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银行不容“太上皇”指手画脚

常熟银行不容“太上皇”指手画脚
2017年05月17日 12:55 投资时报

两名由江苏省联社空降指派的副行长人选,被银行董事会多数成员以“对常熟银行的战略、经营模式等不熟悉”为由,予以否决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薛南骏

A股市场持续低迷,却有几只次新银行股不甘寂寞,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搅弄着投资者的神经。

2016年末至今年初江阴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吴江银行、张家港行等五家江苏地区农商行成功上市,不仅给A股市场带来异于以往银行股的走势,也将农商行及农信社体系内部矛盾一并揭开。

今年4月末,在常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两名由江苏省联社空降指派、委派该行行长提名的副行长人选,被9名董事联袂否决。显然,该行现董事会成员对省联社在企业上市后依旧按“惯例”插手高管任命表示不满。

在这块所谓“江南福地常来常熟”的好客之地,这类拒人千里之外的事件非同寻常。

打脸省联社

日前常熟银行的一纸公告,显然让江苏省联社颜面尽失。

该公告主要内容是关于选举董事长、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其中第七项惹人关注—“不同意聘任姜丰平先生、陈稔先生为副行长。”

这在中国银行业的选举历史上足可记一笔。“银行的人事任命很多时候就是走过场,但这次这么高调拒绝并不多见。”一位东北地区农商行人士告诉《投资时报》记者。

该人士为什么称是“拒绝”?

因为姜陈二人乃江苏省联社指派。据悉,此两人属于江苏省联社“空降”,之前均未有在常熟银行的工作经历,都由省联社从下辖非常熟区域的法人社(海门农商行、江南农商行)突击调任,并委派常熟银行行长提名至董事会决选,调任到常熟银行时间亦很短,距离选举尚不超过一周。

这一原本认为只是“形式主义”的人事安排,旋即遭到常熟银行董事会激烈反对,超过2/3董事投下反对票。反对的理由看起来很正当:“常熟银行前期经营状况良好,得益于高管层稳定,新上市公司大面积更换高管人员,不利于今后的持续发展。姜丰平先生和陈稔先生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缺少了解,对常熟银行的战略、经营模式等不熟悉,不利于保证常熟银行的经营延续性。”

面对未来银行业愈发波谲的竞争态势,董事们显然觉得: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事实上,常熟银行此番与江苏省联社的冲突并不奇怪,而公开拒绝只是将两者间的矛盾摆到了公众面前。

《投资时报》记者曾对农商行现状进行过调研采访,众多农商行人士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人事任免及薪酬管理,省联社不仅仅负责农商行高管任免,甚至管理到普通职员招聘,很多地区省联社采取统一招考。“这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在招考前让我们报需求,报上四五十个,最后只分来不到10个。”前述东北地区农商行人士称。

二是业务权限。比如大额贷款基本都要报请省联社审批,很多地区贷款额度过百万都需要省联社审批。“加大了工作量和流程,效率低下。”

尤其是在改制完成后的农商行,因为引入了不同的股东,围绕股东利益两者产生了更大的分歧和矛盾。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仅2016年就有三起农商行高管任免与省联社对抗的案例,分别发生在其他省份。牵涉其中一起案例的某省联社解释称:“有商业利益的股东不应绑架董事会,农商行不应该仅仅对股东利益负责,更应该对百姓及政府负责。”而代表相关股东利益的董事则称:“正当入股农商行为何不能享有股东正当权益,按《公司法》选举个董事长这么难吗?”双方为此拉锯战数月。

据悉,目前除了常熟银行,吴江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银行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遭遇,均被该省联社从他行调任行领导候选人,准备在最近的董事会上表决。而有了这示范,三家银行会群起效仿吗?

“这几家银行现在都上市了,什么都得按照相关法律条例来,什么都可以公开放到明面上说,加上现任股东相比以前的股东强势得多,我个人觉得,借助上市的身份,省联社将会不断被挑战。农商行上市将更进一步推动省联社的转型改革。”前述农商行人士称。

净利润率落后

农商行上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省联社管理格局的冲击,给股市也带来不小的影响。

炒股“老司机”都知道A股有板块联动规律,在没有特殊消息的情况下,一个板块要么齐涨要么齐跌。但最近两三个月,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和无锡银行却出现了特例,不仅不联动,反而呈现出“交叉换位,反向运动”的现象,在同一天,有的涨停,有的跌停。“这几个小银行挺有意思,板块完全无联动,但是总有一个在上涨,好像有资金就只在这几个银行里窜来窜去。”一位股民评价。

而从整个银行板块看,也出现了“两头涨、中间跌”的怪现象,即体量庞大的国有大行和新上市的地方银行股价有上涨情形,处于中间的股份制行却锁入冷宫少人问津。

虽然地方银行流通盘小易于操作,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风险依旧不容忽视。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江苏去年上市的多家农商银行,是在精心培育多年后才试点上市,在全国范围内亦属于资质比较好的地方银行。

不过,其自身仍存诸多问题,盈利能力有待观察。在此前《税费抵冲+补贴 张家港银行净利增长另有玄机》一文中,《投资时报》已对妖股张家港行进行了充分分析,指其首份年报中呈现的其净利增长,完全有赖于地方政府补贴、减税。

而江阴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则均处于下滑状态。无锡银行尽管净利润有少许增长,但其营业利润仍是下滑。

常熟银行在上述几家银行中情况稍好,无论是年报还是一季报,营收、净利润均显示出增长,且增幅在同期上市银行股中最高。

从业务结构上看,常熟银行的业务结构较符合其服务小微客户的定位。比如张家港行,迄今仍以公司贷款为主,而常熟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却逐年提升,截至2016年末已经占到44.62%,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较高,为50.55%。不过,该行盈利能力仍存问题,从其一季报数据看,常熟银行当季营收11亿元,净利却仅为3亿元,净利润率为29.27%,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四。

此外,这批次新银行股都有个通病,即虽然刚上市融资未多久,但奈何资本消耗过快,资本充足率下滑—目前几家银行都在12%左右,且都在研究下一步融资方案。

比如常熟银行就公告称,不日将发行不超过3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可转债转股后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此稿版权归《投资时报》社所有。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注来源及作者姓名,否则,违者必究。

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媒体平台 | 新浪财经头条

UC头条 | 企鹅媒体平台 | 天天快报 

新浪微博

合作网站

新浪网 | 东方财富网 | 封面新闻

凤凰网 | 同花顺 | 王者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