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

专访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
2016年12月05日 11:05 中访网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煤层气资源富集区,地质资源量约5510亿立方米。新能源品种齐全、资源禀赋总体较好,全省风能理论储量8835万千瓦;川西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荒漠化、半荒漠化等未利用土地可装机光伏发电4000万千瓦以上。

此外,还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地热能、铀矿资源等清洁能源有待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消费占有比例很大。2015年四川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40.7%,比全国高22.8个百分点。其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高于全国水平18个百分点;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7%,高于全国水平4.8个百分点;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41%,比全国水平低23.4个百分点。

据统计,在2015年中,四川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较2010年下降25.24%、6%左右,均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四川能源投资集团在能源开发利用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近日,记者专访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水力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2位;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全国第1位。四川盆地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居全国第3位,页岩气资源量、可开发量均居全国第1位。

四川的能源优势是水电。公司在此次能源转型中,做强电网、做大电源、做实燃气、开发新能源,用大手笔书写四川大能源。

四川能投仅有的现金资本金10亿, 发展大能源,必须“四两拔千斤” ,用少量的钱去撬动大能源。

公司大胆推行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是四川能投发展中的果敢一笔。

先期引入中国工商银行瑞信投资公司30亿元股本金,先行壮大集团总部资本实力。

旗下140家公司通过股权合作,吸纳61亿资本金投入能源产业。种种渠道的挖掘开设下,5年来四川能投引领500多亿元资金助推四川能源建设。

五年间,四川能投获取达900万千瓦的水电资源,农网市场拓展到29个县,主动进军分布式能源、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发电等领域,获取了近5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适时介入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领域,在气体能源的开发、输送、销售等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公司还组建了四川金鼎产融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实现总资产超131亿元。业务覆盖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保险代理、融资租赁、基金管理、(P2P)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推出P2P网贷平台“天府财富”,与20余家商业银行建立了全方位服务对接,创立出银企合作高效运行新模式,着力打造全牌照金融服务平台。

四川能投因此实现了从获取投资、提供服务的完美衔接,既有输入,也有输出,互促互进。

与中石化强强联手,共同组建四川省天然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连接省内主要经济带、将形成每年100亿方输气能力的天然气主干输气管网;先行尝试分布式能源,他们建成了全国首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川南、川东北、青川平武、凉山四地建成配电网。供电人口176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1.6%;水电风电共进,大中小型各类水电站174座,总装机(含权益装机)近900万千瓦,建成全省第一个高山风电场(凉山会东拉马、鲁南风电场)以及第一个农风光互补实验项目(盐边大面山一期风电场)。

在金融服务之余,四川能投还围绕社会所需,组建了四川能投新城投资有限公司,致力于旅游业、康养产业领域的发展。目前正在开展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九寨云顶、南坪古镇景区,松潘的七藏沟—红星岩景区,雅安—泸定的牛背山景区,凉山州全域旅游开发的前期工作等。

创新思维的驱动,使能投的产业布局紧跟行业、产业的主流趋势。

2013年, 在自贡成功地建成建立垃圾发电厂,四川能投的生物质能项目从此立足四川,布局全国,进入河南、广西、贵州多个省区。

2014年6月投产的高山风电场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盈利的先河。

2015年12月,与法国苏伊士合资开发的广安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式开工,不到三年,集团分布式能源储备52个项目,186万千瓦产能规模。

2015年接手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注资、安员、转能,发展精细化工、布局现代产业园,处置不良资产,四川化工得以重焕新生,川化集团首次承接的哈萨克斯坦项目点火成功,能投永鑫公司雪佛龙项目全年创收过亿元。

郭总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说,公司要以 “开发能源、服务社会、改善民生、推动发展” 作为企业使命, 采取传统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共进,金融、能源服务、新城镇建设齐抓,到2020年,四川能投力争进入中国企业前200强,培育电网、风电光伏、分布式能源、小微惠民金融、气体能源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

大手笔写就大文章。四川能投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积极应对现实、利用资源优势,多轮驱动,开发新能源,放宽眼界、高定位、长规划、大手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腾飞中把握住发展良机,谱写出四川能源发展的新篇章。(中访网资深记者 郭成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