贬值得可以卖废铁了,你的车位却值几辆新车。

如果现在在一线城市有车,没车位怎么办?

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如果工作和生活需要,同时买不起车位,那就暂时蹭免费车位和租车位,有了大笔钱再买车位。不过,小白预期大部分一线城市中有车没车位的人士未来会因为高昂的”车位租金“放弃他们的座驾,然后“满心欢喜”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

用车成本高企,使得车子不再给予他们便利和身份,反而变成沉重负担。

7

如果,现在我手头有钱可不可以投资“车位”?

当然可以,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项目。不过,你不能将“车位”理解为“普通商品”。

你可能不会相信同一座城市的同一个区内不同房子的价格相差3-4倍,但是“车位”却可能。因为一个普遍开着100万以上豪车的小区可以负担价格百万以上的“车位”,而且他们还觉得一户两个车位太少了,他们多买几辆跑车都没地方放。这个时候车,位的有无成了关键,价格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开车15万家用轿车的白领却可能因为用车成本太高而卖掉车子,乘坐地铁上班。

嗯,上面的例子可能过于极端,但是能够说明问题。

车位投资的关键在于车位上面能停什么车,停大众高尔夫的车位值“大众”的价钱,停法拉利跑车的车位值“法拉利”的价钱。

投资车位关键因素:

1、车位的稀缺性

2、车主的经济负担能力

好了,小白洋洋洒洒地将车位问题讲完了。对于车位问题,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原创文章。欢迎关 注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财经文章,这里有最有用的理财知识。关 注小白,给你看得懂的财经解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