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9月物价数据:CPI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解密9月物价数据:CPI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2016年10月14日 15:55 苏宁金融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公布了最新的物价数据。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鲜菜、鲜果、汽油价格同比上涨较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食品价格上涨导致CPI同比涨幅扩大

2016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CPI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6个百分点(参见图1),同比与环比回升态势均比较明显。 

食品价格回升及部分服务产品价格上涨是CPI回升的主要因素。从环比数据看,由于蔬菜进入换茬期,加之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0.7%;同时,天气转凉,部分瓜果下市,鲜果价格环比上涨5.2%。鲜菜和鲜果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33个百分点。由于生猪存栏长期处于历史低位,导致猪肉供给回升缓慢(参见图2),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8%,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所上调,导致汽油、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3.3%。此外,受开学季部分地区幼儿园和民办学校上调学费影响,教育服务价格环比上涨2.1%;受服装换季影响,衣着价格环比上涨0.8%。汽柴油、教育服务和衣着价格环比上涨合计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 

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PPI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参见图3)。 

PPI结束长期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今年以来,在稳增长、去产能、去库存政策作用下,国内工业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重点行业库存、销量均出现向好态势(参见图4),加之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参见图5),国内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从重要大类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1%和1.2%,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3.6和0.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4.1%,为2012年7月份以来的首次上涨。上述3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0.8个百分点,是推动PPI同比转正的重要因素。此外,人民币汇率兑一篮子货币贬值也是PPI降幅不断收窄直至转正的影响因素之一,因为贬值会提高进口品的价格,而我国进口品以工业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为主。 

未来物价物价持续上行的压力不大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CPI或将继续上行,但幅度将有限。本月CPI上涨主要是受鲜菜、鲜果、教育服务等季节性因素以及猪肉、原油价格上涨影响。随着天气的进一步转凉,鲜菜、鲜果等季节性产品的价格未来将进一步上行;供给的持续低迷叠加国庆假期消费旺季的影响,猪肉价格大概率继续上涨;受OPEC协议“冻产”的影响,原油价格也将继续上行;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流出的大规模资金炒作部分农产品,造成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飙升。总之,上述因素将推动四季度CPI继续上行。但需要强调,在需求仍未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不包含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CPI涨幅仍维持低迷态势(参见图6)。因此,我们预计虽然CPI在食品、原油等价格的影响下将继续上行,但受制于整体经济的供需失衡,上涨幅度仍将有限。 

PPI降幅虽由负转正,但大幅上涨可能性并不存在。PPI 降幅持续收窄并转正,主要是随着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的不断推进,经济短期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同时前期持续下降所带来的低基数效应也推动PPI降幅不断收窄。同时仍需注意到,当前产能过剩以及供需失衡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好转。经济的短期企稳是政府稳增长政策和房地产持续繁荣的结果,并非经济自主的周期性复苏。随着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推进,稳增长的空间将受到限制,后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PPI 缺乏持续大幅上涨的动力。

综上所述,整体来说,受制于需求的整体羸弱、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产能过剩局面的延续,CPI、PPI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存在,通胀水平将延续低迷态势,物价持续上行的压力不大。

作者: 石大龙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ID:SuningWealthInsight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