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上涨,这是闹哪般?

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上涨,这是闹哪般?
2017年03月21日 09:46 小白读财经

文/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

这几天小白闲着无事在银行附近转悠转悠,发现网点与往常不大一样,一改往日的“沉静”,室内一片喧闹之声,有的在听工作人员讲解,有的在看说明书,那场面好不热闹。小白上前一打听,发现当中不少人是前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

听介绍,近期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涨,让许多老客户按耐不住手脚。小白查看了一下数据,发现理财产品确实一周比一周收益率跳涨。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月24日,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平均收益率是4.15%,比上期上升0.04%;3月3日,平均收益率是4.20%,比上期上升0.05%;3月10日,平均收益率是4.22%,比上期上升0.02%。

根据了解,银行理财不少产品预期收益率都已经破5%,更吓人的是,某城商行发行的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竟然高达30%,虽然预期并不一定就能兑现,但起码可以看出其中的温度。

小白此前已经多次分析过,2017年实体经济极其困难,投资回报率极低,叠加上今年金融理财领域的全面监管,2017年很可能是投资难度最高的一年。

但为何银行理财产品却在这时翩翩起舞?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我们购买理财产品的钱具体花在哪里。因为银行只有把我们N个投资人的钱汇聚在一起,投资到其他渠道获得回报,最终才能体现在我们的收益率上(类似于基金)。

小白在前期的文章《银行理财高收益的“套路”就是它!》(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可查看)已经分析过,银行的投资情况如下:

1、债券(40.42%左右):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信用债(如企业债)等;

2、现金及银行存款(17.74%左右):比如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银行存款等;

3、非标准化债权资产(16.54%左右):所谓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粗略地说就是说不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买卖的债券,如信托投资。

可以看出,银行理财的钱主要投资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等三大块。在这里,小白需要指出的是:

1、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品种(一般一年以上),也就是说它的波动对短期的银行理财收益够不成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个可以暂时忽略。

2、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中信托投资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然而小白了解到近期信托投资的收益率并没有明显上升,收益率在7.5%左右。

这样可以我们就可以推导出排除了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这两个投资的影响,那么剩下的也只有现金及银行存款这项投资了,也就是说近期银行理财收益上涨是受现金及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上升所致(注意:银行理财(甲方)的钱也会投资银行存款(乙方),因为他们不同一个系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上升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给客户(银行理财)的存款利息增加→银行理财投资回报率上升。

资金成本增加原因一:短期利率升高(逆回购、MLF)

春节以后央行连续两次调高逆回购利率,最近一次在是3月16日,比如7天期的回购利率由原来的2.35%提高到2.45%。同时,上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比如6个月期MLF操作利率是3.05%。

所谓逆回购,简单地说就是央行发现他们的儿子(银行)需要用钱的时候,主动把钱借给银行,但是需要收一定的利息(利率),这个利率由央行来决定,利率越高银行的借钱成本就越高。而MLF(中期借贷便利),其实和逆回购差不多,只不过期限比较长,一般是3个月。

这两个利率的调高最后都会导致银行的借钱成本增加。

资金成本增加原因二:季度MPA考核

所谓MPA就是每季度末央妈都会安排他们的儿子(商业银行,如工、农、工、建、招等)进行一次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这些银行的是否达到规定指标(比如资本充足率、广义信贷、不良贷款率等),然后给他们打分:90分的为A等生,奖励;60-90分的是B等生,合格;60以下的不及格。对于优等生央妈会有特殊奖励,不及格的准没好果子吃。

所以每到季末为了应付考试,银行们一般都会把指标“修饰”得好看一些。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广义信贷”这个指标。广义信贷包括各项贷款、债券投资、银行购买基金等。说白了“广义信贷”就是银行向外“撒钱”,在没有到季末之前,银行一般都会拼命“撒钱”(因为可以赚钱),导致快到季末的时候超标,最后不得不急急忙忙地一部分钱收回来,这样季末的时候市场中的钱就少了,最后资金成本增加。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给客户(银行理财)的存款利息增加→银行理财投资回报率上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增加。

但是小白老实说,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主要是受到短期利率、季度MPA考核影响所致。可是对于长期,正如小白前期的文章《银行理财高收益的“套路”就是它!》(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可查看)说到的,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未来银行的刚性兑付将被打破(不能保证本金安全)、控制期限错配,如此一来银行理财收益必然很难持续上涨.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veekn365)原创文章。欢迎关 注交流!

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财经文章,这里有最有用的理财知识。关 注小白,给你看得懂的财经解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