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包圆”里约奥运,体育经济借奥运冲击全球

中国制造“包圆”里约奥运,体育经济借奥运冲击全球
2016年08月11日 11:45 轩辕财经

奥运体育盛会正在里约火热上演,从奥运场馆建设,到地铁列车,从吉祥物玩偶再到各国国旗,“中国制造”遍布里约奥运,成为最大赢家。中国正成为全球体育经济的重要玩家。

提前瞄准布局

此次奥运会,巴西至少投入了12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配套设施的建设。作为制造大国,中国企业早已盯上了奥运这个“经济蛋糕”。为了举办此前2014年的世界杯和此次奥运会,巴西政府提出了庞大的交通提升计划,中国中车长客有限公司先后取得了里约地铁和电动车组近600辆列车的订单,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此次奥运开幕前一周才开通的里约地铁四号线列车,就全部来自中国。

还有建设奥运村所使用的重型工程机械,也主要有中国的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联重科等企业提供,除了这些,“中国制造”的“小身影”在里约奥运也无处不在。此次奥运会近250万个吉祥物玩偶以及纪念章都有中国企业制造,包括颁奖台上升起的各国国旗,和部分比赛用的体育器材等等,也都基本是“中国制造”。

体育产业提升

早在2014,国家就出台政策,要高度关注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体育产业的发展摆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计划在202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

而奥运会作为国际性的体育盛会,蕴含巨大商机,全球的体育品牌都对这块“奥运经济蛋糕”虎视眈眈,都希望借助奥运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和业绩。中国体育品牌当然也不会落后,自然要在此“蛋糕”上切下一块。首先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服装都由安踏赞助,而361度则成为里约奥组委的赞助商,还有匹克等也以赞助其他国家的方式出现在里约奥运会上。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增长乏力,而体育经济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将基本投入到国外发展潜力巨大的职业运动市场,有助于企业转向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未来的大趋势。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体育产业品牌在中国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市场,虽然这些年中国体育相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国本土的体育品牌也还是面临着严峻考验。相较于国际体育品牌,本土的体育产业科技含量还不太高,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体育产业就处于竞争劣势。

体育产业是一个辐射广泛的行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各方合作。比如在体育赛事转播上有优势的企业,国内在体育经营上有优势的体育俱乐部,和在体育用品制造上具有资历的企业,如果这几者联手,而不是各自为战,那么中国体育品牌才有更强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市场。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转型,市场准入放款,文化产业兴起,同时产能巨大,再加上企业、资本敢于试水市场的激流,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面前的挑战依旧巨大,但中国的体育经济必将以惊人的态势冲向全球市场。

笔者对于国际形势以及各国经济等财经领域保持着密切的敏感度。为研究原油(天然气)及铜、白银等贵金属更加深入。如果你投资不顺或者资金缩水,不妨关注笔者。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给予得是我多年的研究经验,帮助大家。手中有套单的朋友不要急,遇上我就是缘分,说出你的点位,立马解套。金融分析师微信:31557678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