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拾荒老人,感动一座城

一位拾荒老人,感动一座城
2016年12月27日 19:35 小基快跑

每天,我们都在奔波,为了多赚一点钱,满足更好的物欲。但精神生活却在物欲中不断沉沦。

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时发生着一些充满温情的故事,不乏能在寒夜里给你温暖的人。

下面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能带给我们温暖的人。

2003年以来,杭州图书馆始终坚持向流浪者和拾荒者开放,允许其入馆读书。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

有一位拾荒老人每天都来看书。

他一落座,把拾荒的家当放好,起身,不是去书架拿书,而是直奔洗手间。秋冬一到,水很凉。他还是仔仔细细把手洗干净。

“不要把书弄花了”,老人常这样念叨。

他很清瘦、寸头,穿得不大讲究:褪色的红外套,袖口有点脏,白球鞋上蒙了一层灰,一根竹棍挑着两个破袋子。

这个形象,怎么看都和干净的阅览室格格不入。

但在座看书的各位,谁都没资格嫌弃他。因为他比所有人都更像读书人。

不少人还记得,年迈的他因为近视,总要凑得很近才看得清字。在他看书的桌腿旁,有时会放些废品袋子,但袋子很干净,摆得也很整齐。

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会到图书馆看会儿书。

“我们老了,大脑要萎缩了。要不断充电,不断得到精神支撑。” 

这是他坚持的理由。

渐渐的,图书馆的人都习惯了这个略显佝偻却很安静的身影。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杭州图书馆里,人们再也看不到这个老人:

2015年末,他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他去世后,关于他的一切才慢慢为人所知。比起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模样,他拾荒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感动。

老人的名字叫韦思浩,上世纪60年代老杭大中文系毕业生(现在并入浙江大学),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

韦老师有房、有退休金,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儿女,本来他可以每天喝茶、遛鸟、逛公园。晚上9点上床,早上6点醒来。日子安稳、岁月静好。

在所有人眼里,这叫天伦之乐,但韦思浩偏偏不这样。

多年来他一直过着拾荒生活。

“父亲每月退休金有5000元,起初我们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省钱,还到外面去捡废旧报刊。”韦老师的儿子韦汀说,“有几次我回杭州都没看见他,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就说去外面走走。没想到是去拾荒了…”

为什么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的他还要靠捡垃圾维系生活?女儿们在整理遗物时终于解开这个谜...

原来,韦思浩一直在资助贫困学生。大家在收拾遗物时,才发现包裹里还有许多捐赠证书和信件。

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这些都静静地展示着韦老师这些年的生活光彩。

许多学生给他的信件都已经泛黄了,从近处的浙江景宁县,远到黑龙江孙吴县,到处都有他捐助的学生。

仔细读一读学生们的信,发现老人还常给他们回信,鼓励他们读书,告诉他们学习方法,还寄书籍杂志给他们。

 “他提供的方法自然是很好的,因为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韦汀打开老人的包裹,“浙江省任教三十年教师荣誉证书”的红皮证书显眼发亮。

据说,韦老师在退休后曾找过校领导,想在学校设一个奖学金资助有需要的学生,也许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实现,韦老师就自己默默地去做。

他在捐助上从不吝啬,但对自己却极为苛刻。

他的住房,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至今没有任何装修,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墙角还有几个塑料瓶。

女儿给他买的手机,他从来不用。家里水电、煤气都没通,他过的是最低标准的生活。

他把省下的钱都捐给了寒门学子,而受助的孩子或许至今都不知道韦老师的真实身份,因为韦老师一直用的是“魏丁兆”这个化名。

原来一个人可以活得如此无私。

韦老师的善举还不止于此,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早早就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拾荒,或许是我们许多人都不屑的职业,拾荒者,也是我们忽略的一群人。但自以为高贵优越的我们,在面对韦思浩先生时,却卑弱如蚁。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温暖了我们的内心。

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月“中国好人榜”,东阳市拾荒助学老人韦思浩,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3月下旬,杭州铜匠陈顺兴为韦老师雕了一个画像,打算捐赠给老人经常去的杭州图书馆,让来来往往的读者记住这位老人。

正因为有人愿意对世界善良以待,更多的人才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愿韦老师去的天堂,是他所在的图书馆的模样。

戳我

 

小基快跑

微信:xiaojikuaipao2014

轻思考、微幽默的投资那些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