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怎一个“绿”字了得

仙居:怎一个“绿”字了得
2017年11月08日 16:25 中国财经报

围绕一个“绿”字做文章,在全社会倡导“知绿、懂绿、践绿、护绿”的环保理念,浙江省仙居县因绿色发展、绿色实践、绿色创新、绿色治理等整体环境带来的改变而引起关注,也给我国在县域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探索与实践带来诸多启示。

仙居是浙东南一个不起眼的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就其县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而言,堪称其“小”,但仙居人不因为自己的体量“小”而眼界也小起来,相反,他们在绿色发展方面却视野开阔地干出了国家层面乃至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大事情来。

仙居气魄不小。仙居人总说,自己的家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既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就要有神仙居住的样子,因此,他们便打起全域旅游、发展绿色经济等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主意,并因此而一发不可收拾,颇为自信地连续两年召开县域绿色发展论坛,并且在县域之前加上“中国”二字,论坛不仅邀请了中央、地方相关领域的官员、专家、企业家等就仙居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先行先试进行评价、谋划,引智又引资,而且还真是站在“中国”的国家视角与层面上,高起点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诸多标准。无疑,这正体现了一个“小地方” 的大视野与大格局。

我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经验表明,推动国家层面的文明与进步,往往是从一些地方的先行先试起步的。打造和谐宜居、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正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更高标准的体现,但是,美好愿望最终需要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具体而言,就是要靠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去因地制宜地大胆实践,创新落实。仙居在这一轮绿色经济发展中,在“循环化的生产方式、低碳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空间格局、现代化的治理机制”的综合发展中,已经走到了全国前面。

百闻不如一见,本人借此参加论坛的机会,不仅从宏观层面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仙居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大致情况,而且也通过点上的调研深深感受到了仙居大地吹起的绿之风。

只有深入这块土地,你才能体会到仙居人是真正地“知绿、懂绿”,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真正地“践绿、护绿”。仙居人在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方面,真是有了许多的发明与创造。比如他们做足水文章,最早实行河长制,在农村推行人畜分离,全县进行厕所革命,建成全国县域最长的上百公里的绿道网,积极参与最美家乡河评比,推出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绿色行动的绿币奖励措施,制定“仙居绿色旅游业标准体系”,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目光投向国际,比如与法、德等发达国家合作,引进国际生态保护先进理念,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召开国际研讨会,实施国内首个生物多样性新型碳汇项目等等,从一二三产布局,到社会各界参与,仙居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绿色”发展理念本身已经成为当地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也几乎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地方第一主题。

有人会说,发展绿色经济,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会不会影响GDP?仙居用数据恰恰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了最好的诠释:2015年和2016年GDP增长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4和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分别高于全省平均5.6和6.1个百分点。在全省开展26县发展实绩考核中,连续两年分组排名第一。以具体的产品为例,比如,仙居的杨梅、水稻、蔬菜等等农产品,因当地的生态好而受益,一些产品已经或正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仙居绿色发展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以至于一个问题久久萦绕脑际,挥之不去,那就是:我国自然环境好,经济发达的县域多矣,仙居县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与自觉行动?是顶层规划到位?是政府治理有方?是当地百姓素质较高?是当地生态文化历史积淀深厚?

有人将仙居的绿色发展概括为仙居现象、仙居模式、仙居共识,然而,无论叫什么,仙居的发展至少代表了我国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这个趋势,值得关注,耐人寻味。

(作者为中国财经报社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来源:《中国财经报》2017年11月9日 第4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