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风雨飘摇”,人民币即将对其“亮剑”

美元霸权“风雨飘摇”,人民币即将对其“亮剑”
2016年08月24日 17:50 中国企业家.

中国政府达成了一个与诸多外国央行进行货币互换的庞大网络,但这好像是建立了一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却没什么车在上面跑。在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之前,人民币只会是个小玩家,而且法治一天不到位,没有投资者会视其货币为真正安全。

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内的霸权正面临挑战,人民币是潜在的替代者之一。不过金融史告诉我们,全球储备货币的转换远非一蹴而就,两大货币同时成为储备货币并行不悖并非不可能,就像20世纪初的英镑与美元。一种挑战货币要真正成为储备货币,除了本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外,本国金融市场的规模、稳定性与流动性将对其能否成为储备货币起决定作用。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已不再稳固,原因有二:

第一、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及其金融实力之间已出现断层。美国GDP占全球23%,商品贸易额占全球12%。跨国企业投资存量中美国公司所占份额已从1999年的39%下降至如今的24%。但华尔街对全球市场节奏的主导却更胜以往,美国的基金经理们掌管着全球55%的在管资产规模,十年前这一比例为44%。

相比而言,过去十年,美国在全球商品进口中的占比已从16%下降至13%。目前,美国仅为32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1994年时为44个;而中国同期的数字则从2个上升至43个。美联储一跺脚全世界都发抖的体系是不稳定的。

第二、离岸美元体系如果面临危机,并无退路可支撑。2008至2009年间,美联储被迫出手救市,作为最终贷款人向外国银行及央行注入一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将来若再次发生危机,涉及的救市资金将远高于这一数额。美国政治的僵局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在下一次危机时根本无法出手。

但美元的超强地位的确影响到了美国人。一方面是带来好处,起码借款成本低;同时还有坐拥储备货币的“过度特权”,但美国也要为此付出代价。假如美联储在美元流动性危机爆发之际无法作为最后贷款人救市,海外市场会随之崩溃,遂而冲击美国经济。即便没有危机,美元的支配地位也将使美国决策者陷于两难。如果外国人继续囤积外汇储备,到本世纪30年代他们将主导美国国债市场。为满足外国对安全的美元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政府可能会发行更多国债—— 这将加重自身的债务。或者等外国投资者买光其他证券——但这可能会导致资产泡沫,正如本世纪初抵押贷款兴盛时所发生的那样。

那么人民币能挑战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么?细看过去一百年的金融史,我们可以解读两个问题:一种货币如何获得储备货币的地位?双货币系统是否可行?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恰如美元的历史可以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并不是实现金融霸权的充分条件。在1880年左右美国经济就已在规模上超过了英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元极少在国外使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巴瑞认为,金融市场的“规模、稳定性和流动性”是决定储备货币地位的三个最重要因素。

尽管有金融危机,但比之中国,美国的资本市场规模仍然大得多、流动性更佳并且监管做得更好。虽然一如美国一百年前所做的那样,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进展时断时续。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中国政府干预市场,而中国的股市已经成为不稳定的代名词。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肯定的:两种储备货币可以长期共存。尽管一战后美元开始逐渐取得优势,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英镑一直都是同等重要的储备货币。晋升新的储备货币的道路也并非单行道:20世纪30年代当美国遭受一系列银行危机重创时,英镑地位一度有所复兴。

如果有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美元不会迅速被取代;崛起的货币不一定要成为对手;但一旦美国国内政策阻碍全球金融体系所需要的改革,那么美元的前景并不乐观。反观人民币,中国政府达成了一个与诸多外国央行进行货币互换的庞大网络,但这好像是建立了一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却没什么车在上面跑。在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之前,人民币只会是个小玩家。而且法治一天不到位,没有投资者会视其货币为真正安全。

笔者/烁金博论,想了解更多的财经信息与现货贵金属投资策略;做单方法及盘中操作技巧威信:SJBL1588(长按可复制)每日发送操作建议,行情消息面趋势解析请添加SJBL1588为好友,本人一对一指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