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房的华为为何能独步天下

不涉房的华为为何能独步天下
2016年07月25日 10:42 财金阅读

文丨谭浩俊

任正非并没有在企业提出“工匠精神”的口号,却在实实在在地书写“工匠精神”,凝练“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占领一个又一个行业制高点。

一向低调的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华为从未炒过股票,没有做过房地产这些东西。就是在“我们这么努力,比不上一个房地产公司”的情况下,他们也坚持认为,如果“上帝先让我们死,就有点不公平”的目标。于是,华为不仅成为国内企业的领袖,也在国外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华为在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爆发期。也就是说,凡是那个时期进入到房地产市场的,大多获得了远高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手中有钱的,迅速加入了房地产大军,没有钱而想有钱的,也加入到了这个大军。能够坚守在实体经济领域、且没有动摇过、没有分神过的企业与投资者,就显得极其珍贵。

事实也是如此,不仅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纷纷加入到了房地产大军之中,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特别是中央企业,也都成为了这个大军中的一员。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央企涉房企业就近80家,超过国资委监管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以至于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时,国资委不得不对央企涉房问题做出专门部署,下达了“退房令”。

正是因为涉房企业越来越多,涉房后又大多获得了远高于实体产业的利润。因此,资本撤离实体经济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象华为这样坚守在实体经济战场的企业则越来越少。即便坚守,大多也是抱怨声越来越大,忍耐心越来越差。特别在投资、创新方面,很多企业基本失去了动力,形成人在心不在、企在神不在的格局。最终的结局,就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绝大多数实体企业都陷入了严重困境,能够象华为这样逆势而上、顶风前行的企业,已经屈指可数。

就一个企业来说,在房地产业有着比其他行业更高利润的情况下,转身房地产市场,本身并不值得质疑。资本是逐利的,这是老祖宗早就下的结论。但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如果资本都大量涌向房地产市场,而将实体经济边缘化、空心化,就不是一件好事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华为能够坚守制造业,就弥作珍贵。

很显然,任正非的“保守”,铸就了华为的辉煌。如果说三十年前,在中国尚没有其他行业可以动摇制造业地位,资本大多集中于制造业的情况下,判断企业家“保守“与否的标准,主要可能就在于有没有改革精神、有没有市场意识、有没有负债投入等方面的意识了。因此,步鑫生等才会成为时代符号,成为标签式人物。但是,当市场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他行业以比制造业更具挑战性和逐利性的速度形成,并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极大吸引力的情况下,判断企业家“保守”与否的标准,可能就要转向对制造业的坚守力和对利益的忍耐力了。此刻的企业和投资者,如果没有一点“保守”思想和淡薄免得意识,可能就很难再在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坚守。任正非不是唯一的“保守”者,但绝对是最坚定的“保守”者之一,是寄托中国制造业希望的守望者之一。

想一想,一个偌大的华为,一个有着比北大、清华两所中国最优秀大学加起来的专利还要多的企业,利润也比不上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且不是最大的开发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有几个能够经受住这样的诱惑,有几个还能在制造业坚守。大批央企进入到房地产行业,不是最好的例证吗?正是任正非这种近乎于“傻”的“保守”,才使得华为成为实体经济领域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一颗令国外同行夜不能寐的明星。而这样的明星,显然是开发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的。纵然开发企业赚的钱再多,也动摇不了华为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而任正非的“专注”,则铸造了华为的“工匠精神”。眼下,全国上下都在谈论“工匠精神”。但是,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可能多数企业、多数人没有真正理解。任正非并没有在企业提出“工匠精神”的口号,却在实实在在地书写“工匠精神”,凝练“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占领一个又一个行业制高点。

任正非表示,他们公司楼下有个交易所,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也就是说,不管外面有多少诱惑,华为就是一条道走到底,走向别人只能望其项背的高度。如此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有攻不破的堡垒,也不可能不高人一头。那么,房地产等晓得行业,就不可能对其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当涉房企业在为房地产市场库存过多而烦恼的时候,华为则继续专注于他们自己的事业,专注于让国外同类企业惶恐不安。

没有涉足房地产,对任正非和他的华为来说,可能失去了一些,甚至可以说失去了不少。但是,失去的是过去,得到的却是未来。一个谁都能去加入,且都能够获得巨额利益的行业,决不是一个具有多少技术含量的行业。反之,能够让绝大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的行业,则是一个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感的行业,是更加令人尊敬的行业。

任正非认为,泡沫经济对中国是一个摧毁,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科研。点中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要害,也击中了中国经济目前的软肋。当房地产等行业能够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时,说明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已经很严重。如果再不将泡沫挤掉,而是任凭其自身爆发,风险将相当大。

中国的企业,显然不能只会对着中国的消费者赚钱,对着中国的市场赚取暴利。华为没有象开发企业那样获得过暴利,但却能够不断地从外国人手中赚取“小钱”,赚得让外国同类企业心惊肉跳,这才叫真正的本领。只会与民争利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的。

纵观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还能生存并有小钱可赚的企业,多数都是华为这样鲜有暴利甚至从未有过暴利的企业。相反,那些曾经暴利天下的行业或企业,如今都过得很苟且,有的则干脆倒下了。原因就在于,在市场经济下,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永远保持暴利。细水长流,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政府来说,能否有真正的实体经济理念,就看重视象房地产那样的泡沫行业还是华为这样的实体行业了。

 本文由作者授权投稿给财金阅读发表,并经财金阅读编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