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危机迫近,经济会崩溃吗?

劳动力危机迫近,经济会崩溃吗?
2016年07月13日 10:50 财金阅读

随着适龄劳动力人口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需求不足的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近日召开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社科院人口学者郑真真的发言引发了这场讨论。她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减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亿人。无独有偶,在其他国家的学者看来,中国的人口也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口和统计学者黄文政称,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很难维持到10亿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到2100年也难以超过8亿,更大可能是低至6亿。而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曾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

面对种种危言耸听的言论,不得不思考: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是否不得不面对一场人口危机,而在劳动力人口下降,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经济的拐点是否如某些学者预测的那样因为人口危机的出现而不可避免?

关于中国“人口红利”即将耗尽的各种预测近几年非常之多,给人一种人口结构失调的困境已经到来的错觉,此外,劳动力人口数量也被直接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等同起来。按照此逻辑,随着适龄劳动力人口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需求不足的现象将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我们在得出结论前应该三思,直接把“劳动力数量”和“经济增长”两者等同起来,真的符合客观事实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一方面,充足的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将两者用简单的因果关系等同起来,显然是不足够客观的。

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在林毅夫等人编写的《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里,在谈到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时,作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一方面在于把数量庞大的农业劳动人口有效地转化为了工业劳动人口,也就是第二产业。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于市场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超过以往几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使得经济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最终带来了中国内地多年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换句话说,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而不是传统观点上所谓的“人口红利”和低劳动成本等因素造成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如果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看,那么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根据统计,1978 年至 2011 年,中国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0.16万元跃升至2万元,增长了约12倍。可见,虽然这期间中国发展中城市化与农民进城务工的规模史无前例,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彰显的“效率红利”才是真正让中国走上经济高速增长通道的因素。这个速度,是要大大高于西方同时期的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劳动生产率三十年来不断提高的现实,使得农民有能力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从而产生了大规模的工业人口流动。通过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的转移,以及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全面推高中国劳动生产率。

假如没有制度性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对于第二产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那么单位劳动生产率必然是长期处于低下的水平。完全可以想象,无论中国拥有再多的适龄劳动力,只要单位劳动生产率没有改善,那么任何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速增长都是不现实的幻想。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在改革开放后成为现实,让人们在吃饱饭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口转移和产业结构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型。这是前三十年我们的成功经验,但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彻底的误读或者说快要忘记自己当初的成功经验。

当我们今天再次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候,和当年一样,必须考虑劳动生产率是否有充分提高这一因素。而实际上,近五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愈加依赖投资增长。2009至今的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比重平均接近50%,明显高于经济危机发生以前的均值40%左右。换句话说,经济增长愈加依靠投资拉动,而不是单位劳动身产率的提高。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与GDP的走势相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这些年不升反降。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08年的3.2个百分点降至两年前的1.1个百分点,并且这两年下降趋势依旧。社会投资回报率,受此影响也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表面上,我们看到由于劳动力供给的短缺,直接抬升了企业的人力成本,由此不断侵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使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渣打银行在2015年开展的珠三角制造企业调研报告显示,他们所调研的30%到40%的受访企业反馈称计划将工厂迁至内陆城市或迁离中国内地,以应对工人工资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局面。越南和柬埔寨是境外建厂首选的两个目的地,其次是印尼、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地。

但实际上,我们应该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的问题在于在劳动生产率没有提升的情况下,人力成本却在飙升。而众所周知,控制成本的上升非常困难,尤其在中国前些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严酷的营商环境下,人力成本的上涨几乎是不可能控制的。

据统计,中国一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工人的1/18,大致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水平相同。也就是说,18个中国工人一起劳动才能完成一个美国工人的工作。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吗?假设我们能把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哪怕仅仅提高到美国的一半,那就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现在劳动力一半的人数就可以创造与今天相等同的财富。所以,劳动力数量减少与否并不对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相反,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劳动力数量理应减少,离开传统行业的大量劳动人口可以寻求新的知识技能,在新的产业就业,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本文由孙骁骥授权投稿给财金阅读发表,并经财金阅读编辑。文章为孙骁骥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