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八路投资人”龚虹嘉及给他四千倍回报的海康威视

“土八路投资人”龚虹嘉及给他四千倍回报的海康威视
2017年11月04日 13:12 GPLP

  前言:

  投资圈,龚虹嘉是一个另类,跟时髦的互联网、美元基金完全不沾边,号称投资圈非主流的“土八路投资人”。

  因为,在投资的时候,与其他机构抱团及跟风不同,龚虹嘉喜欢另辟蹊径,一向偏爱“冷门”项目和背景“平凡”的管理人。

  他有一个著名的三不原则:别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东西,才可以去做。

  而在龚虹嘉的众多投资项目当中,最知名的为给他带来4000倍回报的海康威视,也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

  正文:

  2017年11月1日,从最低的3.21元到38元,海康威视以3542亿的市值成为中小板第一股。

  这让海康威视和龚虹嘉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尽管他或许并不想那么暴露在日光灯下。

  其实,关于海康威视和龚虹嘉,投资圈很多人都知道,甚至连续被同行人说起过两次。一次是2015年的12月,一次是2017年的8月。

  第一次,某个投资合伙人表示,他最尊敬的投资人是龚虹嘉。

  第二次,西湖边,一位有车有房的富足阶级说:“海康早期是从广东进货组装卖,我们也是。”无言中无尽唏嘘,仿佛自己已经解散的企业才应该是现在的海康,只是,他没有经历海康威视16年的煎熬。

  海康威视及龚虹嘉的过去

  龚虹嘉出生于1965年,华中理工大学毕业,1992年移民香港,系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在投资海康威视之前,龚虹嘉曾先后15次投资创业,曾创办德生公司、富年科技,投资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公司。其中,上市公司海康威视的核心产品,占国内视频监控领域50%以上份额;握奇数据是全球排名前10位的智能卡应用开发商;2015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上,龚虹嘉排在第59名。

  谈起给他带来4000倍回报的海康威视,龚虹嘉表示,当时投资海康威视的时候,龚虹嘉并没有想到后来会为他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他只是想帮助在杭州52所工作的同学和校友能够有一个实现梦想的创业机会。

  海康威视的创始人陈宗年,1982年从从江苏南菁高中毕业,考进了当时的武汉华中工学院 (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在计算机外部设备专业读本科。大学毕业后,陈宗年一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2研究所工作,从普通技术员做起,一干就是30年。

  跟陈宗年一样,现任总经理胡扬忠也是华科毕业后进入52所工作的,他们与龚虹嘉都是校友。

  彼时,2000年,他们之前在国有企业兢兢业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陈宗年也已经在事业单位里面成为高级工程师,人到中年,他们实现了很多人可以感到满意的成就。作为技术派出生,进一步发展,比如转为管理岗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实情况是所长只有一个。退,那是不可能的事,毕竟国家事业编制,怎么可能会退呢!

  可是,如果不满意该怎么办?2001年,恰逢中国的国有经济改革开启了大幕,大量事业单位开始设立自己所属的盈利性机构,比如电视台开始设立广告公司,体育单位开始设立培训学校。五十二所也在思考着自己盈利的方向。

  后来,陈宗年、胡扬忠与龚虹嘉三人一拍即合,海康威视诞生了——2001年11 月,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自然人龚虹嘉共同投资设立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注册资本为500 万元。其中龚虹嘉出资245万元,持股49%。

  此前,龚虹嘉通过资助研发方式,帮助独立软件开发专家王刚开发基于H.26L 标准的可在DSP 上运行的视音频压缩和解压缩软件,并锁定了该项技术成果的独家经营权。海康威视成立后,龚虹嘉将该独家使用权授予合资公司,公司业绩连年暴增。

  2006年和2007年,海康威视两次以未分配利润投入增资,注册资本达到1.4亿元,是原注册资金的28倍,各股东出资比例维持不变。

  2007年11月,龚虹嘉按照之前的承诺,将所持公司15%的股权,以75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海康威视49名高管共同持股,海康威视由此实现第一次股权激励。

  2010年,海康威视登陆中小板,这给龚虹嘉带来了近4000倍的回报。

  看似波澜不惊,然而,对比很多人的生活,龚虹嘉或许一直没有改变,龚虹嘉曾这样衡量属于自己的财富:“我们在计算一个人财富的时候,总是看他获得了多少,没有看他用出去多少。当一个人用自己的钱在扮演一个投资者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是穷的。”

  或许,每一种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结果,没有对错,有人选择小富即安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安逸,有人选择继续前进则是因为他永不满足。

  当然对于海康威视的成功,总是存在争议,比如,有人说他们背景显赫,海康威视的实际控制人是大股东中电集团。

  海康威视最初的股权结构是这样的:中电集团(100%)---五十二所(100%)---海康集团(67%)---海康信息(51%)---海康威视。

  然而真实的情况则是这样——海康威视更像海康集团内部创业孵化的项目,公司租给你产地办公、生产,给你用海康的牌子,给你一笔创业种子金,剩下的,自己想办法吧!

  而且,当时,在那波改制的大潮当中,海康威视不过是52所旗下十多个试验品之一,海康集团先后组建了海康威视、航天金穗、意博高科、科正等十余家控股、参股企业,甚至早期的海康信息并不十分看好海康威视,因为在同样都是贵族的企业激烈竞争当中,海康威视相比其他家更普通,更缺乏优势。

  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只有海康威视大获成功!

  或许我们会感叹这个世界存在诸多不公的地方,比如,民国大师为何都是乡里乡亲,甚至是同班同学。然而,很多的时候,这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在每个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往往找的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身边有可能给你帮助的人。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帮助的不是最需要的人,而是身边你想到的人。最终,巧合亦或者幸运发生了:因为业余足球认识的三个人,在毕业多年后,促成了这段旷世的合作。

  正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贵人,百步之内必有真龙,何必四处漂泊,机会就在身边,贵人也就是你自己,或许人生正是如此吧。

  超越格力及美的 海康威视的秘密:股权激励

  如果说普普通通的海康威视在52所众多企业当中脱颖而出是一个意外的话,那么,海康威视作为制造业的企业市值超越同行格力,则有其必然的地方,那就是只有它真正实现了股权激励,舍与得之间,海康威视超越了自己。

  2008 年6 月,海康威视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此前长期担任公司董事的龚虹嘉,此后出任公司副董事长。

  2010年5月海康威视登陆中小板之前,海康威视的股权结构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持股2.18亿股,占总股本的48.45%;龚虹嘉持股1.24亿股,占27.55%;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412.5万股,占14.25%;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37.5万股(其中龚虹嘉妻子间接持股1,710万股),占4.75%;浙江东方持股2250万股,持股比例为5.00%。

  海康威视上市前的股权结构图。

  52所和龚虹嘉都不陌生,威讯投资和康普投资到底是什么来路?

  资料显示,这两家公司正式是威实现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成立的公司,这也是到今天,海康威视能够超越格力等老牌制造业同行的原因。

  其实,早在2007年时候,海康威视就发生了第一次股权转让,龚虹嘉将所持股票以2001年入股价格转让给管理层。2007年11月2 日,海康威视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有限公司外资股东龚虹嘉将所持公司15%的股权以75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将所持有限公司 5%的股权以 2,520.28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在2007年还特意确定了股权激励的政策和制度。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股权激励,在一般企业当中不是很常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国资委控制下企业,海康威视能够实现如此大规模的股权激励实属难得。而在海康威视发展的过程中,更是多次大胆使用股权激励的方法,每次股权激励后,公司的业绩都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许这才是一般国企和海康威视之间的区别吧。

  海康威视股权激励情况

  同样在股权激励的困扰下,另外两家企业却甘拜下风。

  在中国的广东,一个叫格力的企业,股权激励难产了多年,2012年才勉强诞生,2015年则是夭折。中间牵扯着太多的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格力不远的地方顺德,有一个叫美的的企业,公司最终彻底的MBO,变成了私人企业。我们为格力这类的创业者们感到不平,也深怕他们因此感到不公而铤而走险。我们也为美的这类企业最终全盘私有化而感到惋惜,或许如果不全盘私有化,可能美的就不会屈居海康之下,成为深圳交易所的市值榜眼。

  当然,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龚虹嘉低价转让的75万元或许是龚虹嘉为了感谢二人做出的贡献,做出的大度的牺牲。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海康威视发生在三人之间的信任、互助,这才是真正的管理层尊重资本、资本尊重管理层的一种体现吧。如果说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的话,那么,背后的股东及投资人则是其中的肉体,美的是灵魂占据了肉体,而格力则是肉体压制了灵魂——海康最终走出了一个中间道路,而资本市场也不吝啬给予这条道路高额的评价,它高高在上的市值,说明了市场的认可。

  关于创业者及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海康,值得大家思考及借鉴。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GPLP,微信号gplp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