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阶层!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

认知阶层!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
2017年07月17日 23:45 汇说FTsay

英国侦探小说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用4篇中篇、56篇短篇小说构造出福尔摩斯这位历史上最知名的大侦探,许多普通侦探一筹莫展的案件他不用到现场就可以指明侦破的方向,对于复杂的案件在现场的勘查中,福尔摩斯总能够发现别人忽略掉的蛛丝马迹和各类线索,然后利用他强大的演绎和推理能力结合法律知识让真相大白。

小说讲述了许多让人脑洞大开的破案故事,同时也说明白了福尔摩斯为什么这么牛的原因,除了他出神入化的观察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外,他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之所以如此的基础。

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

Ø 文学知识--无。说明福尔摩斯不是文艺青年;

Ø 政治学知识--浅薄。说明福尔摩斯是专业人士,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Ø 植物学知识--不全面。在19世纪植物学是显学,福尔摩斯虽然也掌握部分内容,但并不追求系统性和全面性;

Ø 地质学知识--实用,但有限; 这个破案也会用到,但福尔摩斯学习这些知识都以破案为目的;

Ø 化学知识--精深; 我国的传统小说和故事里面杀人也经常用到化学,譬如“大郎,把这碗药喝了吧”中的各类毒药都需要化学知识,这也是为什么福尔摩斯化学知识精深的原因;

Ø 解剖学知识--准确,不系统。 对人体的极度熟悉才能知道各类杀人的方法;

Ø 惊险文学--广博。开拓视野,知道常见的、匪夷所思的害人方法,大脑里有大量的可能性的储备,才可能有效的去发现和推导;

Ø 英国法律--充分。侦探是手段,目的还是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需要用到法律。

那问题来了?

一个专家级的发动机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名专家级的物流经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你的岗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什么?

知识结构通常是指一个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实践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岗位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通俗点说,就是如果想将任何岗位和专业做到极致,都不仅仅需要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而是需要多个维度上的,只不过需要掌握的水平层次不同。譬如一小学数学老师这个岗位,在普通人的眼里觉得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都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但并非你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就能做一个好的数学老师。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李·舒尔曼(LeeS.Shulman)的观点,他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包括7种: 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有关学习者的知识、关于教育情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

曾经是美国科技领域职位最高的大陆华人、后来成为百度高管的陆奇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演讲中提到:一个做计算机科学的工程师,要卓越必须学习其他行业和领域,他认为好的IT工程师必须学习经济学,因为经济学的建模模式跟计算机科学不一样,而且可以用到IT领域。同时还必须要学习产品的知识,有产品思维:“如果不懂产品,你不可能成为一个最好的工程师。真正要做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不光要懂产品,还要懂整个商业,懂生态。因为你的工作的责任,是能够看到将来,把技术展望到将来的需求,把平台、把开发流程、把你的团队为将来做准备。”陆奇还认为,要想将深度学习真正搞清楚,“必须把物理重学一遍,把生物学看一遍,再把进化论再看一遍。因为深度学习跟这些东西完全相关,自己肯定想不清楚,要彻底想清楚,必须学。”

其实陆奇说的这些,都属于工程师的知识结构问题。新手通常紧盯着自己手上的工作,如何完成任务和项目是重点,但当你从新手走到胜任、走到高手和专家的时候,就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而且很多时候是“功夫在诗外”,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才是最需要深入理解的东西。

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陷阱的:就是你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新手、胜任),其实根本不知道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换句话说,你对于这个领域专家的知识结构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你根本不知道要想卓越还需要去学那些内容。譬如大部分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学深度学习需要了解物理学、相对论和生物学,所以也不大可能去学习。

怎么办?

通常大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机构里会有各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告诉你要能够胜任这个职务需要掌握什么领域的内容,但关于高手到专家这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则很少有人告诉你。

这主要是高手和专家本身就少,需要了解这些内容的也比较少,所以很少专家愿意去提炼、整理、构建这个知识结构的模型。这个时候,找到愿意指导你的专家就十分重要,这也是贵人相助最有价值的原因。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互联网遍历后,发现自己缺乏的地方,及时补充,最后也会构建出专家级的知识结构。

拓展阅读: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

《中国青年报》在2015年的一篇报道中,曾引述过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在知乎中,“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吗?”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里面描述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典型形象:

出身城市、

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

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

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答案中还提到,清华老师专门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现象:

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也就是说,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这个结论,应该也是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的。

相比之下,农村学子上名校,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状况下,似乎已经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

我们曾经也推送过多篇文章,都曾讨论过这个话题。

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因为父母有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较为丰富的物质条件,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就更加有方向、有力度,也比较容易将孩子送入好的大学。

而城市中的贫困家庭,以及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父母自身的水平局限性,和家中资源的匮乏,无法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如果孩子想考上好大学,需要自己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考入名校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要想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仅仅努力学习是不够的。孩子的成绩里面,还要加上家庭的一部分,即:

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眼界阅历、

对时局的把控力度

以及物质条件、软性资源、

教育参与度

对孩子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等。

而这些,显然是对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更为有利。

但这并非意味着,寒门学子就再也无法成为名校的一员。

一方面,大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阶层多元化,也为了增加社会阶层流动性,会有意识地提高农村学生的比例。

比如,北大会在其“筑梦计划”、“博雅计划”、自主招生等录取中,对农村考生进行政策倾斜,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助学金和部分生活学习用品。2015年,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是19.14%,已经实现逐年连续增长。

2016年,北大、清华、人大等9所在京重点大学,继续针对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考生可得到清华大学最高降分60分的录取资格,而获取北大入选资格的考生,可获得的最高优惠条件,是录取分数线降至当地一本线。

另一方面,尽管家庭资源较少,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仍有寒门子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博得名校青睐。

那么,农村学生进入名校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呢?他们会和那些城市孩子一样,迅速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吗?

1

学习成绩有差距,

但通过努力可以拉平

光明网在2015年做过一期关于“农村学子在北大”的报道,提到农村学子进入名校以后,会凸显出两个短板:

一个是英语水平

城市学生差距较大,

另一个是研究性学习上表现欠佳。

长期以来应试英语的教育,会让农村学生对于实用英语的掌握比较欠缺。而如果在高中又缺乏综合性研究的训练,他们刚进入北大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在表述和表达能力上都会与城市同学显著差距。

这些学习成绩上的差距,都可以通过努力来逐渐拉平。因为农村学生特别勤奋,能吃苦,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他们的成绩都会因为自身努力而慢慢上升,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2

寒门学子在

中美名校的异曲同工

在美国,这种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没有上过大学的孩子,被叫做“First-Generation Low-Income student”,即“低收入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

所谓“第一代”,即指这些孩子从父母开始的上辈,都没有上过大学,而他们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学生。

之所以又提起了美国,是因为美国社会各界近年来也很关注“贫困学生在名校”这个话题。

美国的名校,尤其是常青藤大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专收高收入家庭孩子的精英大学,也被人称为“专为精英阶级服务的大学”,中产及以上家庭出身的学生最多。

它动辄一年6万美元以上的学费,也往往让低收入家庭(年收入48000美元以下)的孩子望而却步。

而精英大学学生阶层的单一化,开始让这些大学面临社会各界的舆论指责。

因此,他们也逐渐将“学生阶层多元化”作为了努力重点,致力于增强社会阶层流动性。不再只招收上层阶级家庭的学生,开始为优秀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经济援助,使他们得以进入精英大学完成学业。

因此,在美国的精英大学,这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学生,比过去十年增加了20%。但尽管如此,在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仍有46%的学生,其家庭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

也就是说,和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清华大学学生构成一样:

来自中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都在中美名校中占据更高的比例

而来自底层阶级、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占据比例很少。

至于贫困学生进入名校的条件,中国和美国也很相似。这些孩子要想进入名校,得也得有“自身成绩达标”、“学校有招收贫困学生考虑,且有经济能力”两方面的原因。

和北大为农村学生开通的绿色通道一样,很多美国的精英大学,都会为贫困学生解决学费、住宿费用、学杂费、基本的医疗费用,以及在食堂的用餐费用。但书本费用大部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买单,还有诸如牙齿矫正之类的医疗项目,也需要自费。

但有一点,中国名校和美国名校是不同的。

在中国,越是重点的大学,学费反而是越少的比如北大一年的学费是5000,而不少三本大学甚至商业化的野鸡大学,则动辄需要一两万一年。

而在美国,越是精英大学,所需的学费和各种费用越多。

同样是寒门学子,

只要成绩足够,

在中国实现名校梦,

还是比在美国的同辈要容易些。

如此一来,有资格的贫困学生进入精英学校的基本费用得到了解决,似乎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成为名校的一员了。

但正如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成长历程一样,这些孩子进入精英大学以后的生活,也往往会比从小物质优越的同龄人艰难一些。

事实上,他们的一路成长,都在感受与同龄人的巨大差距中度过。无奈和自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被富裕学生占绝大比例的精英大学录取,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的一件事。

3

即便进入名校,

阶层烙印也无法真正除去

差别,从进校之初就开始凸显了。而这些差别,都逃不开四个字——“阶层烙印”

我们看一个孩子的故事就知道了。

他叫做小A,从中国某国家级贫困县考到了清华大学,这还是受益于2012年国家出的一项“专项计划”,即为了增加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2012年起,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每年专门安排一万名招生名额给特困地区。这个“专项计划”,自2012年实施至今,就使18.3万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进入了重点大学。

2012年,复读了一年的小A碰巧赶上了“专项计划”的出台,以低于清华在该省分数线30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那一年,还有有30名同样来自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小A一起来到了清华。

小A是他们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孩子,尽管全村人都很穷,但都杀鸡宰羊予以庆贺。小A出发去北京前,大家还纷纷拿出不多的钱塞给他。

这都让小A感到,这份荣耀,既是沉甸甸希望,也有摆不脱的压力。

学校为了帮助像小A这样的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安排了“双导师”制,以及与著名校友“结对子”等,为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但小A还是从进校之初,就感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考上清华的荣耀感,就此结束在清华校门前。

学习:第一堂课就听不懂

刚刚住进宿舍,小A就和三个室友做了自我介绍,他们当中有两个是保送上的清华,一个是某省的第二名。三人都来自城市家庭,且父母都有大学学历。

小A的父母,都是小学学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20亩玉米地。父母从未在学习上辅导过他,更别说培养过他什么才艺。

他的求学经历坎坷而艰辛,小学在村里唯一一个混龄班完成。进入县城中学以后,因为基础太差,普通话都不会说,让他感到羞愧又自卑。于是他闷头学习,咬牙坚持,最后终于在复读一年后考入了清华。

他就像所有初来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刚来北京时满脸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向往。这个大城市会接纳他吗?

可是兴奋劲还没过去,在清华的第一堂专业课就把他打入了低谷。因为他完全听不懂,可是同学们似乎都能接受。有些小A根本没学过的基础知识,教授都假设大家已经学过,直接跳过去讲更深的内容了。

小A觉得,听不懂是自己智商不足。所以更加勤奋,都快把书翻烂了,做一次作业需要十几个小时,而别人好像几个小时就做完了。

他也不敢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害怕老师说他笨,只能自己吃力地啃书。可尽管这样,还是赶不上别人的进度。

在学校不敢寻求帮助,通常是小A这样的学生几乎都有的问题。

他们从小就深知,在学习上父母无法帮助自己,要想改变贫困的命运,就必须靠自己。

而进入高手云集的名校,他们的内心本来就是有忐忑的,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归因于自己的水平差,所以鲜有敢于去寻求帮助的人。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小A的成绩也不出意外地都在80分以下。而同宿舍的同学,都在90分以上。

当然,也有对成绩不满意的城市同学。他们直接去找教授,和教授对质分数是不是给低了。这也惊呆了小A。

因为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父母从来都让自己服从老师,老师说的就是对的,遇到不满意也不应该找老师争论。所以有时即使对分数有疑问,他也不敢去找老师澄清。

“怯于与权威对质”,其实也是在名校的贫困学生有的“通病”,这一点中国美国都一样。

有研究表明:

中产阶级父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学会与成年人平等对话,遇到问题也可以质疑权威。

所以中产家庭的孩子,往往也会在模仿父母和直接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在有疑问时会大胆质询。

此外,还学会了如何使各种规章制度有利于自己,并为自己服务,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社交技能文化资本,为日后顺利行走于社会打下基础。甚至从小学开始,这些孩子就俨然开始代表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取得优势。

工人阶级以及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会被父母教育服从权威,不被允许质疑权力。面对权威时,发展出一种“局促感”,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被动地接受权威

在面对公共机构时,他们通常无法让各种规则为自己服务,也就无法获得成年后可利用的文化资本,因此也容易形成对权威怯懦的立场。

所以小A会讶异于同学竟然会质疑老师给的分数,而自己是断然不敢找老师对质分数的。

考试后,小A更自卑了,甚至感到自己没有资格待在清华。

就像一个游客,感受不到一丝归属感。

他在日记里写:

“清华不像是我应该待的地方”。

不过,小A的成长经历,就是在不断的落后中奋起直追的,所以这次他依然没有就此放弃努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成绩开始慢慢上升,从班里的中下游进步到了中上游。

成绩问题似乎解决了,可小A的苦恼还是不断围绕着他。

知识面窄,深受城市文化冲击

渐渐地,小A发现,有的东西,是无论如何努力学习,都无法在短期内赶上同学们。

初来大城市,小A就像来到了全新的世界,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要重新学着去了解,可依然觉得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不自在。

同学们的闲聊他总是插不上嘴,因为好多名词他都是头一回听说,更别说那些外国的明星和球队。小A高中住校,在校只顾闷头学习,假期回家也只能干农活,家中没有电脑网络,城市的同龄人的娱乐生活,他几乎一点也没有过。

除了娱乐谈资,很多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识,他也很少有了解。

大城市的同学们谈起国外政治来头头是道,受益于从小经常和父母在国内外旅行,他们也很是见多识广。读过的课外书更是五花八门,上课回答问题能够旁征博引,知识面非常丰富。

他们还能轻松地与外国人对话,有同学的高中就开了关于领导力、团队合作的课程,他们完成起小组活动来,往往游刃有余,高效完善。

而小A只读过高中时学校图书馆的一些书,更没有出去旅行过。在完成小组活动时,总是被指挥的那个人,也很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闲聊或者讨论问题时,他愈发沉默。

他在日记中记录:

“最困难的地方,

不在于我和他们的财富差异,

而是悬殊巨大的认知范围。

我知道的太少了。”

“知识面较窄、阅历较少,初入城市时会遭遇城市文化冲击,以及与城市同龄人的'知识鸿沟'、社交能力有限”,这也是名校中的寒门子弟刚开始会遇到的问题。

中产家庭的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兴趣。为增加孩子阅历,也经常带孩子出去旅行,增长见识。与孩子的日常聊天中,更喜欢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团队协作方面,这些家长也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比较强。有些家长从孩子小学起,就开始启发他们关于“投资储蓄”、“商业经营”的简单知识,这是没有相关知识的家长无法做到的。

而学识有限的工人阶级及农村家庭父母,则在知识上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启发,能力上也无力给予更多的传承。在团队协作活动中,这样的家长更多地告诉孩子,“要做个听话的服从者”,而鲜有鼓励引导孩子去做个领导者的。

小A从小敏感、胆小,遇到集体活动,他总是个不错的执行者,很少自告奋勇担任领导职责。

他经常出神地听着同学们聊各种他不知道的事情,也更加频繁地出入图书馆,立志要在有限的四年中,读更多领域的书籍,缩小和同学的知识面差距。现在还没有资金“行万里路”,就先做好“读万卷书”这件事。

物质生活匮乏,引发连锁反应

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但还有一件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小A,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现实世界。

家境贫困的小A,自从进入清华,就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与城市同学物质条件的悬殊。

虽然学校已经为他减免了部分学费、住宿费等在校费用,但父母一年只有几千块的收入,实在给不了他多少生活费。同学们每月有几千的生活费,而小A只有不到几百块的银行卡余额。

他的口袋总是空空,吃饭也尽量点便宜的菜,每逢周末同学聚餐、班级活动,而小A只能找借口不去。尽管有时朋友提出会为他付钱,可这让本身就很自卑的小A更加不安,因为他钱包里的钱,是无力回请朋友的。

小A穿的衣服,都是从家中带来,高中时期穿过的。而来到北京后,他第一次逛街看到商场服装的价签就被震惊到,“为什么一件T恤就需要三四百块?”而他同宿舍的室友,一双篮球鞋就要两千多,这是小A想都不敢想的。

小A在学校修了经济学的课,一本英文原版教材就要一百多块,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立即买了,而小A纠结不已,这差不多是他每月五分之一的餐费。好在学校附近周末会有旧书市场,他找了几个周末,终于淘到一本旧书,只要30块,他终于松了口气。

同学们眼中的日常开销,是小A根本负担不起的奢侈。

“农村孩子来到大城市,

自卑就像写在我脸上”

他在日记里这样记录。

即使千辛万苦省钱,到了月末依然会饿几天肚子,小A只好四处寻找兼职机会。学习压力本来就很大,他只好牺牲睡觉时间,周末也抓紧时间做两份兼职,还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

每个暑假,别的同学要么回家,要么在新东方上雅思托福,或者出国参加夏令营,而小A都选择留在学校。一边做兼职,一边参加学习暑期课程,或寻找对未来有用的实习。

原因之一,是回家路费比较贵,之二是出国留学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托福雅思的风,他也没有能力去跟。

多学东西多挣钱,对他来说更为现实。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无法否认,但内心里也不想承认的。习惯了清华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北京异彩纷呈的繁华世界,虽然感受不到归属感,但他更不想回家面对破败的房屋,和烈日下无尽的农活

钱包的寒酸,还让这个正处于青春年华的男孩子不敢恋爱。

因为谈恋爱需要花钱,谈出成果以后要考虑未来,因为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去向何处,也不知有没有机会留在北京。尚且家里需要自己毕业后尽快工作帮扶,责任沉重,在北京买房安家更是不敢想的事情。

但看着同学们成双入对,他还是很羡慕,也希望日后能遇到一个真诚的女孩子,和他一起在大城市打拼未来。

物质的贫乏,和沉重的家庭责任,让小A的未来,缺失了很多可能性。

因为家里穷,结交的亲戚朋友也都是和自己家差不多的。没有什么高层次的朋友圈,也缺少必要的社会化训练,社交技能也比很多同龄人差。

去公司面试,小A都怯生生的,说话极不自信,立刻被自信大方的竞争者比了下去。

毕业之际,求职维艰

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的主流选择都有几种:保研、出国、工作,少数会创业或做出其他选择。

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可以无所畏惧地去学英语,考托福GRE,申请国外大学。

即使选择毕业就业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往往更加自信、勇敢,面试时能够侃侃而谈。谈吐、专业化素养和社交能力都比小A强。

原因在于:

中产家庭的父母,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一种工作规范和职业素养,获得必要的社会化训练

所以,诸如职业礼仪、着装规范、语言组织等“软实力”,能较为容易地使这些孩子融入职场。

而小A从小只能看者父母种地、卖粮,几乎没有什么职场熏陶。临近毕业时,他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求职进程总是卡在面试这一关。

曾有HR曾委婉地提醒他,着装应该规范整洁。而那天小A穿的,只是用几十块从网上买来的西装外套,脚上依然是穿了很久的运动鞋。

4

现实残酷,

但寒门学子依然要努力

表面看来,一同考入名校的寒门学子和城市学生,都来到了相同的终点,但他们双方阶层的不同,注定了两者未来起点的不同。毕业以后,寒门子弟的选择更窄,压力更大,往往有承担着帮扶家庭的责任,所以成功之路,步履维艰。

但依旧有很多,出身贫寒、经过一番拼搏努力,获得学术、商业和社会成就,摆脱贫苦的家庭命运,奋斗到中产阶级或者准精英阶级的人。

尽管这些苦出身的人们,“晋级”的历程比别人辛苦,也有很多阶层烙印需要慢慢去改变。但进入好的大学,才使他们有这个机会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如果我们越来越多地质疑,“读大学有什么用,读好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和普通大学一样艰辛找工作”。社会也越来越对寒门子弟考入名校不抱希望,但我不得不说:

名校能从根本上

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

给一个灵魂注入

高尚的修养和纯粹的追求。

在这里你会看到一心做学术,不问功名一世的虔诚学者,也会看到热心于公益到执着的年轻人,还有关心人类未来,为国家科技做出卓绝贡献的科研人。哪怕静静旁观这些人,也会给人带来思想上的震撼,以及灵魂的洗涤。

对于出身贫苦的寒门子弟,拼搏一把进入名校,更是最简洁、直接改变命运的途径。

不平等的社会中,

通过高考进入好大学,

这已经是最平等的一条路了。

就像故事中的小A,名校带给他初来时的荣耀,也提醒他残酷的现实。

名校不止是梦幻与温柔的所在,

更像是一名严师,

让他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也提供给他提升自己、

缩小差距的的途径和条件。

他的价值观、人生信条都从中发生的改变,从外到内,将他锻造成一个与从前迥然不同的人。

名校帮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看到,人生还有更多可以去努力实现的东西。也让他交到可以维持一生的朋友,帮助他从优秀的同辈身上学习。

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这不是寒门子弟停止努力、

放弃信念的理由,

更是认清现实,

抓住一切机遇去努力的契机

北大清华都在放宽农村学子录取的标准,这些就是机会。即使寒门子弟的父母无法为他们帮上多少忙,但只要他们敢于去寻求帮助,名校会有他们想要的所有资源。

哪怕进来以后会彷徨、自卑、不相信自己,但他们依然拥有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入场券,回报不会低于当初付出的努力。

---------END---------

汇说FTsay泛金融革命发起与引领者!让每个人更平等的参与金融市场是我们的使命!即使你生于贫困,也绝不能死于贫困!

我们坚信励精修行,方可得道:投资是生活的艺术,交易是一生的修行!愿与你以投资交易为生,共同奔向财富自由之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