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陷基金经理离职潮,人心散了业绩如何提振?

宝盈基金陷基金经理离职潮,人心散了业绩如何提振?
2017年03月10日 20:35 野马财经

基金经理走了,基金怎么办?

经历了去年市场的震荡,诸多基金公司在业绩表现上都差强人意,再加上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公募基金行业内的“精英人才”加速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宝盈基金旗下多名基金经理和高管离职,该现象已引起业内极大关注,其纷纷离职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耐人寻味,而宝盈基金自身的业绩一定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宝盈陷基金经理离职潮

日前,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基金(213006.OF)发布公告,基金经理张小仁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离任日期2017年3月8日,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该基金由易祚兴、李健伟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张小仁并不是宝盈基金2017年以来首位离任的基金经理。

2017年1月,宝盈基金曾发布多则公告称,投资总监彭敢卸任宝盈科技30混合(000698.OF)等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外,彭敢管理的另外两只明星基金——宝盈资源优选(213008.OF)和宝盈策略增长(213003.OF)也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

此前,有“公募一姐”之称的王茹远还在宝盈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一批得力干将,被外界称为宝盈“四小龙”,包括彭敢、杨凯、张小仁、盖俊龙,其中彭敢是公司投资总监,杨凯是公司的副总经理。王茹远离职后,宝盈“四小龙”迅速上位,2015年末,彭敢操盘的宝盈新价值(000574.OF)还曾问鼎年度状元宝座。

2016年8月,宝盈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杨凯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如今彭敢、张小仁离职后,“四小龙”也只剩下盖俊龙“只身孤影”。

此外,2017年1月26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宝盈基金总经理,由公司董事长李文众代任总经理一职。

据了解,汪钦自2010年接棒宝盈基金后就在公司强势推出一系列改革,其中尤以“投研销一体化”改革为最,由此,汪钦也饱受争议,部分员工抱怨其“重营销,轻投研”。

数据显示,宝盈基金2011年底管理的规模不到百亿,随后几年,公司管理的规模开始迅速增长,至2015年牛市高点时期公司管理的规模高达826.21亿元。

但是,在2016年惨淡的市场行情冲击下,宝盈基金管理规模大幅缩水42%。

基金业绩堪忧

公开资料显示,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股东为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5%、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公司25%、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16.67%、天津信托投资公司16.67%、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6.67%。2004年,公司股东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天津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所持公司75%的出资转让给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宝盈基金旗下有23只产品(其中宝盈鸿阳为封闭式基金,本文不纳入统计),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对这些基金业绩进行梳理后发现,除“宝盈祥泰养老混合基金(001358.OF)”、“宝盈国家安全沪港深股票基金”外,其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业绩普遍表现欠佳,业绩均为负收益。

其中,多只混合型基金产品去年内业绩亏损幅度超过20%,如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基金(213003.OF)、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13001.OF)和宝盈科技混合30基金(000698.OF),业绩分别亏损26.31%、23.38%、23.12%。具体如下表所示:

虽然基金经理的离职原因均对外公布为“个人原因”,但有业内人士杨先生对野马财经表示,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原因无非就三个方面: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到位,不满意薪酬和机制方面的安排;其管理的产品业绩不佳,主动离职;股东层面变动,陷入人事纷争等。

野马财经曾尝试就以上问题和宝盈基金求证,但并未成功。

宝盈基金的旗下高管大批流失,个中原因相信投资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只是,这基金经理频繁更迭的背后,惨淡的基金业绩该由谁来提振?

2017“金融女神”评选

女神的努力!你看见了吗?

快来为你的女神投票加油吧!

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投票

野马财经微信后台更有红包等你拿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