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民生系”高管落幕 “老底柱”接棒任重道远

平安银行“民生系”高管落幕 “老底柱”接棒任重道远
2016年10月27日 20:09 投资时报

净利润增长显露出疲态、总资产规模下滑,平安银行三季度业绩不如往日亮丽。在领导班底大幅调整后,接棒者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刘佳昕 

在平安银行发布三季报之前,市场一度传出59岁的该行行长邵平等一干高管可能“位不久矣”,尽管平安银行方面迅速予以辟谣,但传言最终还是一语成谶。

这位业内口碑颇佳且也是上市银行中“最贵”的行长,在从民生转投平安五年后最终谢幕,与邵平同时请辞的还有平安银行原董事长孙建一。在《投资时报》历年推出的行长薪酬的榜单中,原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的年薪一直高居榜首。

其实,邵平离开的背后,或许并非功成身退那么简单。同属“民生系”的前平安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刘树云被抓事件、坏账及零售改革进展不快等问题,可能是导致此次集团层面临阵换将的通盘考据。据了解,集团对平安银行一直寄托着更高的期许。显然,这让新任的平安银行领导者多了改革的压力和新的使命。

据悉,现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谢永林将出任平安银行董事长,平安银行副行长胡跃飞则升任平安银行代行长。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银行此次还专门新设两个岗位,即常务副行长和董事长特别助理,由两名此前皆在深发展任职、早于邵平加入平安、后续转赴平安证券就职的高管接手。

对于邵平来说,在正式宣布离开平安银行之后不久,国际商业结算控股有限公司即宣布,自2016年10月21日起委任其为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显然,老江湖将走向新的战场。

“民生系”落幕

早在2016年8月2日,身具民生银行背景的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北京分行行长刘树云被公安机关带走后不久,市场便传出平安银行将遭遇高层剧烈变动,邵平等原民生系背景高管或将出走的消息。当然,平安银行曾对此辟谣。

邵本人也在8月12日的平安银行半年业绩发布会上用“谣言止于智者”对传闻做出了回应。然而,其离任的消息并未因各种辟谣而停息。

而在两个月后的10月20日,平安银行董事会换届会议正式批准董事长孙建一和行长邵平的辞职申请。

2012年6月,背靠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控股股东背景,吸收合并深圳发展银行和原平安银行之后,邵平是成为马明哲选定操刀平安银行革新的第一任执行者。这一平台对于一直渴望在银行事业上谋得更大施展空间的邵也极具吸引力。但现在,无论是否留有遗憾,他已是全身而退。

“老平安”孙建一则是回归平安集团。孙,1953年出生,自1990年7月加入平安后,先后任管理本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还兼任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2年9月24日起任平安银行董事长。在平安集团内部,孙氏兢兢业业辅佐马明哲的工作态度一直得到肯定和赞许。

近年来平安银行尽管一直交出漂亮的成绩单,但小风波亦未间断,特别是此前“金赛银”产品兑付危机的影响可谓不小。也正是由此发轫“民生系”背景人士开始陆续离开。原副行长张金顺于2014年转任平安信托董事长,不满一年后辞职加盟宝能,任金控平台总裁一职。2016年初,原平安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孙先朗亦宣布辞职。

“老平安”的新使命

有人说邵平离开或与平安银行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有关,也有人说邵平的“对公使命”已经完成,平安银行需要下一个涅槃。

事实上马明哲曾给平安银行的规划时间表划出“三个阶段”:初始3到5年以对公业务为主,发展零售业务基础,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5到8年,对公与零售业务并重,协调发展并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8年后,以零售业务为主。

而这样的使命现在落在了谢永林和胡跃飞的身上。

平安集团副总经理谢永林被推选为新一届执行董事,平安银行原副行长胡跃飞接任行长。两人的任职资格还有待监管部门的核准,其中,谢永林的董事资格还需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此前,谢永林已被平安集团党委任命为平安银行党委书记。

今年47岁的谢永林,熟谙零售业务,胡跃飞则早于1990年加入深发展,是行内的“骨灰级”高管。

有消息称,平安集团对于平安银行有三减一增的规划和期待,即减员减薪减部门,增效益。面对中国经济整体下行调整及低利率时代下持续资产荒,上述更多缘于内部机制改革的构想能否带动业绩稳中有升,仍值得观察。

还有两个人的职位格外引起外界注意,即任常务副行长杨志群和董事长特别助理郭世邦。

可以看到的是,原平安证券总经理杨志群,在担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前,曾就职于整合前的平安银行,后加入深发展。而已任职“董事长特别助理”的郭世邦,亦出身于民生银行,早于邵平来到整合后的平安。从这个层面上,所谓“民生系文化”与“平安银行文化”不合的部分猜测未必属实。本次人事调整更多还是基于平安集团对这家控股银行自身发展的考量。

净利润增幅继续放缓

近年来,不少大型银行净利润增幅已降至个位数,而平安银行仍坚守两位数的成绩相当不易。特别其总是领先于其他上市银行发布报表,亦显示出对自身业绩的自信。

然而,从今年中报披露的成绩单来看,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也显露出疲态。

2016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净利润增幅近三年首次降至6.1%的个位数。随着三季报的发布,平安银行该数字继续放缓。

该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19.68亿元,同比增长15.2%;准备前营业利润561.6亿元,同比增长29.88%。不过受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87.19亿元,同比仅增长5.52%,较6月末增幅继续收窄;单季度净利润为64.27亿元,同比增幅为4.42%。

除去净利润之外,总资产规模也在下滑。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平安银行总资产达2.8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72%;而到9月末,平安银行总资产降为2.791万亿元,较年初的增长幅度为11.33%。

不过,平安银行的净利差逆势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至2.62%、净息差保持在2.73%的水平。其成本收入比27.7%,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较2015年度下降3.61个百分点。

在资产质量上,截至三季度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这已是连续三个季度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2016年前三季度共清收不良资产38亿元。上半年清收不良资产为26.43亿元。仅第三季度,该行就清收了11.57亿元,清收压力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平安银行中间业务则可圈可点。

前三季度,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4.05亿元,同比增幅19.43%;非利息净收入占比为33.43%,同比提升1.18个百分点。

表现较为亮丽还有资产托管、代客理财等业务。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托管资产规模5.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9%;表内外理财规模1.03万亿元,较年初增幅39.4%,其中表外理财规模7982.55亿元,较年初增长59.0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