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谈造城,万科要造的却是城市引擎

别人都在谈造城,万科要造的却是城市引擎
2017年08月24日 21:20 攸克地产

在硅谷崛起前,当地人整天想着往东海岸跑,彼时美国半导体产业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的波士顿和纽约长岛地区,机会满地都是。相比之下,硅谷什么都没有。

这让斯坦福大学的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再也看不下去,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地方自己建一座新的科技社区。他如此呼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同样,从加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地区的几个郡到后来被称为硅谷,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人们开始不再向往东海岸,越来越多的电脑高手们留在了当地,他们崇尚开放、共享与自由,这和保守的美国东岸不同。

任何一座城市的焕新都需要有新的力量来驱使。

上世纪七十年代,硅谷的出现改写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史。从美国到中国,同样如此。

在硅谷出现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北京的海淀区出现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后来在这里蕴生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里被视为“中国硅谷”。在整个九十年代,这里聚集了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了整个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现在来看,此时的中关村更像是当年美国的东海岸,而在它的北边一个新的“硅谷”正在悄然成型。随着高科技企业及其配套服务产业链条的迅速发展,中关村实际上已经逐步显现出重心北移的态势,与海淀北部中关村“接壤”的昌平南部地区,是“北扩”的第一站。

昌平区政府日前发布了《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到,“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北京科技商务区(TBD)核心区建设步伐。

根据规划,TBD占地5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000亿元,主要发展科技商务、能源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休闲六大高端产业。未来仅科技商务中心区就将创造20万就业岗位。

相较于CBD,TBD的概念稍显陌生。其实自其提出以来也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之所以攸克君关注到这个区域的发展,是因为在引擎构建的平台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在TBD核心区,万科正在构建一座京北智慧产城创新中心。

这有别于之前万科在北京布局的所有其他项目,2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产业集群,集合了商务办公、创业产业、人才孵化、商业广场等产品形态。项目与紧邻的昌平线、八号线地铁交汇处形成了无缝衔接,除了为聚集在此的产业人群提供不同面积的办公、商业物业之外,还将V盟落地于此,为产业人群构建了完善的服务配套。

在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战略中,TBD•住总万科天地便是基于此战略的一次落地。小面积办公与商业物业构建的即售型产办项目以及服务配套的共享,在办公与产业这个大平台上,这个项目都是一次新的尝试。

今年三月,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北京万科首次对外发布了北京万科写字楼与产业业务的城市战略布局、资产持有规模、旗下业务及项目发展。

根据当时对外披露的数据,目前旗下核心商圈的十余持有性资产总额已超100亿,总建面已达80万㎡,两大重点产业园区合力驱动打造产业1+3运营服务平台。今年,北京万科将通过服务式办公向市场提供2000个工位,更将通过写字楼和产业园区项目服务约500家企业以及10万产业人口。

高新技术的科技研发,是未来北京发展的一条主线。而在这条主线上,基础学科、高科技研发引擎。而此时,万科成为这个引擎构建平台的重要参与者,不管是从产业规划、资源整合还是市场化等方面,都有其优势所在,而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定位也将在这个项目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挥与体现。

—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 欢迎转发—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