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笑中国实体店倒闭 中国人却笑美国电商玩不起

美国人笑中国实体店倒闭 中国人却笑美国电商玩不起
2016年11月15日 16:25 财经智库网

日前,“双十一”购物节再次引爆中国消费市场。数据显示,11月11日全天,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达1207亿元,超过去年的912亿元,创下新纪录,正式进入“千亿元时代”。而相比于网络零售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实体零售显得相对黯淡。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1%,传统零售业态零售额同比增长7%,其中超市和百货店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2和2.1个百分点。

相对于中国,美国的实体零售经济则比较发达。在电商蓬勃发展的时期里,看看国外的零售实体商店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他们有哪些大型的零售实体商店,比如美国沃尔玛,加拿大有大统华,日本有吉之岛……

然后看看我大天朝,有什么呢?大家一起想想!嗯,有人人乐?有华润万家?还有什么呢?我想不到,麻烦大家去想吧。

美国电商目前只是零售业的补充

美国电商发展应该是在1995开始,然而开起步就需要面临沃尔玛这等巨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截至到1995年电商起步这一年,沃尔玛已经存在并不断的扩张了30多年,电商在他面前无异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另外一方面其实在沃尔玛创建的60年代开始就确定了一个原则,「从小镇入手,凡人口超过4000人的小镇就开店」,这就好比我大天朝“太祖”在抗日时期的策略一般「农村包围城市店」,到1995年沃尔玛在全美已有1300多个门店,而且主要在小镇,这意味着什么呢?便捷,快速。全面,这就是电商在中国的优势,然而远在1995年,美国实体零售已经能做到这个地步。下面就是沃尔玛在全美的「细胞繁殖」式的扩张路径图(1961-2010) 。

那么,电商呢?美国的电商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2010年,美国整个电商行业166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远不及沃尔玛在美的营业额,更不用说与”整个零售行业“比较了,因此:美国的电商目前只是零售业的补充。

中国的在线零售是对线下零售的革命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国,为什么到了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首先依然是从零售业和电商的发展来说。

看看中国的大环境:我国发展电商时,传统零售业其实是欠发达的,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中国大卖场的普及率不高,连锁零售商的覆盖率不高。

就以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两家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和苏宁为例:

国美(1987年创立),在2014年门店数量1698家;

苏宁(1990年创立),在2014年门店数量1696家;

那么抛开中国自身的零售实体,跨国连锁在中国发展又是怎么样呢?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跨国零售商在中国的覆盖率更低,世界零售业霸主沃尔玛2013年仅有411家门店。

第二,中国零售业态的集中度不高。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前20家零售商只占城市零售总额的13%左右。而截止2010年,中国最大的零售商高鑫零售仅占12%的市场份额。

所以,相对于美国的实体零售业发展远超电子商务,我们恰好是相反的,在我国的电商开始发展时,传统实体零售业其实是有欠发达的。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工业化和信息化较之进行,不同零售业态紧密地出现,虽然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超过一个半世纪的零售业态变革,但相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1、实体批发零售基础设施不均匀:西部人均收入是东部的一半,人均批发零售营业面积只有东部的1/3至1/4

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叫做Terre Haute的小城,全城上下差不多5万人,但有着多家Walmart, Bestbuy 和 Macy’s 等各种大型百货,无不刺激着当地消费。饭馆国内,中小城市没有足够的实体商业基础设施,也没用足够的物品选择空间,线下消费受到抑制。

2.实体批发零售整体交易效率较低,为美国的60%至70%

有人调侃说天朝有一种特色的行业,叫做各类经销商。改革开放后,中国零售业进行了20余年的民间探索,卓有成效但缺乏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支持,整体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2012年,1美金的批发零售业增加值所之城完成的最终居民消费为6.04元,美国为中国的1.56倍。

对比前面说到的美国零售行业,我们就可以发现,零售业对于互联网的态度,天朝和美国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如果这还不够清晰明白,那么我们从历史发展来看看天朝和美国的传统实体零售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轴对比:

从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美国传统实体零售发展依赖于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和成熟高效的大流通格局,互联网只是作为线下零售的补充。

而中国,由于先天不足,一步慢步步慢,因此就把互联网视当作了革的手段,借此对批发、零售、物流、生成以及金融的整个商业形态做出大规模跨越式革命。这就造就了各种”风口上的猪“,众人拾柴,期望以此实现”弯道超车“。

电商零售业要相亲相爱 避免极端发展

电商(E-Commerce)与传统商务(Commerce)的区别只在一个E。说到底,电商不过是通过互联网把线下的营销方式用更快,更易分析,更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电商和传统零售业不该是相杀的对手,二者完全可以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补充的存在。

阿里巴巴联手苏宁

2015年8月,阿里巴巴与苏宁正式宣布战略互投。许多人当时认为是这场“联姻”是电商们的扩张,是阿里和京东的斗争。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是电商和实体零售店的融合。

从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上线,到苏宁物流承接天猫业务,与菜鸟系统对接,“阿苏”的这次联手中可以看到实体+电商在业务发展方面是有巨大空间的。

沃尔玛战略投资京东

京东在6月宣布沃尔玛成为京东集团的战略投资者,入股京东占5%的股份,1号店纳入京东。

华润投资“新美大”

近日,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连和基金投资了由美团网和大众点评战略合作成立的“新美大”,华润旗下的华润万家、苏果超市、以及太平洋咖啡等上万家线下零售门店都将入驻美团外卖。

从昔日相杀的对手,一转眼变成了相亲相爱的队友,还真是证明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电商+实体零售业擦出火花

电商有电商的好,实体店也有自己的稳固消费者。电商和实体零售业其实各有千秋。消费者现在虽然有网购习惯,但是有些商品也还是要去实体店买的。

随着互联网+的大趋势已经形成,OAO商业模式时代也已经来到。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也为今天的电商和实体零售业的共赢带来了无限可能。

说回到刚才提到的“阿里巴巴联手苏宁”“沃尔玛战略投资京东”,当这些实体零售巨头和电商巨头的合作,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阿里和苏宁去年8月“联姻”之后,去年的“818”根据天猫数据显示,苏宁易购旗舰店“818”上线首日便成为了家电3C类店铺中的销售第一。而天猫更是利用苏宁的实体店弥补了自身平台3C家电这一短板。

另外,在入驻天猫后,苏宁在大3C、大家电的领域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获得了加强。天猫方面,苏宁线下的客群覆盖老中青三代,产品也覆盖高中低端,再加上线上、线下会员体系合二为一,对阿里来讲就是天生的大数据和服务端口。

沃尔玛和京东的合作,电子商城的巨大流量让沃尔玛可以扩大旗下的山姆会员店的销售额。京东借助1号店在网超方面的力量,弥补了自己平台在快消品方面的短板。

沃尔玛所具备的供应链资源和线下会员这些实体零售商的优势京东可以加以整合利用,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扩大市场和用户数量,最终增加盈利。

总结来说,电商和实体零售业的结合,互相都有受益,可谓是双赢的结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