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任正非掌管德云社

如果让任正非掌管德云社
2016年09月09日 16:10 财经智库网

郭德纲扬言清理门户,却不料被前弟子曹云金一篇7000字的文章掀了个跟斗。这个跟斗不轻,估计得让郭缓一阵子了,众网友看了文章后估计也都在心里重新审视了一遍这位相声先生。

郭德纲身上存在某种矛盾:一面积极拥抱市场经济,通过参加电视、综艺、选秀节目将相声这种北方传统艺术推向全国,同时也通过新媒体塑造自己形象,微博收获六千多万粉丝足见其自我营销能力。但另一面他仍沿用古老的 “家长制”来开课收徒,曹云金在微博文章中提到自己初到北京随郭德纲学艺,除了要交学费、房费、吃饭费,还要洗衣服做饭,养狗沏茶买菜做家务,徒弟对师傅保持绝对忠诚,否则就是欺师灭祖。可以说正是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德云社在公司管理上的混乱。

一、缺少契约精神

既然是大家长制,那么演员今晚能否上台表演,表演一场拿多少工钱,基本也都由郭德纲一人说了算。师傅没有契约精神,员工很难有安全感。有时候不小心惹师傅不高兴就可能被雪藏进而失去登台表演的机会。没有白字黑字的合同,没有明确的薪酬管理制度,员工面临很大风险,甚至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发展。

二、员工付出与回报不匹配

从曹云金的微博文章可以看出,郭德纲给手下徒弟们的工资开得很低,一个月演满三十二场到手不过四千多,而且没有社保。有几次辛辛苦苦拍完电视剧却没能拿到工钱,而郭德纲给出的理由居然是片子没卖出去,让演员承担了本该由制作人承担的风险。后来电视剧播出了,曹云金却至今也没有拿到报酬。反观公司老板本人,07年的时候郭德纲年收入就已经过千万,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一方面是员工工资被拖欠,另一方面是公司老板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情景很难不让员工感到寒心。

三、无视员工发展

德云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成功了,只是这其中有多少老员工甚至创始人享受到了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如果有,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先后离开了,从何云伟、李菁,到曹云金、张德武、徐德亮等。很多时候,老员工的离开不仅仅是想自立门户,而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郭德纲习惯于把徒弟当做赚钱工具,却忽视了徒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而对于离开自己的徒弟,郭德纲时常在公开场合恶语相向,将其视为叛徒,对徒弟们的个人形象带来很大的影响,势必也将影响他们的事业发展。

不可否认郭德纲是说相声的人才,但是他管理公司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徒弟“背叛师门”了。假设我们给德云社另找一位掌门来管理,比如科技巨头华为老总任正非某天忽然爱上了相声,心血来潮收购了德云社(只是假设…),而郭德纲只管授课育人并不参与管理,那么德云社在公司治理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首先,员工工资肯定要涨,而且不止一点点。华为的高薪政策全国皆知,使得人才四面八方涌向华为,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一旦任正非掌管德云社,曹云金的工资肯定不止每场150元,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也就不用担心陷入赚不到钱反而往里贴钱的窘境了。

其次,德云社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凡是工作一定年限的员工都有资格申购公司股份,享受每年的分红收益。参照华为的持股计划可以看出,持有华为股份的员工每年分红收入远大于把工资存到银行或投资股票债券的收益。所以通过这一计划,不仅让德云社的员工们拿到丰厚的分红,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公司的主人翁精神,工作势必更加积极和努力,也就不会出现如今众叛亲离的局面了。

最后,假使有德云社的员工选择自立门户,估计任正非也不会跳着脚骂他们是欺师灭祖的叛徒,而是选择提供一笔资金入股徒弟的公司,扶持一把的同时也拥有了相应股权,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享有控制和管理权,这样虽然两家公司会形成竞争,但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对照现实,郭德纲的德云社如日中天,但曹云金的听云轩发展也很快,而依照两者现在水火不容的姿态,未来的竞争势必在所难免,恐怕不会这么轻易就“相忘于江湖”吧!

(更多精彩干货尽在财经智库网微信号:cjzk168或新浪微博@财经智库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甚感谢。文:财经智库网——江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