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6秒分胜负!AI将应用在哪些保险领域?

人机大战6秒分胜负!AI将应用在哪些保险领域?
2017年06月27日 23:05 保险了没

点击上方“保险了没”可以订阅哦

继阿尔法狗今年5月以3:0比分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手柯洁后,人工智能再一次战胜人脑。

2017年6月27日下午,北京,一场“人机大战”开战仅6秒就胜负已定。6秒07——这是“定损宝”给12台事故车定损花费的时间,平均工作年限5-7年的6名定损员最终花费了6分48秒。

从定损准确性来看,结果显示,12个案件中,10个案件两者判定一致,但有两个案件,定损员和定损宝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结果,经过经验更加丰富的资深定损人员判断,一个定损宝正确,一个定损员正确,双方打成平手。  

6月27日,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向保险行业全面开放技术产品“定损宝”。

“定损宝”是什么?

“定损宝”是蚂蚁金服最新推出的一项保险智能应用。即通过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检测技术,用AI(人工智能)充当定损员的眼睛和大脑的作用,通过部署在云端的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在几秒钟之内就能给出准确的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维修方案及维修价格。

“定损宝”的图像定损技术通过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保险公司通过技术开发将这一接口应用到自己的系统中。

定损人员手持终端或者PC端的影像管理系统采集车辆损伤的照片,后台系统就会调用“定损宝”接口进行处理,获得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以及维修方案。合作伙伴就可以依据这一结果,结合自己的价格体系,给出最终赔偿的金额。

“定损宝”有什么用?

一直以来,用户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要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派查勘员现场查勘并拍照,后续保险公司定损员会根据照片评估损伤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赔偿,以及赔偿多少。

行业专家需要10-15分钟才能完成一个案件的定损全流程,“定损宝”在秒级内就能完成,而且能够同时处理万级的案件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实验测试中,“定损宝”准确率达到98%以上,相当于行业10年以上经验的定损专家,而且能够同时处理万级的案件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降低保险公司的理赔运营成本方面,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给记者算了笔账:据估计,每年4500万件的私家车保险索赔案中,“定损宝”能覆盖的纯外观损伤案件占比约在60%,以每单案件的平均处理成本150元计算,有望每年为行业节约案件处理成本20亿元。

在降低保险公司的欺诈风险方面,相比人眼的判断,AI对于异常案件的洞察更为敏锐。通过“定损宝”能够识别重复索赔、图片ps、事故原因与照片不符等欺诈行为。

蚂蚁金服表示,保险公司可在较长的试用期内,免费使用“定损宝”。未来进入收费阶段,费用也会远低于其花在查勘定损上的成本。

AI与10万定损员抢饭碗

保险公司往往需要聘用大量人力从事定损的工作,而且定损员的培养需要时间,一般一名合格的定损员培训周期为2-3年,达到专家级别更是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另外,也有部分保险公司将定损环节委托给专门的公估公司,这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蚂蚁金服估计,目前业内约有10万人从事查勘定损的工作。“保险公司应用‘定损宝’后,预计可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今后在简单案件处理上无需再配置太多人力”。从事简单案件定损工作的定损员将面临饭碗被抢压力。

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技术总监认为,车险理赔人员非常辛苦,对应用科技将理赔人员从简单的定损工作中解放出来持欢迎态度,简单工作被AI代替也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不过他认为,车险理赔非常复杂,从案件量来说简单案件多,从金额看复杂案件相对较大,复杂案件定损需要丰富的定损经验,这类工作机器无法代替专业定损员。

不少行业人士认为,AI应用确实可以减少定损员工作量,对于人力成本要求严的公司定损岗位真的有可能减少,但汽车后市场不是标准化市场,核定车辆损失金额从来就不是车险理赔的难题,难题是核实案件性质和责任归属。

个人版定损宝年内推出

年内,蚂蚁金服将联合合作保险公司推出面向普通用户的“定损宝”,用户不用在现场漫长等待查勘员,自己拍照,就能实现定损,缩短了用户能够领到理赔款的时间。同时“定损宝”将估算对次年保费的影响,帮助用户判断是否需要索赔。

AI在车险定损中的应用难点

“定损宝”主要应用到AI技术中的图像识别以及深度学习技术,简单而言,就是让冰冷的机器学会读懂照片背后的故事。

在图像识别领域,深度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部分简单的任务上,(比如ImageNet——“全球最大的图像识别数据库”分类)甚至达到了比人更高的精确度。但这些图像识别大多是针对规则物体的识别,而车险定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现实场景。

一般的事故定损流程中,查勘员在现场往往会拍摄很多图片,有的案例甚至多达数百张图片。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查勘员拍摄的车体损伤,非常容易受到反光、阴影、污渍、水滴、车型结构等等因素的干扰,靠人眼观察照片,那怕是最有经验的定损员,也很容易造成误判。

如果运用图像识别,意味着机器要能从大量图片中,排除干扰因素,识别出这些不规则的车辆损伤,而不规则形状物体的识别正是目前图像识别领域的盲点。

国内外有一些科技公司及保险公司也在进行类似技术的研究,但都没有到可以进入商业应用的阶段,技术难点在于车损类型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对计算机视觉技术要求很高,商业化方面的难点在于要统一保险行业的损伤判定标准。

蚂蚁金服介绍,“定损宝”是第一款商用的车险图像定损技术产品,识别准确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现在,AI技术能够把这些杂乱无章的图片理出逻辑,并进行数据处理,针对不同的车型、颜色和光照条件进行模型迭代学习,融合多个模型的经验,从有效定损图片中准确提炼出事故定损的信息,比如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刮擦、变形,部件是开裂还是脱落等。

AI图像识别还将应用在哪些领域?

去年双11消费保险领域,就已经应用了AI的图像识别技术,比如农业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气象指数类保险等领域。以生鲜腐烂险为例,通过图像识别,系统能够判断消费者用于索赔的这只螃蟹,是不是已经出现在网上其他图片里了。未来,图像识别技术还有可能应用在健康险领域。

蚂蚁金服为什么开放定损宝?

在此前的蚂蚁财富开放大会上,蚂蚁金服刚刚宣布向基金公司、银行开放财富号和AI技术。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在会上表示,蚂蚁金服在过去几年积累的金融云计算、风险管理、人工智能、信用体系等一系列技术能力都会全面向金融机构开放,“成熟一个开放一个”。

定损宝是蚂蚁金服向金融机构开放AI技术的又一项应用。尹铭强调,保险作为蚂蚁金服techfin战略下开放的重要领域,要做的是“保险科技”,未来将专注做技术,“用技术助力保险机构,以此更好地服务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除“定损宝”外,蚂蚁金服已经开放了车险分等技术,支持和助力保险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泽认为,保险原有人海战术、规模效应、价格竞争等传统运营正受到新科技的驱动变革。因此,谁能抓住机遇,跟上技术升级的演化速度,谁才能活得更长、过得更好。

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童清表示,对中小公司来说,人员配置、队伍素质、风险识别和防范等服务能力都严重不足, 商车费改对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公司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应用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也有保险行业人士认为,定损宝技术和理念都很先进,这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平台模式是否被行业接受还有待检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