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去世,《花花公子》还能如何“风流”?

创始人去世,《花花公子》还能如何“风流”?
2017年09月30日 21:05 投资圈

来源:金融投资报(jrtzb028)综合

1992年,好莱坞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墓地隔壁的那块墓地,被人以5万美金的价格买走了。

买主说:“尽管我不认识她,但买下了她旁边的墓地,这让我感到浪漫。”

这个男人名叫做休·海夫纳,《花花公子》的创始人。

9月28日,花花公子官方ins账号日前宣布,花花公子创始人休·海夫纳(Hugh Hefner)去世,享年91岁。这个男人,终于如愿以偿,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浪漫梦想。

传奇的《花花公子》

1953年11月,芝加哥的天气已经是极度寒冷,早晨的空气尤其凛冽。

在裹着风衣围巾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有一个脸庞瘦削的男人长久地驻足在报刊亭前。他假装随意地翻阅着一本杂志,封面上的玛丽莲·梦露,高举着圆润丰硕的胳臂,露出招牌式的娇憨笑容。

这样招摇的封面,当然吸引了不少人掏钱购买。但也有人瞥了一眼后,继续埋头赶路。毕竟在那个年代的美国,这样的照片可以说是非常大胆。但是,这个男人却对这本杂志爱不释手,趁着报刊亭老板不注意,他还偷偷把它摆到了更显眼的地方。

这是休·海夫纳与玛丽莲·梦露命运的相逢。

是的,这就是《花花公子》第一期创刊号。那一年,27岁的休·海纳夫借了8000美元打算创办《花花公子》,他拿出其中500美元购买了玛丽莲·梦露的半裸照片版权,作为第一期的主打。

彼时的玛丽莲·梦露,只是小有名气。她不曾料到,一张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照片版权买卖,将让全美5.4万个人心甘情愿掏钱买下一本毫不知名的杂志。而经过四年在职场中百般受挫的休·海夫纳,也不曾料到,这本杂志将在接下去的半个世纪里,成为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男性杂志,最辉煌时创下单期700万本的惊人销量。

如果那天,买下《花花公子》创刊号的人,翻开这本杂志,会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菜,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讨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

这是海夫纳亲自写的开刊词,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在创刊号发布一周年后的庆典上,《花花公子》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花花公子》多数读者年龄在20岁到34岁之间,70%多受过高等教育,近63%是商界的职场男性或者即将步入商界的学生,88%拥有汽车,几乎所有读者都定期休假,多数拥有摄影、阅读或音乐等爱好,抽五花八门的烟,喝各种各样的烈酒和啤酒。

可以说,《花花公子》,一时间,粉丝无数。

到了1970年代,《花花公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全盛时期,曾创下单期700万本的销售纪录。海夫纳曾开玩笑说:“三大文明发明是火、车轮和《花花公子》”。一些著名模特如纳奥米·坎贝尔、辛迪·克劳馥,以及好莱坞明星莎朗·斯通、金·贝辛格都曾上过杂志封面,而且以此为荣。

伴随着花花公子杂志一同发展的,还有旅馆、赌场以及花花公子俱乐部。兔女郎式的服务员和热辣的舞蹈,使俱乐部的连锁店犹如雨后春笋一样,从美国东海岸蔓延到西海岸,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连锁夜总会。1971年,花花公子登录资本市场。

“盛极而衰”的私有化

70年代的巅峰时期过去后,《花花公子》很快就陷入了瓶颈,随着网络色情文化的兴起,更是使《花花公子》备受重创。

1982年,克里斯蒂·海夫纳女承父业接手花花公子公司,克里斯蒂刚刚接手CEO时公司亏损520万美元。到2001年,这一数字已达近3000万美元。

此后,克里斯蒂对花花公子进行了改革,卖掉或关闭了一些不盈利的企业,清除部分亏损的业务,还购买了仅限成年人收看的有线电视网Spice和Vivid。

克里斯蒂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花花公子经营状况好转。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花花公子濒临破产,网站亏损累计已达6800万美元,而且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反映到了资本市场,同年12月,花花公子的股票跌到了只有可怜的1美元左右,克里斯蒂无奈引咎辞职。

2009年至2010年,花花公子杂志发行量急速下降。

作为创始人的海夫纳终究还是不忍心自己的公司一步步走向倒闭。2011年,海夫纳提出收购要约,以6.15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市场上花花公子所有在外流通股票,实现私有化。海夫纳斥资2.07亿美元,花花公子又重新回到了赫夫纳手中,此时,公司的债务已经超过100万美元。

但是在2015年前后,《花花公子》却在纠结要不要删除杂志中的裸照。2015年,《花花公子》表示将开启“去裸照时代”,此举被视为是该杂志的品牌改革计划部分之一。但是很不幸,杂志的订阅数应声而跌。

此后,花花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剥离了大量的媒体业务,但是《花花公子》这个招牌只是减少了出版的刊数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彻底停止。

《花花公子》还能走多远?

其实受数字化媒体和互联网的冲击,《花花公子》的发行量一直在下跌。70年代全盛期可卖出700万份杂志,目前却只有80万份。

根据外媒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花花公子》的发行量已经从1975年的560万下滑到80万。而且据《纽约时报》报道称,该杂志的美国版现在每年的亏损大约300万美元,既然如此《花花公子》为何还要继续发行呢?

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德斯称,这其实是一种“营销支出”。公司的标识,即那个众所周知的兔子形象深入人心,靠着这个,他们授权生产了很多花花公子品牌的产品。换句话说,现在的《花花公子》只是公司营销的一种工具,真正的收入靠的几乎都是授权和经营俱乐部业务。

2016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花花公子》(Playboy)的运营公司正在寻求交易,售价可能超过5亿美元,潜在买家包括对花花公子品牌感兴趣的企业以及新媒体机构等。数据显示,2015年《花花公子》的媒体业务赚了3800万美元,包括杂志和数字发行。另外,向其他公司收取品牌许可费用5500万美元。

此外,花花公子的那只打着领结的兔子LOGO已深入人心,公司便将Logo授权给男装、化妆品、香水、内衣、衬衫、手包、皮鞋、腰带和箱包等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尤其受到欢迎,《纽约时报》称,花花公子品牌的首饰、香水和酒类等业务,有40%都是基于中国市场。

2015年,花花公子在一次授权签约会上公布消息称,花花公子与中国做生意已经二十年了,过去十年当中累计获得了50亿美元零售销售额。2014年,该公司的全球零售销售额为15亿美元,其中超过半数是来自中国。

当然,在中国市场的除了授权之外,还有更多无法统计的冒牌产品在销售印有花花公子logo的产品,显然花花公子并没有从中获利。

无论如何,可以看到,作为曾经的杂志巨头,正在寻求着转型,而花花公子寻找买家、售价可能超过5亿美元的背后,抑或是代表着文娱潮流转型的又一试点?

尽管,此后出售的进展也停止在了传闻阶段,如今,海夫纳的离去花花公子的命运如何呢?

*文章综合自搜狐财经、蓝鲸财经等

>>>>

想与投资一姐有更多交流,可添加微信:jinrong0852

版权声明:“投资圈”所推送文章,使用图片,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值班编辑:王颗颗 jinrong0852】,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投诉反馈邮箱:1736346798@qq.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