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十面“霾”伏,汽车销量还走的动吗?

经历了十面“霾”伏,汽车销量还走的动吗?
2017年01月04日 18:53 金融之家

■ 文 | zora

目前为止,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被称为全球制造商的生命线。据统计,2015年,汽车销售公司在中国卖了2100万辆小轿车和轻型卡车,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阵地。然而,该市场的增长空间可能将被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消磨殆尽。冬季来临之后,来势汹汹的雾霾再次令汽车尾气成为众矢之的,雾霾不仅封堵了道路,还有可能“封堵”住汽车的销量。

今年元旦前夕,陪中国人民一起跨年的是一场尺度爆表的“超级雾霾”。2017年的第一天,非常浓密的雾霾覆盖了中国的北方地区。一些飞往北京的航班被迫取消,交通事故的频发令道路遭封堵,北京的高速公路俨然一个大型的停车场。这给选择在元旦小长假出行的人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对雾霾口诛笔伐接踵而来,人们不禁产生疑问,雾霾到底该如何治理,谁才应该对雾霾的产生负责?

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燃煤、工厂污染以及成千上万在城市里奔跑的汽车。

在前一段时间雾霾饱受诟病的时候,有人在网上发布文章为汽车尾气“洗白”,声称汽车尾气比空气更加纯正,不是造成雾霾的元凶。然而,近期环保局就对此做了辟谣,称汽车尾气既是产生PM2.5的“原材料”,也是 “催化剂”。

中国的雾霾中,既有大量来自于煤炭消费的硫化物,也有大量来自于汽油消费的氮氧化物。在北京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是31.1%,在非采暖季要占到40%。二次转化生成的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累计占PM2.5的70%。因此,汽车行业不可能在这场“雾霾审判”中全身而退。

针对这种形势,“逢雾霾,必限号”已经演变为大城市治理雾霾的一种逻辑。在雾霾严重时限制汽车的出行是政府处理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而这种限制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在国内的销售量。对于雾霾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彭博社在三年前(2014年1月)就对此有所报道:

中国主要的汽车协会预测,随着防污染的紧缩活动的蔓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今年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中国在2013年成为了第一个国内年销售量超过2000万辆的国家,由政府支持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继去年14%的增长之后,今年交付量的增长率将下降至10%。

尽管中国的机动化有利于国外汽车制造商的发展——2013年所有大型生产商都在中国这一市场取得了记录性的销售成绩——但随着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将道路变成了停车场,政府的介入无疑会对这一市场施加压力。

对汽车销量造成威胁的另一个问题是雾霾警报持续时间的延长。

最近一次红色预警就持续了好几天。据FT中文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PM2.5空气质量指数高于200的严重时间比去年减少近100小时,但今年受到相对较轻的空气污染时间比去年增加了近300小时,相当于至少多了12天。尽管今年北京PM2.5空气质量指数峰值未突破500、低于去年第二次红色预警的最高点508,但“超标”的持续时间比去年两次红色预警期间都来得长。换句话说,看起来北京重度空污有所缓解,但居民受到雾霾影响的总体时数实则上升。

如果雾霾治理成果并没有政府所宣称的那样显著,那么外界对汽车作为污染源的警惕就不会轻易放松,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还要继续面临着空气污染带来的挑战。

世界上所有全球化的汽车生产公司都需要在中国市场维持他们的收入增长以及他们的大多数利润。外媒报道,如果市场市场因此受到冲击,那么在美国的众多制造商中,首先遇到麻烦的将会是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现在看来,曾经为世界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希望的中国,已经成为了该行业最大的风险之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