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贷为名行首付贷之实 北京将严打房贷市场

以消费贷为名行首付贷之实 北京将严打房贷市场
2017年09月07日 18:15 金融之家

本文首发于金融之家

微信号:jrzjcom

文|未澜

近日,据央视消息,北京银监局联合央行营业管理部发文称,要求北京市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新增总额已远超去年全年,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就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增加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总额才8305亿元。消费贷款的突然加速,存在许多值得推敲和质疑的地方。

其实在房贷领域,首付贷”“假按揭”“假流水”并不新鲜,虽然不符合我国信贷政策,甚至违法,但“灰色信贷”却一直屡禁不止。而对于今年如此超额的贷款资金去向,这里面有没有大量消费贷款转道房地产市场,扮演住房贷款的角色,也值得深究。

何为"首付贷"?就是指在购房者首付款不足的情况下,地产中介、开发商或其他第三方金融平台为了让购房者快速入市,为其提供的用于解决首付资金的贷款途径。北京某房产中介有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客户首付差一些,其可以提供垫资或者首付贷。如首套房需要垫资100万元左右,可以做信用贷款,并建议客户考虑分别和四家银行申请四笔信用贷,每笔不超过30万元,贷款时限最长五年,利息在5.5%左右,此外,每笔贷款还需缴纳5000元手续费给与中介合作的 “担保公司”。而在几笔信用贷款同时申请时,只要不向银行提买房、付首询问等资金用途即可。

加之现在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装修贷,也就是俗称的消费贷,一般可以贷款20万元上下。但此类资金也最终很可能会被贷款申请者违规用作买新房,这样就放开了一个口子,信用卡透支等也是有类似的逻辑。

由于首付贷多为信用贷款,且利息高、期限短,如果购房者靠信用贷款解决首付款,无疑会增加自己的购房成本。而且使用首付贷的购房者往往经济实力不强,一旦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最终把风险全部转嫁给银行。而个人消费贷款上演‘乾坤大挪移’,违规进入楼市的现象频繁出现,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银行贷前、贷中和贷后审查不严的问题。

对于首付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曾分析指出,“首付贷帮购房者放大了杠杆,容易导致投机,在风险控制方面埋下了隐患。人为放大了不合理的需求,很可能形成房地产局部泡沫。”

一直以来,我国房贷审核标准过于宽松,近年来,虽然监管部门对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现象屡开罚单,但仍无法完全杜绝这类现象。“首付贷”之类灰色信贷由于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一直难以遏制。高房价剥夺了中低收入者的对住的需求,严重碾轧了其他民生改善及消费能力,侵蚀了广大民众的“获得感”;“脱实向虚”挤压了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导致金融风险。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因银行持续收缩房贷,这类现象更是猖獗。

下一阶段,北京银监局表示,将根据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自查情况,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理。而后续其他一二线城市的商业银行预计也会积极推广和进行规范,采取比较严厉的做法,进而打击各类违规购房和炒房的行为。

最后一句:房贷市场或将迎来一场“小清洗”,那些“假个贷,真房贷”的外衣也要面临被监管层扒下去的下场了。

是时候 

商务合作及授权转载 请添加微信号 fairy-71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