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年底“股市地雷”来袭 茅台被控 解禁股发疯

警惕,年底“股市地雷”来袭 茅台被控 解禁股发疯
2017年11月19日 23:05 叶檀财经

文/赵十一

11月16日,上海银行开盘一字跌停,限售股解禁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前一天,上海银行发布公告,本次解禁的为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共计29.26亿股,按当天的收盘价算,市值高达500多亿元。

上海银行的表现放大了市场对解禁股的恐慌心理,虽然从三季报来看,基本面还不错。

股东惊慌失措。截止11月16日收盘,上海银行跌停板上还有130多万手的封单准备出逃,相信很多股民也会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踩到这颗雷。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未来这一个多月里,一大波“地雷”来袭!

数据显示,2017年,A股全解禁市值达到30,773.6亿元,较2016年增长27.26%。其中12月解禁市值为全年最高,超过3000亿,约占全年的13.5%。

从历史上数据看,解禁股风险性比较大。

今年5月11日,第一创业9.8亿股限售解禁,解禁市值占了当时流通市值的2.5倍。受此影响,第一创业连续三日一字跌停,直到5月19日才打开跌停板。好在第一创业股价在今年八月份有过一轮反弹,给了股民一个解套的机会。

无锡银行的股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今年9月25日,无锡银行6.07亿首发限售股正式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32.84%。受此冲击,当日股价跌停,之后一直延续下跌走势,11月17日差点创出新低。无锡银行的股民,估计现在百爪挠心。

限售股解禁、股东套现减持,是股东的两大地雷阵。

近年来,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行为愈演愈烈。监管层也是煞费苦心,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从“扩大适用范围、细化减持限制、增加防规避措施、强化信息披露”几个方面入手对以往制度进行了完善。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清仓式减持,套死股民一辈子的还有空子可钻。

以上海市场为例,新规规定: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美国法律规定,一年锁定期之后,每三个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数额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份的1%或四周内平均周交易量的较大者。

要知道,公开发行股份总数是小于总股本的,根据中国IPO制度,4亿股以下限售股规模更是首发流通股是3倍,4亿股以上是9倍,中国减持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股民一不小心就进入地雷阵。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应该如何规避解禁风险呢?有的地雷爆炸伤条腿,有的地雷爆炸是要人命的。

目前,限售股解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IPO限售股,主要是指发行前原有股东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长达三年。

二是定向增发股票,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限售期是36个月,其余的是12个月。

三是股权激励的股票,这是公司用来奖励给公司管理层或者员工的,限售期最短12个月。另外还有股改限售股就是人们说的“大小非解禁”以及股东追加承诺的限售股等等,这部分不太多。

从动机上说,IPO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较大,出于对控制权以及企业发展和市值管理的考虑,一般来说很少大幅卖出。对那些一心奔着套现根本不在乎控制权的,股民赶紧逃。

定向增发配售股到期解禁的诉求更为强烈,通常参与定增的这些机构,目的就是解禁后卖出,短线获利。例如将于明年1月23日解禁12.48亿股的顺丰控股,均为去年初顺丰控股借壳上市时定增股东,像这类股票就一定要小心。

从规模上来说,规模越大越可怕。

这次上海银行共有29.26亿股解禁上市,占总股本37.49%,并且其涉及的股东多达34649名。当前市场仍处于存量博弈,需求不变,供应大增,股价不跌才怪。

公司基本面好的,解禁不那么可怕。大股东不傻,公司经营好,股价低,他干嘛要大规模抛售手里的股票?只要大股东不断买入公司股票,大面上公司差不了。

原始股东一心想着落袋为安,这样的公司买不得。

典型的就是第一创业,上市后最高市值逼近1000亿,然而业绩很快下降,2017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68亿元,同比下降3.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31.31%,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0%,这样的业绩,还伴随大量解禁,泡沫的破裂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

年底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状态,靠茅台这几只大股一直拉着不是个事儿,叠加近期的解禁高峰,一有风吹草动市场人心惶惶。

那些大规模解禁的,大规模抛售的,赶紧,闪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