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评级上线,P2P存管行也得靠实力说话

官方评级上线,P2P存管行也得靠实力说话
2017年11月29日 11:36 第一网贷

日前,P2P网络借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网贷整治办”)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了解,互金协会作为测试工作实施部门,负责总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包括规则制定、资料收集、实施评审、结果汇总等。网贷整治办负责政策指导并就测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采取评级制,可“补考”一次

《通知》指出,部分商业银行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 ,但存在各存管银行标准不一、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利于专项整治验收整改及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推动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网贷整治办与互金协会拟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

《通知》表明,本次测评由中国互金协会具体实施,商业银行11月30日前提交《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申请书》。测评方法采取现场和非现场结合方式,对商业银行存管流程的合规性、完整性进行综合测评,结果采取评级制。首次评级未达合规等级的商业银行可再次提交测评申请,再次测评机会仅一次且须自收到测评结果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提交。

56家银行测评对象

《通知》显示,此次测评针对已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且存在上线网贷机构的商业银行,首批测评对象为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已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且已存在上线网贷机构的商业银行。

据第一网贷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有1317家(不含66家问题平台、12家第三方支付与银行联合存管,5家北京存管通)P2P网贷机构直接与银行对接进行资金存管,涉及28个省市,其中银行资金存管已经上线的有707家,已签订银行存管协议还未上线的有610家。

而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70家银行接受了P2P网贷机构的资金存管,其中56家银行已完成对接707家P2P网贷机构资金存管。已完成接入最多的四家银行分别是华兴银行102家、江西银行76家、农商银行67家、恒丰银行64家。这四家银行共309家,占全国已经上线的43.71%。其中华兴银行最多,占全国已经上线的14.43%。

存管银行也需靠实力说话

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史上最严的政策应用期,各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平台的密集式检查、整改、“双降”、“双零”要求,使得平台的历史问题充分暴露,出现经营危机。

而对于想要继续前行的平台来说,目前,银行存管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旧是用户体验。由于各银行开展业务、开发系统的时间不一,及对政策理解不尽相同,最终导致存管的体验大相径庭,资金存管体验自然成为平台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

2015年12月起,银行存管成为了网贷平台拥抱监管的代名词。从资金托管到银行存管,随着时间演化,银行存管逐渐被投资者当做资金的保护伞。不过,部分银行存管、存而不管等问题层出不穷。据第一网贷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P2P平台已上线银行资金存管或签订相关协议后也有52家成为“问题平台”。

虽然测评采取的是自愿报名制,但最终哪家银行的存管有测评,哪家银行的存管的测评得分高一目了然。相信存管银行“白名单”制推行后,网贷平台能够在存管这件事上做到一次合规,减少二次投入,有利于平台合规持续经营。由此,“联合存管”、“部分存管”、“存而不管”等假存管问题会无所遁形,将被彻底淘汰,存管银行也需要靠实力说话。

部分平台或面临“二次存管”

当然,对已接入存管但银行不合规的网贷平台而言,此前投入的人财物力或许将会白费,重新选择存管合规银行进行“二次存管”或许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有不少上线银行存管平台采用的是第三方支付系统与银行存管系统并存的模式,即部分存管。此外,部分银行的存管系统采用的是无痕体验,与相关标准要求相悖,上述两类存管银行系统都可能需要进行改进。

此前,上海和深圳两地已基本明确了属地监管政策,导致众多平台亟需更换存管银行。上述两地在网贷管理相关征求意见稿中均明确要求属地化存管,虽然尚未正式落地执行,但已有半数左右的平台实现了银行存管属地化,余下很多平台也已经签约了新的存管银行或者正在寻求更换存管银行。此次再次面临更换存管银行的“危机”,网贷平台心里恐怕是有苦难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