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600亿!揭秘中梁地产四门内功兼修后的价值爆发

冲刺600亿!揭秘中梁地产四门内功兼修后的价值爆发
2017年06月28日 18:10 亿翰智库

2016年,中梁地产业绩增长率101%,实现了从百亿房企向300亿房企的跨越;同时2016年作为中梁地产的品牌元年,启动了全新的品牌定位“价值地产创造者”,独创“价值”标签,围绕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等六大受众,全方位强化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在2016价值提升的基础上,中梁地产在2017年再次提出了“保500冲600”的销售目标,爆发即在眼前。

数据来源:亿翰追库

纵观2017年1-5月房企销售数据及同比去年数据,前30强仍在奔跑,其中已完成61%全年目标的中梁地产表现格外抢眼。

1、从增速上看,TOP30房企仍在奔跑,中梁地产速度最快,增幅2倍

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跌宕起伏,“高热”和“高压”并存,“高规模”和“高成本”并存,“高预期”和“高风险”并存。从企业的业绩表现来看,2017年1-5月TOP30房企总销售金额达到18997.7亿元,类同于销售了全国37%的房企,其中仅中梁实现了业绩翻倍,增幅达到200%以上,增速位居TOP30之首,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黑马。

图:中梁地产近年来销售额情况

2、从排位上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梁地产提升最高,同比排名飙升31位

2017年1-5月TOP30榜单已经明确,前5名正式进入千亿时代,而后10名还在激烈角逐。从排名变化上来看,中梁地产不仅是TOP30里名次上升最快的企业,也是年内行业“跨步”最大的企业。2017年1-5月,中梁地产全年销售额为305.3亿元,行业排名第23名。

在未来的房地产发展中,行业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企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企业的运营中,要时刻借鉴同行,参考标杆,审视自身,积极探索,方能做到持续快速发展。

亿翰通过对前30强房企发展动态的观察,发现中梁地产速成长得益于以下几个维度的建设。

四门内功兼修,促成跨越发展

一、战略布局沉而不僵:逆势拿地,避开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深耕三四线机会型城市

2016年底以来,宏观政策愈加强调防风险,一方面,重在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体系运转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定向支持与城市间的差异化政策,将资金导向三四线城市,化解楼市库存问题。

在众房企深挖一二线城市大势之下,土地竞争激烈,僧多粥少,中梁转而求其次,挖掘机会型的三四线城市。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一整套非常有适应性、针对性的操作模式。加上去年一二线城市加紧调控,三四线市场整体升温利好,使得深耕这些区域的中梁收获颇丰。同时,多地项目热销和及时回款,充沛现金流给中梁拿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7年截至五月底中梁已拿下近50幅地块,拿地金额超160亿元。

二、开发运营快而不滥:“456+321”运作模式实现快速周转,产品标准化体系保障品质

近几年,三、四线城市被视为楼市库存重灾区,许多房企在这里折戟,然而中梁地产集团却游刃有余,热销楼盘不断。

小步快跑 增效突破

在运作层面,中梁地产采取“快进快出、小步快跑、低开高走”的运营模式,其“456”、“321”运作模式为中梁地产实现了高速周转与企业的快速发展。

“456”模式针对首次开盘项目,“321”模式针对续期项目。

图:“456”模式时间示意图

图:首期开盘至续期供货的间隔时间示意图

以温州中梁龙湾首府为“456”模式的典型项目,凭借其项目体量小、区位佳,凭借中梁地产品牌优势与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快速去化,拿地后5个月首次开盘,即实现现金流回正。

图:中梁地产▪龙湾首府去化详解

精准定位 打造产品力

产品层面, 首先体现为针对中梁地产主要布局的三四线市场进行产品设计,集合市场需求和区域文化对产品策略的精准把控。在项目前期规划环节,中梁就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把握客户需求,并结合当地文化,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

精细化产品品质打造特色体现于:(1)选址核心区位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2)高端产品体验感;(3)设计人性化、高性价比;(4)智能、绿色。

图:中梁地产在温州的主要项目

另外2016年中梁地产建立了自身的产品标准化体系,围绕全周期下的全结构布局,不断加强标准化产品线在各级市场的全覆盖、微创新和快落地,确立了百达翡丽、劳力士和浪琴的三种产品模式,又研发出劳力士模式下的香系、国系和御系三大产品线。

图:中梁地产标准化产品体系

在巨量潜在供应持续入市的情况下,中梁立足于“快去化、好产品”的产品和运营策略,在“高周转”与“高品质”之间把握着良好的平衡,做符合市场需求的适销产品,这也正是中梁各地项目均能以惊人的速度实现销售去化,公司业绩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在2017年五月,销售额已完成全年目标61%的原因。

三、企业融资续而不断:多元化破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快速拿地扩张意味着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中小型地方性房企在缺失上市平台的融资渠道之下,融资成本必然相对较高。中梁地产的多渠道融资方式为众多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些启示。

与银行、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房地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企加速优胜劣汰、分化明显,金融机构对合作企业筛选层层过滤,仅放行部分优质大客户“过关”。凭借持续快速的发展能力以及强大的运营优势,中梁频频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据亿翰数据库显示,在过去的2016年,银行授信方面,获得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20多家银行累计授信800亿元;金融机构合作方面,与安信信托、杭金投集团、鼎信长城等达成战略合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中梁地产实现轻资产运营、规模跨越式增长以及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增添了强大的助推力。

首发公司债,融资途径拓宽

2016年6月16日,中梁地产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2016年公司债券,募集资金达13.5亿元人民币,为期5年,票面利率6.8%,信用级别为AA级。通过发行公司债,助其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获取利润的能力。

“地产+金融” 双轮驱动

此外,中梁地产形成了”地产+金融”双轮驱动的战略,以房地产为核心,金融为工具,打造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生态运作系统。

通过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梁商资本,主动进军金融行业,充分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围绕 “产融结合”,布局地产金融,在资源深度整合之中实现共创价值、共享价值。

图:梁商资本业务内容

中梁的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方式远不止于此,秉承“开放、开拓、开创、共享”的合作机制,中梁还在持续强化各渠道、机构资源整合的深度与广度,并且在多渠道扩大融资规模的同时,持续降低融资成本,2016年全年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9%左右,未来还将不断提升融资能力和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企业机制放而不乱:中梁式阿米巴+成就共享机制,充分放权下的价值绽放

在很多房企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特色经营机制、摸索企业之道,不同的模式让这些房企在行业各自发光。

随着市场经济化的高速发展,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日益凸显:

规模瓶颈: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沟通、生产、协作成本剧增,造成公司效益下降,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温差瓶颈:企业内部的计划经济不能感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的温度,造成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这种温度递减经营机制,是企业发展的第二个瓶颈。

信任瓶颈:企业不断增加部门和管理举措,层层管控加码,运营效益下降,管理成本增加,内耗情况增加,企业管理者力不从心,导致信任危机。

组织阿米巴化,击落“三大瓶颈”,激活企业经营活力

“中梁阿米巴”在“稻盛阿米巴”基础上,结合国情、房地产行业、中梁特色,进一步系统思考和探索实践,以创新式形式的中梁“阿米巴”组织、人才、核算、机制体系为基石,以哲学体系和监察体系为渗透点,形成一个中梁“阿米巴”生态体系闭环,克服了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难题。

图:阿米巴与传统模式的对比

中梁式阿米巴以“精总部,强一线,小组织”为原则,划分了控股集团巴、区域集团巴、区域公司巴等多级“阿米巴”,培植繁育了30多个“区域阿米巴”从而形成良性竞争,发挥各级经营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激活了企业经营活力和员工能动性。

内外结合,打造高素质经营人才

中梁地产在向外拓张的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对外进一步整合招聘资源,开展立体式、多渠道、针对性的人才寻找,开展“猎鹰计划”&“新栋梁2.0”,截止2017年3月,中梁地产在职人员达到2000人,其中核心团队及中高层岗位80%以上来自房地产TOP30企业的优秀人才;对内根据“财富富裕、健康活力、自我实现、心情绽放”原则,制定了中梁地产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以“3311”机制来培养人才,以每年不低于6%淘汰率来激发人才。

图:中梁“3311”培养机制

贯彻成就共享,员工价值实现

作为“价值地产创造者”,中梁关注为员工成就价值,通过实施事业合伙、成就共享、项目跟投、费用包干、专项激励等多层级合伙人激励机制,中梁全面激活各级组织活力、人才动力,以此打造为命运而战的经营人才,实现共创事业,共享成就,实现充裕的物质基础还有个人的发展平台,最后形成全公司发展的合力。

图:多层次合伙人激励机制

图:业内通用与中梁地产奖金结算制度对比

基于董事长杨剑先生的“分享、共创”哲学理念,并将之贯穿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中梁地产创建开放、开拓、开创、共享的企业价值观体系,构建“学习型、智慧型、生态型”的平台体系,使优秀员工获得充分施展才华与成长的机会,与企业互享成就。

图:中梁地产文化价值体系

中梁地产借路三四线布局实现弯道超车,仅用两年实现了100亿向300亿的跨越。其“沉而不僵、续而不断、快而不滥、放而不乱”的内功修炼才是其成功的真正原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