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梦破灭,华赢凯来兑付的“优质资产”开始拆除!

巴铁梦破灭,华赢凯来兑付的“优质资产”开始拆除!
2017年06月22日 15:45 金融之家

金融之家6月22日讯,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空中巴士”终于行驶到了路的尽头。

据中新社报道,从昨日(6月21日)开始,北戴河区的工人们已经开始拆除巴铁试验线了,北戴河官方声明,将在月底前将其拆除以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该项目从首次亮相到被抛弃历时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巴铁只试运行了一次就彻底幻灭了。已经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发商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合同将于7月到期,而合同的续签已经被驳回,这款巨大的“汽车”就要被搬到附近的停车场来“处理后事了”。

去年8月份,这款被大肆宣传的车辆在其300米的测试轨道上进行了试运行。尽管被誉为“公共交通的未来”和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但巴铁试验过程一直以来都处在争议当中。

一方面是该项目的可行性受到质疑。在一篇社论中,《环球时报》对这个项目进行了猛烈抨击,称该项目“被困在一个没有真正突破的概念中”,并且没有考虑到实际的交通问题。专业人士认为,巴铁在行驶过程将遇到转弯的难题,而开车的人也可能会面临有限的道路视觉带来的风险。此外,巴铁更适宜在宽阔笔直的道路上行驶。对道路蜿蜒曲折而又交通堵塞的大城市来说,这样的道路显然供应不足。

另一方面,巴铁的开发商——P2P平台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直以来被外界认为是借“巴铁基金”集资诈骗的不良平台。这也让巴铁项目建设的真实目的受到质疑。

巴铁在北戴河区启动综合试验的第二天,外界舆论就由一开始的“喜闻乐见、拍手叫好”转变成了不可行、不靠谱”,甚至还有媒体爆出了“理财骗局”的“深扒内幕”。

2015年11月,改名为白丹青的白志明从巴铁发明人宋有洲手中买断了巴铁项目。1个月后,白丹青注册成立了巴铁的项目公司——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开始在微博上自称为“巴铁之父”。不久后即推出了"巴铁基金"项目,要求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在12%以上。

与此同时,白丹青还是P2P平台华赢凯来的控制人,作为巴铁项目的运作方,华赢凯来一直在吸纳投资人的存款,并承诺回以高额利息,但资金链风险很高。因此巴铁项目被质疑是打着PPP项目旗号的P2P融资,甚至被质疑为下一个e租宝。

巴铁项目的热度还未散尽,华赢凯来便遭遇了兑付危机。2016年9月15日,华赢凯来发布公告称,禁止2016年9月16—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一切赎回申请。9月16日,华赢凯来发布公告称到期产品最长3个月内兑付。

2017年5月20日,欠债50亿元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华赢凯来公布了最新公告,这也是自去年8月份发生兑付危机以来,华赢集团首次发布具体兑付方案,然而让投资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竟只兑付1%。据称华赢集团及其子公司待兑付金额高达48.86亿元,涉及投资人数或达4万名。

根据董事长白志明的解释,华赢凯来的资金周转已经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前期部分客户提前赎回,华赢凯来动用公司流动资金及风险储备金回购客户债权,导致流动资金大量损耗;另一方面是去年出借的一笔项目款未能正常返还。然而,巴铁项目仍被视为最重要的偿还债务的"优质资产"。兑付方案中称:"巴铁项目的运作事项一直没有停滞,时机一旦成熟,其收益可完全覆盖债务。"

如果说,在巴铁实验线拆除之前,投资者对仅投入3.5亿元的巴铁项目是否能实现超过10倍的回报还心存怀疑,那么此时此刻,投资者们应该不会抱有任何希望了。

其实,巴铁在试运营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起色。今年2月份媒体去实地考察时发现,试验车身已积满厚厚的灰,坐落于公路上的轨道也布满锈迹。

有巴铁内部研发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白丹青一直在忽悠地方政府。他以造巴铁为幌子,其实是想打着巴铁的旗号,以搞区域发展的名义去二线城市圈地。做房地产才是他的老本行和最终目的。“东西还没做出来,他就在外面胡吹乱擂,因为他根本不在乎研发上面的事,钱也都没有花在刀刃上。”

此前,白志明称华赢集团与巴铁公司为两家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有限公司,华赢集团是以独立投资人身份投资该项目。尽管该说辞令人难以信服,但成功试运行的巴铁项目毕竟让投资者存留了一丝丝希望。而巴铁项目被彻底废弃之后,华赢凯来欺骗投资者融资的罪名似乎更加坐实了。

如今看来,对投资华赢凯来的48亿的4万名投资者来说,兑付希望更加渺茫了。

金融之家(ID:jrzjcom) 互联网金融媒体平台,专注报道互金行业事件动态,挖掘有价值的商业标的,深度追踪行业秘闻,揭露爆料平台问题。喜欢请添加金融之家,获得最快的行业资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