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2017年1-2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

重磅 | 2017年1-2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
2017年02月28日 17:10 亿翰智库

1-2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金额TOP200

备注:

1、时间:为2017年度,截止到2月28日;

2、企业: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3、物业属性:以住宅为主的可售型物业;

4、数据来源:亿翰智库、各企业公报等;

5、本榜单为亿翰智库根据各方公开数据专业估算所得。

1-2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面积TOP200

备注:

1、时间:为2017年度,截止到2月28日;

2、企业: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3、物业属性:以住宅为主的可售型物业;

4、数据来源:亿翰智库、各企业公报等;

5、本榜单为亿翰智库根据各方公开数据专业估算所得。

榜 单 解 读

观点一:

各梯队门槛值持续上升,TOP10表现尤为明显

2017年房地产市场走向众说纷纭,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型房企必将“越跑越快”,规模较小的房企生存压力不断增大,更多的市场份额被大型房企“占领”。2017年1-2月累计销售额TOP10门槛值快速上升,同比增长133%,同时TOP10房企总销售额占TOP100总销售额的47%,较去年同期上升4百分点。

同时,从各梯队门槛值及同比增速来看,2017年1-2月TOP10与TOP100门槛值的差距快速扩大,规模越大成长越快。行业进入资源主导阶段,规模型房企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优势资源不断向大型房企倾斜,小型房企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行业集中度将持续上升。作为2016年的黑马,鲁能3年8倍的成长一骑绝尘,现已跃升TOP10梯队。2017年可能是房企的最后一次机会,若再不抓住这波行情扩大规模,势必被淘汰。

表:各梯队门槛值变化(单位:亿元)

观点二:

状元轮流做,今年到谁家?

2017年开始,恒万碧榜首之争已经拉开序幕,三家行业巨头各具优势,行业风云变幻,谁将争得榜首?

表:恒万碧2015年-2016年销售业绩表现(单位:亿元)

注:碧桂园与万科销售目标为预估

一.  碧桂园能否延续榜首?

2016年碧桂园销售规模突破3000亿元,赢在企业对于战略的前瞻性把握,主要从五大路径开始着手,分别为货量保证、安全边际、路线规划、机制支持和产品配置。

1、货量保证:2015年末积攒约1.1亿方土储,为2016年业绩爆发提供强力保障。2016年,碧桂园继续加大货量储备,并通过海外项目扩大优势。

图:2011-2016H1新增土地储备与年度土地储备总量

2、安全边际:公司与平安人寿(中国平安附属公司)订立协议,平安人寿同意认购22.36亿股新股份,占股份总发行后总股本的9.9%。碧桂园引入平安作为二股东,不仅拓宽融资渠道,更确保资金链的安全。

3、路线规划:碧桂园坚持以“一线等机会、二线积极进、三四线不减少”的拿地策略。2017年三四线城市的回暖,碧桂园优势凸显。

4、机制支持:碧桂园坚持建立内部利益一体化机制,已卓有成效。机制将员工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极大的增强了企业的爆发力。

5、产品配置:碧桂园推出三四线城市“劳斯莱斯”产品线,完美的迎合了三四线城市改善型需求。

二.  恒大能否成功卫冕?

从2010年至2016年国庆调控政策的出台,恒大总能在关键节点上进行准备的策略判断,主要体现在营销端和投资端。

1、营销端:2011年“国八条”前提出“去库存战略”;2015年“3·30”新政前提出“无理由退房”;2016年国庆政策打压前,推出“全国82折”。

2、投资端:2013年初提出“回归一二线城市”战略,优化城市布局;2015年5月,提出“48天上马100个项目”,抄底土地市场,并在2015年集中性收购港资和内地房企多个短期内可直接变现项目,增加货币储备。

图:201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周期走势

三.  万科能否强势回归?

2016年,万科股权之争,管理层动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万科在榜首之争中败给恒大。2017年,万科管理层之争已经趋于稳定,能否凭借稳健的风格强势回归也是本年度一大看点。

观点三:

新力、祥生、中梁、中南等区域型房企强势崛起

2016年,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一年,部分老牌房企落寞,新秀势力崛起,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百强出现更替。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火热,区域型房企受益明显。最典型的就是新力置地、祥生地产、中梁地产和中南建设等区域型房企,这些企业均深耕核心经济区域城市。2017年1-2月,中梁地产和中南建设销售业绩同比均在200%以上。

表:区域型企业销售业绩(亿元)表现及同比

观点四:

千亿规模将是企业运营能否穿越行业周期的基本要求

房地产行业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之一,前期需求的持续释放会提前消耗后期的需求。企业只有在自身实力过硬的情况下,才能在行业环境变化时始終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拥有跨周期的能力。房企在销售业绩达到1000亿以后,单月销售业绩波动相对趋于稳定。

图:房企单月销售业绩(亿元)

注:2016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2016年1-2月累计销售金额的均值

观点五:

“百亿城市”个数已成衡量房企业绩持续性的根本标准

“百亿城市”的规模将决定企业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当企业拥有“百亿城市”以后,企业在这部分城市的后续开发将更具竞争力——城市开发经验加深、品牌影响力加大,未来在这个城市也将更加具有主动权,业绩规模提升更具空间。

2016年成功进阶国企前五的鲁能集团其地产业务已形成京津冀、济青、川渝、海南、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营销战略布局,其热点城市深耕能力尤其卓越。2016年北京、济南、重庆三家城市公司及海南区域公司实现年度销售额破百亿,为鲁能贡献了年内过半销售额。同样TOP20房企,都在区域深耕的路上越走越远,那些拥有多个“百亿城市”的房企未来可持续发展更有底气。

表:“百亿城市”房企列表

亿翰股份

中国房地产战略服务领域领导者,专注于为房企提供发展战略、运营策略顾问服务,已成为60%以上百强房企的顾问伙伴。

在行业多变时代,企业咨询模式转型之秋,亿翰股份始终坚持以企业研究为抓手,专注于行业发展周期、企业运营模型和城市投资风险的研究探索,以求为房企在快速扩展、价值提升的道路上尽一份绵薄之力。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联系方式,进入年度测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