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这三个区域,绿地在北京用了多久

解锁这三个区域,绿地在北京用了多久
2017年09月05日 22:20 攸克地产

十年前,毗邻“盘山风景区”的天津蓟县许家台乡田家峪村地块被拿下时,绿地集团,对北京、天津市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十年后,中国国家画院、成家班、耀莱集团等等知名品牌陆续入驻这片区域,曾经的荒山早也成了有文化旅游及影视拍摄产业支撑的“盘龙谷文化城”。

时间刻度往往可以记录一家企业的成长路线,十年,则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前几天绿地的朋友和攸克君聊了聊,自绿地京津冀事业部成立至今正好十年。绿地在北京这十年,到底充当了怎样的角色,不如先讲几个攸克君听到的小故事。

说北京之前,要继续说说开头提到的盘龙谷。毕竟这是绿地用来敲开北京市场的第一块砖。

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不到100公里的盘山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这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绿地投资的主要原因。但在十年前,北京到宝坻的宝平公路还未开通,从北京开车去那里要超过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即便距离蓟县县城只有20公里的距离,但山路崎岖,开车仍要将近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绿地的朋友回忆起来,工作组那会儿刚进入就是“四无现场”,没水没电没路没信号。

时任京津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兼技术部、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的许茗劼,入职时为技术部经理,上班第一天便被派到盘龙谷项目,刚到达现场的时候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但接下来的日子便是驻扎现场,在简陋的工棚里过夜。

2008年,集团下达给京津事业部的任务目标是18亿,但这个数字在当年11月的时候,依然是0.因为根本无房可卖,为了突破这一任务,盘龙谷的开盘必须在12月“抢滩”。

用这个朋友的话说,开盘前夜的一幕幕记忆犹新,到后半夜售楼处的内外的搭建工作完成之后,地面需要彻底清洗,正值寒冬,水冲到地面立刻冻成了冰碴,两位同事开着夜路沿途搜寻小卖部,买下了所有的食用盐,洒在地上来解冻,最终总算赶在天亮前,把所有的工作抢工完成。

且不谈盘龙谷接下来在销售层面的贡献,对于绿地来说,进入北方市场的第一个项目,不管在文化产业运营,还是对于区域的更新和再造方面,都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后来绿地在北京落子的每个项目,都并非这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销售,而是激活了所到每个区域的发展潜能。

▲盘龙谷今昔对比图

盘龙谷之后,绿地真正有了进入北京的机会,而大兴西斯莱公馆是绿地“进京赶考”的一个重要项目。

据绿地一位工程师回忆,2009年7月入职到绿地时,正好赶上绿地在北京拿下了大兴地块,从大兴西斯莱公馆到绿地缤纷城、绿地中央广场,他全程参与了这些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

在他的记忆中,西斯莱公馆开盘前期的那段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北京的第一个项目,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关注度都在这。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不能出错,加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那会儿绿地京津冀事业部办公地点还在大望路,团队的小伙伴经常需要在半夜从项目赶回办公室处理事务,而八九年前的大兴,整个发展还很滞后,连打车也很不方便。用他的话来说,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才能回家,曾经最熟悉的中央新闻联播的声音好久都没听到。

2000多套房子和10多种户型,细部节点、水电末端、点位、开关面板、洁具的位置等都是建筑和精装一项一项核对,核对完毕才能保证实施。这也是后来,西斯莱公馆能成为绿地在北京住宅市场一个标志性项目的根源所在。在当时,这也是大兴住宅项目的价格标杆,在很长一段时长掌控了整个区域的市场。

再到后来,商场绿地缤纷城的开业运营,创造性的改善了整个大兴区域的商业氛围,推动了大兴区域的整体商业与经济发展,相当于对整个区域的价值再造。在某种程度来说,绿地这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缩小了大兴与北京城区间的差距。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绿地海珀云翡,作为绿地最高端产品线在大兴的落地,一入市就倍受大兴区域居民追捧,这是享受到了此前绿地在大兴所积累的品牌资产红利。

▲绿地西斯莱公馆今昔对比图

同样的故事,还在房山与望京陆续上演。虽然是用不同的产品在撬动每一个区域,但背后所遵循的则是绿地在城市更新运营上的统一理念。

绿地的“房山模式”业内之前也都有所关注。可以说,房山是绿地北京地区“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绿地智慧产业城”在做的也是推出了绿地全国首个企业服务平台试点。所带来的影响力是,300多家文创企业陆续入住产业园区,并且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和导入。

这其实正是这个区域最需要的资源。不单是让人在这里住下来,而是工作、创业与此。这是区别于绿地在大兴和望京的开发模式,但通过探索商办物业的转型发展,绿地的“房山模式”也成为适应其区域升级的又一种城市更新之路。

房山版“中关村”足以来总结过去数年间,绿地对于这一区域的再造。而绿地中心的诞生过程对于很多绿地人来说,更是从0到1的过程。

通过一群绿地人的努力,硬是把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望京村儿”改造成为了一个名企云集、高楼耸立的“国际商务区”,伴随着阿里巴巴总部的迁入,以绿地为代表的品牌房企的进驻,也让昔日的城乡结合部在短短五年的时间,成为了下一个CBD。绿地中心其主楼“中国锦”早也成为扼守国门第一高楼,站在其顶层的直升机坪上,居高望远,整个京城雄伟旷阔。

城市的变迁与更新,开发企业是参与者,更是趋势的顺应者。早在20世纪的欧美工业国家,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经济以及人口的飞速增长,城市中土地资源的匮乏迫使了城市居民开始向市郊转移,人口的分散使得城市中心失去了经济活力,为了吸引人口回归这些区域,欧美国家开始了大范围的城市更新计划。

不难看出,对于一座城市的区域更新来说,“新”字的核心就是人的创造力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

在这座城市的发展浪潮中,不同于单一的住宅产品,绿地在商业办公以及产业地产的深耕布局也在从更多维度激活区域的发展潜力。不管是从最初的盘龙谷文化城,还是大兴的三盘联动、房山的创业氛围的营造以及站位望京商务区,绿地都充当了深度的参与者和运营者的角色。

攸克君听说,绿地京津事业部这十年的过往也将会以书的方式呈现和还原。相信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故事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绿地中心建造前后对比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