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洋半土说“假账”

半洋半土说“假账”
2016年07月22日 10:35 财金阅读

文丨槿思成

朱总理说:不要做假账。

让我们开启时光机,回到2002年,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隆重开幕。朱总理在谈到中国会计业时,强调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时光荏苒,我也不知道现在的财务环境比之当年有多少的进步,又或者是退步几何,以自己初出茅庐的经验,无能力断言,也不敢推测。

“不做假账”这个四个大字,是一种寄语,是一种希望,更像是一把利刃。

一、何为做假账?

什么是账?

账,我的理解就是账簿, 是由具有一定格式而又互相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以全面、系统、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也是保存会计资料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是会计信息的容器,也可以是会计信息的成果。

什么是做账?

做账,是指会计进行帐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根据真是的经济业务,用核算的会计语言,在账簿中有条理的记录。

将真实业务记录在容器的过程,并因此精简的展现方式(会计报表)。

什么是做假账?

做假账,顾名思义,就是假的账簿,是满纸荒唐言,是明知虚假的,不真实的经济业务,却堂而皇之的记录在账簿中,有意识的去欺骗,误导账簿信息的使用人。

二、谁做账?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它存在目的: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具体表现在: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监督的对象: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

那是不是证明,我们大会计们,牛逼的不要不要的,又能记录,还可以监督,玩的都是高逼格的,难以理解的准则,很难摸清基本原理是什么的税法规则。貌似所有人都要看我们脸色,殊不知,我们需要看的脸色,就像川剧般,说变就变。

三、做账有何用?

已经知道会计的基本定义的主要方面,知道会计是做什么的,那我们又要继续明确,会计做出来的东西是给谁看的,这个才是会计真正存在的目的,没有这个,就没有这个行业。

经典的会计理论下的使用者:投资者(股东)/ 债权人 / 经营者 / 政府相关部门。

那么我们逐一来分析:

投资者,他们看财务信息,是要判断这个企业是不是可以投资,别傻不拉几的把钱扔河里,还没有扑通的一声。

股东,他们看财务信息,是希望知道赚多少钱,那些事盈利点,我付出了多少成本,他们可不是慈善家,无欲无求。

债权人,他们看财务信息,是要判断自己的钱可不可以收的回来,别亏到姥姥家去了,还不知道。

经营者,他们看财务信息,要判断财务信息是不是可以支持财务决策,最少最少,知道赚了多少,亏了多少,能不能完成老板的指标,可不能两眼一抹黑,全凭感觉吃饭,脑袋提在裤腰上,没有安全感。

政府有关部门,他们看财务信息用处也不少。统计局的要保持物价指数等稳定,税务局的要完成任务是基础,否则挖地三尺,证监会的要保证上台展示的牛,可不是外强中干的,是一头强壮的牛。。。。。。

四、存在会计做假账的缘由是啥?

借用本山大叔小品中的一句台词:“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会计做假账不是没有原因的?”

国企与外企

之前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税务局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比较放心,觉得他们注水比较少?

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个判断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出资人的差异(老板)来说。

市场经济,就是追逐利益的战场。。。

国家作为出资人,这个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出资人缺失,大家赚的钱都是国家的,税收考虑只是左口袋,入右口袋,没有必要;外资(不是假外资)作为出资人,外方股东相对而言比较具有商业道德,他们同样会节约税收,但更多也是从正当的渠道入手,还有一点,老板是歪果仁,咋央央天朝的子民,或许配合意愿也不强。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对最基本的生存有着必然的需求,那么作为社会人,工资(钱)就是他生存下去的必然需要,就像说这个世界都存在背叛,只是要看背叛的价码多少的说辞一般,会计道德和需求相冲突时,因为违背会计道德,带来的处罚无法覆盖大家对于需要的渴求时,违背会计道德是必然的选择。——这个是为了试着解释,可以违背会计道德的原因。

民企

那么我们就从泛滥的民营企业入手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存在做假账的原因。

创业的初期:

本来企业规模就不大,盈利能力不强,如果老老实实交交税(税负真的不低,拔鹅毛,鹅也不是呆头鹅),规规矩矩照章办事,那很多都可能被扼杀在摇篮中。

如果税局(政府有关部门)有查账征收的要求,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出现了促成存在做假账的第一个因素——那就是减少税费的需要。

此时:一般情况下,内部简单流水数据估计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财务数据,更多就是为了少交税。。。。。

企业的发展期:

当企业进入发展期,他可能就会对资金有需要去钱庄转转(银行借款,更多是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纵使如何高喊口号,很难有本质改变),那么我们假设,这个口号真正落实。此时企业就有融资的需要,钱庄(债权人)风控一环,肯定要看财务报表。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出现了促成存在做假账的第二个因素——那就是融资的需要。

此时,一般情况下,企业可能真的存在两套数据,那么内部数据方面,要求会逐步提高,应该财务对于管理的支持和需要会逐步提高。

企业开始进入、或者完全进入成熟期:

这个时候就可能有别的人想一起来养猪(投资人)、可能要想去集市秤称重(资本市场投资者集中营、看得见的手政府有关部门)、要聘请军师挂帅(经营者)搞搞先进理念、树大招风,成为保护费重点关注对象。。。。

那么综合上面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出现了促成存在做假账的第三个因素——那就是招蜂引蝶的需要、以及第四个因素——那就是不折手段达到目标的需要 。

此时,①一般企业下,企业要开始逐步将财务数据和内部数据统一,如果要去资本市场,税务成本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并账也是急需处理的问题;②从管理角度来看,财务内外账真正统一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企业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集团化,一套要整清楚也不容易,还搞好几套,并且财务对于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有了很重要的作用;③再而言之,树大招风,关系维护成本逐步提高,隐藏手段也要提升,定时炸弹,危机重重;④纵然要减少税收成本也可以开始提高使用技术的程度占比,逐步减低关系维护的占比,因为技术没有,可以花钱买(这个时候小钱还是有的),有的是人削减脑袋等着被召唤;⑤盈余管理就会出现,这个不是假,而是适用不违规,或者可以解释的方式,去打扮企业,会计本来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凉;⑥如果这个时候还存在假账,那么他的隐藏程度,精密程度就比较高了,可以接触到的人,级别就非常高了,非一般人知晓,最容易被爆出,就是利益相关者分配不均,内部矛盾引起。

一个神圣的职业华丽丽的出现了——那就是审计师。他需要出审计报告,尽调报告。。。。巴拉巴拉。。。。就像照妖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是这个道是魔付费的……这个照妖镜经常不灵,为啥不太灵,多方面原因,那就不是本次讨论的了。

洋洋洒洒又是几千字的文字,写了4个小时,思考了一个星期,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雾里看花,管中窥豹。。。。不过是为了抓住思索的火花,以此成文罢了。

本文由作者授权投稿给财金阅读发表,并经财金阅读编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