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原谅你穷”扎了谁的心?蚂蚁财富出来致歉了

“没人原谅你穷”扎了谁的心?蚂蚁财富出来致歉了
2017年09月29日 18:15 P2P日报

这两天朋友圈最热门的事情是什么?火山君以为是下面这组,以“蚂蚁财富联合16大基金公司”为噱头,推出的《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推广文案。

虽然这组文案已经从很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大V上紧急撤下了,不过眼疾手快的火山君已经提前保存了一些,放出来大家一起品品。

看完了,请举手告诉我你们的感受。

其实按照正常逻辑来推断,这组推广的核心,应该在于每张海报都出现的“让理财给生活多一次机会”。不过,这个slogan放在底部可以说是非常不显眼了,相比之下,每张海报顶端都不同的扎心文字和反复发射的大招——“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反而一遍遍地映入眼帘。

虽然在大量公众号和微博大V的“助攻”下,蚂蚁财富和基金公司们的这组文案迅速蹿红、成为焦点,但恐怕起到的传播效果却是与当初设想的相去甚远。火山君随手给大家摘了几则评论,你们感受一下:

要问火山君的感受?

把一组以理财为主题的推广,活生生做成了扎心体,联手的对象还是国内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公司,也难怪普罗大众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了,没毛病。

说到这里,想必不少粉丝朋友和火山君有着同样的疑惑:这组推广到底是哪位策划的?不少大V的文章里都点名称,这是由支付宝和16家基金公司联合推出的,难道幕后推手是支付宝?

有意思的是,今天下午3点左右,支付宝发布了一篇《关于那组“支付宝新文案“的情况说明》,明确表示,该组广告并非支付宝的广告,其品牌从未参与任何策划、制作、发布。声明最后还表了态,“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被认真对待,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如此刚烈,看来不是支付宝方面发布的。

那难道是基金公司?

火山君询问了多位知情人士,均被告知基金公司并没有直接参与策划和执行,而主要拍板决定的是蚂蚁财富。

知情人士1:是由基金公司统一出钱,蚂蚁财富方面做的执行。同时做了一波线上线下的推广,地铁、公交站台、音频分享平台、微信大号都有系列推广。具体文案是蚂蚁财富那边在进行策划,最终发给基金公司确认。

知情人士2:海报都是随机分配的,主题也是蚂蚁方面提的,不过有询问过基金公司的意见。其实这组推广的目的,还是倡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知情人士3:前期主要蚂蚁财富跟基金公司的互金部门在沟通,文案是蚂蚁财富给后者安排的。可能是因为丧文化在年轻人里比较受欢迎,不过如果是基金公司自己做,不会走这个路线。

这样说来,主导这次“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来扎大家心的,应该是蚂蚁财富了。火山君第一时间联系后者询问发布海报的到底是谁,对方表示“也在搞清楚的过程中”。

晚上8点,蚂蚁财富市场团队正式发布致歉公告,原文如下:

至此,整个扎心文案的“罗生门”算是告一段落。一则公告里,蚂蚁财富表达了对用户的歉意,向合作伙伴基金公司道了歉,还顺带撇清了这件事儿和支付宝的关系。出来混,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这两点还是做到了。

最后的最后,针对本次事件,火山君有几句话想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毒鸡汤”营销成为颇受欢迎的一种广告方式。人们不排斥对自己、或者本群体的善意调侃,甚至可以付之一笑,顺手转发。

然而,为了达到“扎心”的效果,“毒鸡汤”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常常会涉及到个人或群体的尊严、隐私、矛盾点。加上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游走在这个边缘,度是不好把握的。

因此,当这组“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文案一出,不论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百姓,均不买单。

蚂蚁金服的道歉是诚恳的。其实我们也衷心地希望这组推广确实不是出自他们之手。毕竟,这对准的是他们的客户群体以及潜在客户群体“开炮“,真正生活困难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根本看不见他们的广告。

这里所谓的穷与富,仅仅只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大与小,既不能衡量道德,也不能衡量良心,然而却成为了评判你衣食住行、社交人际、职场关系等等的唯一标准,只能用荒唐来形容,更无法服众。社会财富的分配也并非一成不变,这种提法除了显示金钱的粗鄙,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任何一个健全、理性的社会会纵容这样的风气。

退一万步说,文案所涉及的穷也根本不是贫穷;如果是贫穷,他们竟也毫无恻隐之心。什么是真正的贫穷,以及对待贫穷的应有的态度?读一读《不流于美好的愿望》吧,应当感谢还有这么一群人,没有嘲讽贫穷,仍然拥有消除贫困的美好愿望,并且付出努力去实现它。反观有些有钱人,不要说美好的愿望了,他们可能连良心都没有。

就算又穷又老,你凭什么嘲笑我?

这组文案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穷”以及贫穷的可怕。当然,毋庸讳言,贫穷不是一件好事,追求财富是人类理所应当的权利。但是,什么时候贫穷成了一种罪恶,以至于无法原谅?还“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

文章之所以能刷屏,是因为确实有很多人面临的生活压力很大,对财富的渴求很强烈,因而对文案中的某些描写有共鸣,这很正常。但是,因此就归结到“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贫穷”,就简直令人目瞪口呆了——这得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如此大张旗鼓地嫌贫爱富啊?照这说法,老年人都该是富翁,否则都得被嫌弃、都该羞愧死了?

这两年,网友在看多了煽情的鸡汤文以后,渐渐地心生厌烦,于是,一股“反鸡汤”的潮流流行起来。“反鸡汤”的本意是直面现实,去除“鸡汤文”中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组文案的作者,可能也是想走“反鸡汤”的路线。但问题是,三观不正,甚至连基本的社会价值伦理底线都不要,就可能变成“毒鸡汤”。

比如这两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讲述的是五个女孩奋斗的故事,五个女孩代表着不同的阶层,过着迥异的生活,这是现实。但是,剧中人物开口闭口都是“钱”,个个都虚荣拜金,处于上层的似乎做什么都对,处于下层的则始终是流着口水仰望羡慕的姿态。这就令人倒胃口了。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人物和剧情? 所以越到后来,这部剧引起的争议越大,以至于被网友评为“三观已毁节操尽碎”“《欢乐颂》就是金钱颂”,豆瓣评分也从第一部的7.3分,跌到了第二部的5.3分。

而同样讲年轻人的奋斗,十年前的热播剧《奋斗》中,还充满着纯真的爱情、执着的梦想,还在歌颂奋斗本身的价值,给年轻人以希望。你能说这部剧不现实吗?当然不,它只是没有把“钱”当成唯一的判断标准,没那么势利而已。

王小波有一个说法,叫“拿肉麻当有趣”,讲的是人的品味。品味这件事,差之毫厘,就谬以千里。一个人(机构)的品格也是一样。拿这组文案来说,他们的本意可能是用残酷的“现实”来刺激人们重视理财,但结果却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朝穷人丢石头的势利鬼。

不管广告主是不是真的势利鬼,但如此拿势利当有趣的营销,在品格上可以说是一泻千里,low得可怕,那么,也就别怪网友不买账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