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是如何“贵”起来的?

北方稀土,是如何“贵”起来的?
2017年08月10日 18:25 进门财经

导读:这一次,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当我们把目光从重稀土转移到轻稀土,影响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所谓的市场估值,而是基本面下,被量化的盈利及其持续性。自招商证券刘文平团队首推重点标的北方稀土至今,当前其市值已超500亿元,股价直指20块,半年涨幅超70%。以下是关于除市场风险偏好外,在未来的时间直接影响其股价继续上涨的稀土价格因素的探讨。

北方稀土

供给短缺式的“以稀为贵”

近期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是,北方稀土把氧化镨钕的对外报价从33万提至42万,对应整个市场,我们还看到,百川资讯也把镨钕的比较最高价格提升至45万,这样从年初计算,镨钕价格涨幅已近60%,但其上涨速度还仍然在加快且持续势头强劲。

稀土价格上涨之所以切实驶入快速通道,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供给短缺。

事实上,整个稀土行业于去年便已经处于供给短缺状态,只不过当时行业储备了一定量的存货,所以短缺并没有很快在价格方面完全暴露,但留有痕迹的是,去年成为稀土业去库存之年。截止2016年底,稀土行业库存到达低位,尽管收储、打黑还没启动,但价格却赶在这之前就摆好了向上走的姿势。

高需求,低库存,负供给,这就是今年稀土的显著逻辑

需求端:2010到2016年期间,占据氧化镨钕下游百分之九十的钕铁硼,价格复合增长约12%,今年伴随全球及国内经济复苏,增速有望继续加快。而如果增速可以达15%及以上,则有必要被记录为一个历史性的增长点。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一旦钕铁硼创造20%的符合增长,所对应的创造的新增量等同于北方稀土一年的总产量,即6万吨需求量。

供应端:今年的打黑力某种层面上高度体现着工信部对稀土行业整合的决心,从各大龙头集团内部入手,工信部最终希望整个行业稀土废料回收能够得到实质意义上的严厉整治,而原先购买原材料无需考虑发票问题的“自由年代”要远去了,如今发票将是法定标配。根据亚洲金属网的统计,7月份环氧化镨钕整体环比出现下滑,产量的负增长同时意味着打黑的正向效果。

库存端:在原有低位的基础上,今年整体行业都进入低库存水平。近期,大型企业可能会维持一定正常库存水平,所以稀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很强。

价格上涨,北方稀土如何受益?

在北方稀土的5万吨业务份额里,有3万吨镧铈,1万吨是氧化镨钕。即使镧铈占比六成,且价格涨幅也超40%,但在收入端的占比并不突出。反而基于盈利弹性测算的假设,氧化镨钕价格涨到40万时所对应的净利润为25亿元,涨到80万则代表北方稀土的年度业绩将达到40亿元,估值就大大降低。

而下游的钕铁硼被制作成磁体,又将这种需求效应传递到汽车、家电、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各个领域。以稀为贵,越贵越受追捧,就越加流行了起来。

下载进门财经app,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分析师观点及平台所载信息不代表进门财经立场,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