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致:被资本“清洗”,究竟错在哪?

秦致:被资本“清洗”,究竟错在哪?
2016年06月30日 23:06 艾问iAsk

@屠苏的心事:李想当时为了留住秦致稀释了自己那么多股份,如今平安说赶人就赶人,难道平安是看中汽车之家的股票吗?

@QR吴江:平安未必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比澳讯要好,汽车之家在做汽车电商,平安可以完善支付体验和金融层面,还有平安好车等等好资产可以整合。

汽车之家不是我的产品,而是我的公司

1、秦致“下课”

最近除了被万宝大战霸屏,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管理层就汽车之家的股权争夺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平安信托最终入主汽车之家,原汽车之家管理层惨遭血洗,CEO秦致离开。6月27日,经汽车之家董事会批准,任命平安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陆敏为公司董事长兼CEO。

6月23日,汽车之家大股东澳洲电讯宣布已完成和平安信托就汽车之家47.7%股权的交易。两天后的6月25日,汽车之家CEO秦致在“内部邮件”中透露,“公司开了临时董事会,我和钟奕祺不再担任公司的CEO和CFO。”

短时间内,秦致和他的创始团队是如何失去的公司控制权的?他们又为什么会败呢?

对于秦致的出局,业内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资本过于强势。据了解,目前,澳电继续持有汽车之家6.5% 股权,秦致持股为2.9%,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持股为 2.6%。由于投票权与持股比例相当,因此相对平安而言,秦致和李想的投票权不值一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平安能够轻易将秦致踢出局。

另一种看法则是,汽车之家的管理层也有值得反省的地方。就秦致今天的境遇来看,充分体现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年4月15日,澳电宣布将所持汽车之家47.7%股权转让给平安信托。秦致为首的管理层于4月16日发起私有化要约,力图阻击平安信托,但为时已晚。对此,汽车之家创始人和董事李想发文谈及此事。他也表示,时间点上来看,(秦致)多少有点晚了。

2、创始人最需要的CEO

秦致于人的第一印象是,帅气、勤勉、知进退、有担当。在汽车之家内部员工看来,李想是汽车之家的创办人,秦致则是管理这个孩子的家长,有点像半个创始人,而不是一个彻底的职业经理人。

人人都是创始人,但不是人人都能当CEO,某媒体评价:秦致就是那种创始人最需要的CEO。在秦致在任期间,他带领汽车类垂直门户的“后进生”汽车之家成功逆袭,于2008年9月网站流量攀升至行业第一;2013年12月,他又将这家长跑了8年的公司带领至纽交所,成为当时市值31.61亿美元的第一股。

1、接地气的海归

从履历上看,秦致中学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四中,然后考入清华,工作后进入IBM,随后又在哈佛商学院取得MBA、在华尔街加入了麦肯锡。虽然刚回国时加入了屌丝公司265,但一年半之后265就卖给了谷歌。至此,秦致无疑已经在高富帅之路上完成了“闭环”。

在265的时候,当秦致与投资人去一些场合时,如果在座的既有外国人又有中国人,他便要充当一个双重翻译的角色。他首先要把投资人不太标准的、具有福建口音的普通话“翻译”成中国人听得懂的普通话,然后把普通话翻译成英语,让外国人听得懂。这是从中学开始一路上名校、进名企的秦致,与草根创业者最直接的接触,进而触摸到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用户简单、草根的需求,以及它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容量。在当时,一个海外名校毕业的人,会觉得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但一旦去从事一份与商业有关的职业,“会突然发现,你完全不了解中国真正的用户市场。”

2006年刚从美国回来、加盟265之前,秦致的内心一度有过犹豫。这个网址导航站在当时以一个海归的眼光来看,“太傻了,是个人都可以干呀。”当时,他的太太还在雷曼兄弟工作。回国不但意味着自己要辞去在麦肯锡的工作,且从其家庭的角度来看,“夫唱妇随”,其太太也将为之弃雷曼兄弟的事务。而秦致要投奔的是一个看起来很“屌丝”的网站。

但是,好的结尾都需要痛苦的铺垫。秦致在265的经历绝非全是蜜月期。当时265没有CFO,所以身为COO、哈佛商学院高材生的秦致理所当然地负责起了每个季度的财务报表。秦致按照MBA课堂上学到的财务模型分析,做出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损益表发给投资人看。结果可想而知。这三个对上市公司来说一本正经的表格,对265这种创业公司完全不适用,投资人看了之后把秦致臭骂了一顿。“我当然不服输,先是去找专业类书本,然后不用相关软件,就用电子表格完成了这事。”秦致说,“这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费劲去做一份财务报表。”

这让秦致认识到,自己一些所谓优势的东西,不一定就有用。“你刚加盟一个企业,前面肯定有几个蜜月期,蜜月期完了以后才痛苦呢,因为你所有的光环都没有了。”

2、空降

离开265后,秦致对“下家”的要求有三个基本点:第一,做的事要靠谱,大方向要对;第二,利益要有保障,股权或期权必须满足自己的预期;第三,在获得那些利益之前,自己要能活下来。

秦致正是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想要找的人:既要互补,又足够接地气。后来在董事会讨论秦致的期权问题时,董事会给出的比例并不能达到秦致的要求,是李想主动拿出了自己的部分股权补了上去。

就这样,秦致以总裁的身份空降汽车之家,秦致入职的时间是2007年7月份,当年上半年的广告销售是100多万元,在汽车垂直类门户中被远远甩后面。

3、创新推广方式

秦致在进入汽车之家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网站,但缺乏推广”。他对团队说:“如果不把自己的口扩宽,胡同也就只有那么窄,来的人也就只有那么多。”秦致很快意识到网址导航站即将占领浏览器首页的趋势,于是他履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网址站作为汽车之家推广的核心阵营,“这事有江湖,有策略,有战术,但从战略的层面上考量,(无论多么复杂)自己都必须得去干。”于是汽车之家成为第一家与此类站点展开合作的汽车网站。

很快秦致的工作得到了成效,汽车之家的流量直线上升,并在百度搜索结果排名靠前,到2009年,汽车之家的用户浏览量已经超过了行业老大。

4、上市

在纽交所大厅正式敲下钟铃之前,汽车之家CEO秦致从北京出发,辗转香港、伦敦、再到纽约,前后两周半,完成了上市前的路演。总体来说,如同许多公司上市路演一样,汽车之家的上市路演仍是一场体力与精力的巨大消耗战:秦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咖啡一杯接着一杯,每天说着几乎与前一天相同的陈述。

在纽交所完成敲钟仪式并接受一圈媒体采访之后,秦致撇下汽车之家的其他高管们回到离纽交所不远的酒店,倒头就睡。再过几个小时的晚上6点,30来人的答谢晚宴将等着他出席,不过,此刻的他如释重负——以汽车之家CEO的身份将汽车之家带入公众视野,以30.16美元开盘价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31.61亿美元,超过更早之前上市的易车网13亿美元的市值

“过去人们不重视你,现在开始重视了。”对于上市一事,秦致拥有这样的心态:作为汽车类垂直门户的第一,上市毫无悬念。他说,汽车之家不是我的产品,而是我的公司。

3、汽车之家如何把握未来十年?

“汽车之家的战略和业务不会变,汽车之家的文化和制度不会变,汽车之家的团队和大家的薪酬不会变。一切照旧,要变也只会变得更好。”汽车之家新CEO陆敏称。

平安入主汽车之家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刀斩乱麻的对之前的团队架构做了调整。秦致的出局也代表着汽车之家职业经理人时代的真正来临,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股权的问题转移到对未来十年汽车之家何去何从的关注上。有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十年,汽车之家或许会从车生态、科技、金融三大方面去把握自己发展的业务和机遇。

网易新闻认为:汽车之家浸染行业11年多,继续做一个单一的汽车媒体,那是“小成”。能够借助大股东平安的资金和用户优势,深入到共享出行这个万亿市场领域,那么汽车之家就不仅仅是“汽车介绍之家”和“汽车购买之家”,还会是“汽车服务之家”与“汽车制造之家”,这是“大成”。

至于秦致的未来,他在汽车之家CEO任上的最后一次专访曾说,自己的目标是企业家:“我更在意什么叫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一条是你要做正确的选择。作为企业家作为管理团队这是你该干的事,否则你凭什么干CEO。”现在,当秦致身份变为“汽车之家前CEO”,他的这个说法更耐人寻味。秦致即使离职,也一直强调:“汽车之家的管理层一直守着一个原则,我们一切是以用户价值为基础。我们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被资本清洗的这个结果秦致或许预料过,他显然也尝试改变过,然而资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秦致,不是汽车之家创始人,但成了汽车之家最后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优秀的CEO,我相信他并不会在商场上销声匿迹,肯定会有更好的未来等着他。综合来看,摆在平安和汽车之家面前的是一份“宏图伟业”,未来十年,互联网+汽车,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迅猛变化,谁能在下一个时代掌握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问合作、商务对接 | 邮箱:business@iask-media.com | 微信:iaskbusines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