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江时学:金砖国家研究中的若干难题(之一)

【观察】江时学:金砖国家研究中的若干难题(之一)
2017年08月14日 19:45 盘古智库

历史的机遇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使“金砖四国”脱颖而出。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30日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发展前景作出大胆预测时,未必曾预料到他发明的上述四国英文国名的缩写(BRIC)居然会扩大到BRICS五国(吸收了南非),更是难以相信BRICS会成为一个国际组织,五国领导人每年举行一次会晤。当然,他也没有想到,BRIC会被中国人译成悦耳动听的“金砖四国”。 

在中国的网站上见过这样一个标题“中国‘金砖角色’受瞩目:取代美成国际机构中心”。有多少人会信服中国“取代美成国际机构中心”,不得而知。但是,毋庸置疑,金砖国家出资建立的新开发银行的总部,确实是在中国上海。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据报道,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卡马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开发银行开业2年以来,运转的效果令人满意,已经构筑了稳健发展的基础。

除新开发银行以外,金砖国家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初见成效。据说,近几年,与金砖国家有关的各种会议,每年有100个。如此多的会议,说明金砖国家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在动脑筋、想办法,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我第一次参加金砖国家讨论会是在2009年。自那时以来,我参加过的金砖国家讨论会可谓不计其数。我感觉到,近几年,几乎每一次讨论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金砖国家研究中若干争论不休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确定金砖国家合作的重点。

虽然金砖国家被认为是一个国际组织,但它无章程。因此,金砖国家的宗旨,只能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或公报中看出。2009年金砖四国领导人叶卡捷琳堡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只有15条,合中文1500字。2016年金砖国家领导人果阿会晤(即第八次会晤)后发表的宣言多达109条,合中文12500字。这意味着,金砖国家的合作领域在快速增加,可谓无所不包。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因为金砖国家加强合作的决心在不断增强。

但是,金砖国家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必须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只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才能使金砖国家的合作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效,才能使五国的合作事半功倍。

诚然,金砖国家的合作领域既可以是国内问题,也可以是国际问题。但是,相比之下,金砖国家更应该在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

我之所以说金砖国家不要将其合作的重点置于国内问题,主要是因为:国内问题常与国内政策或其他国内因素息息相关,其他金砖国家不能说三道四,难以干涉。此其一。其二,在如何解决数不胜数的国内问题上,不是金砖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拥有更多、更宝贵的经验教训。金砖国家为什么不与其合作?

如何确定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领域,同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全球问题不断增多,其危害性日益突出。毫无疑问,全球问题的应对之道不是少数国家独来独往,而是世界各国加强磋商、协调和团结。因此,全球治理的动力应该来自所有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共同参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为之作出贡献。

金砖国家既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良好愿望,也有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意味着,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的地位不容低估。当然,全球问题数不胜数,应对这些问题的全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金砖国家并非无所不能。

因此,金砖国家应该在全球治理的以下领域开展合作:如何推动全球化、如何构建和谐世界、如何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秩序、如何推动全球金融治理、如何加快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以及如何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首发于“上大拉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主编邮箱:xinshuping@pangoal.cn

江时学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拉丁美洲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