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买保险再添一堵 保险业的春天已经过去

去香港买保险再添一堵 保险业的春天已经过去
2017年01月10日 14:16 财经智库网

从1月1日起,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正遭遇新情况。除投保手续变化,暂停刷银联交保费外,一个全球性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正式登陆香港,这也意味着内地人在港购买的所有保单信息将完全被披露。

【CRS实施促使香港内地两地监管更加透明】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CRS)即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可理解为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汇报标准,旨在提升税收透明度和打击跨境逃税,参与税务管理辖区的金融机构都必须遵守并进行尽职审查。

CRS关注的是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具体来说,这类账户包括存款账户、信托账户、现金价值保险合约、年金合约、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和债权权益等。需要申报的内容则包括账户及账户余额、姓名以及出生日期、账号及账户余额、税收居住地、年度付至或记入该账户的总额等。

举个例来说,如果您是有大陆身份证的人,您在香港汇丰银行存款500万,那么香港汇丰银行就会把您的存款报给香港税务局,香港税务局再将您的存款信息报给大陆税务局。那么,您现在就要思考几个问题了,如果钱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请问资金是合法收入还是灰色收入呢?是合法出境吗?还是非法地下钱庄逃避外汇监管出境?这些资金在中国合法纳税了吗?纳税凭证能提供吗?这前面的问题无论是哪一关,都有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难度增加】

CRS无疑对保险业界有影响,因香港保险业的内地客占比较重,措施令交易程序繁复,必然影响他们的购买保险产品的意愿,相信对业界有打击。

实际上,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内地消费者跨境购买香港保险产生的市场争议已有显现。2016年10月末,一则“10月29日凌晨银联将关闭香港地区保险业务消费通道,内地客户无法在香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了”的消息引发保险业内外关注。银联随后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在监管政策框架内提供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除了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外,全面暂停内地居民通过银联卡在香港地区投保。

2016年12月8日,继银联国际暂停内地客户香港购险刷卡支付后,包括Visa和万事达两家公司已经通知相关银行,自本周六起不接受内地客户以Visa 和万事达卡缴付保费。

资料显示,内地消费者赴港热衷购买大额分红型寿险保单或者巨资购买投连险。随着“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启动,加之内地严查资本违法跨境转移,购买香港保险的一系列程序难度均将明显增加。

了解香港保险的人士表示,目前香港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实质执行有关规定,内地人士购买香港保险的渠道受到多重限制。分期缴款的重疾和投资型保险,如果不按期限或者一次性缴完,就无法通过时间价值产生保障和投资收益,对于保费适中的香港保险来说,续缴保费的投保人可以通过转到香港账户里的外币取现后缴保费,也可以通过银联ATM外币取现以及现金缴纳的方式来操作。而据悉,为应对香港海关总署对允许随身携带现金限额为每人每次5000美元的规定,很多投资者已选择家庭组团的形式赴港。

【打击资本外流是主要目标】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香港保险已成为一些个体转移资产的手段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内地居民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对外币资产配置需求增加,高收入居民通过购买香港保单可实现财富传承、资产转移甚至藏匿等目的,而香港保险产品较内地具有简单的比较优势,对中高收入群体形成一定吸引力。

眼下中国正在打一场惊心动魄的“资本外流狙击战”,这也是一场“中国经济保卫战”。仅仅过去几个月,我们就看到监管机构多次出手,斩断资本外流的黑色通道。不夸张的说,几乎有关央行的大新闻,都跟打击资本外流有关,而香港保险无疑成了狙击者的眼中钉。

10月,银联全面切断香港保险支付渠道;12月,限制内地客户使用Visa 和万事达卡缴付香港保险保费;而在最近的1月,当人们又开始动用一年一度5万美金换汇额度的时候,发现换汇的过程比之前繁琐了很多。而CRS的实施,则更是直接将大陆客户购买香港保险的行为暴露在监管机构之下,对于一些有钱人来说,他们还是不希望自己的个人资产信息被完全披露。所以说,香港保险业的春天可能已经过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